第四十一期:一代宗师,物理巨人——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

付晓彤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科学家,他的贡献曾被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概括为:一本书、一组方程、一个理论、一种散射、一个模型。<br>  具体来说:一本书是玻恩、黄昆著《晶格动力学理论》,这本书被国际物理学界奉为经典;一组方程是黄昆方程;一个理论是黄-里斯关于多声子跃迁的理论,以及他后来统一的关于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的理论;一种散射是关于晶体中杂质引起的X射线散射——黄散射;一个模型是关于半导体超晶格的黄-朱模型。 <p>  这个人就是黄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多年来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p><p> 1919年,黄昆出生于北京。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优异,在潞河中学的高中三年中成绩始终是全班第一,1937年保送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1941年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到西南联大攻读物理系研究生。</p> 在西南联大,黄昆、杨振宁和张守廉三人是同班同学还同住一间宿舍,被称为是物理系的三剑客。那时的他们都年方二十出头,三人学习思考风格迥异,但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总是喜欢纵论天下、互相辩论,而爱较真的黄昆往往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 <p>  1948年他博士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短暂停留,遇到另一位物理教授玻恩,当时玻恩正在写一本关于晶格的量子力学的书,他年事渐高且有许多其他科研及教学杂事,自叹无力完成这部理论著作。玻恩发现他不仅熟悉这门学科,且有深邃见解,便把未完成的手稿交给黄昆,希望他能合作完成此书。较真的黄昆看了书稿后,提出仅完善原书稿,还应该加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后来玻恩让步了,接受了这个晚辈的要求。1954年,玻恩、黄昆两人合著的后来享誉国际半个世纪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出版了,这本书成为该学科领域的第一部权威专著和标准参考文献。</p> <p>  1951年,正在修改玻恩交给他的书稿的黄昆,收到了恩师饶毓泰的来信,邀请他到北大物理系担任教授。本就归国心切的黄昆立刻决定回国,尽管玻恩一再挽留,也没能把他留下来。回国后,他立即赴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开始了长达26年的教学生涯。</p><p> 黄昆回国更大的因素是自己的良心和对祖国的热爱。黄昆感到中国要想发展科学,融入世界轨道并走上前沿,必须要有莫特这样的“万人敌”式的人物。黄昆认为中国若能出现几个像莫特这样的科学家,那还是很不一样的。做不到万人敌,却可以做到了万人师。黄昆就是在做这两件事——学习世界先进科学,同时教书育人。</p> 2001年,国家授予黄昆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获得了500万元奖金。按照当时国家的规定其中50万元属于个人,450万元用于支持科研工作,一向正直低调的黄老对此深感压力,觉得自己承受不起,该奖金直至其过世也未被动用,后来以其名义设立了'黄昆物理奖'基金会,用于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工作者们。 <p>  “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这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师生在他70寿诞时赠送的一幅对联,这38个字揽括了黄老才华横溢、品质高洁的一生。</p><p> 时光匆匆流逝,好似白驹过隙。昨夜的星辰一颗一颗陨落,转眼间他离开我们已经快15年了。星星虽然陨落,但其光芒却永远闪耀在中国的科学史册上,也留在我们所有后辈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