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乐器朋友,它就是有着“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 ”之称的单簧管。</p> <p>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英语称Clarinet,他的高音区嘹亮,中音区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乐器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p><p>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管身有五节可拆装的管体组成,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震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p> <p> 这段优美的旋律是源自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叫波尔卡,波尔卡是十九世纪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波尔卡在波希米亚语中是“半”字的意思,说明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从这点上,也可以想象出波尔卡是一种活泼欢快的舞蹈。后来经过波兰的单簧管演奏家改编成了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单簧管波尔卡》。</p><p><br></p> <p> 今天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破解看似难懂的乐曲结构吧,睁大你的眼睛,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找一找这幅画中有什么秘密?</p> <p>同学们,对于乐曲的结构你明白了吗?本曲为回旋曲式,在钢琴奏出的三个响亮有力的和弦之后,单簧管以坚定明亮的音色,快速的奏出第一主题,在这个主题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二个主题,这个主题的调性从降B大调转到F大调,在旋律上虽然和第一个主题没有十分明显的对比,但三连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更加活跃。接着第一主题再次反复出现,然后出现第三个主题,这个主题由四个乐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在调性上从降B大调转为降E大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第一主题又一次出现,结束乐曲。</p><p> 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p><p> 请同学们跟着旋律自己也来画一画吧!</p><p><br></p> <p>不同的器乐演绎不用的视听效果,你们听这些是什么乐器?</p> <p>前面我们说了波尔卡是一种民间舞蹈,我们来一起跳跳吧!</p> <p>《拨弦波尔卡》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与其兄弟约瑟夫.斯特劳斯合作而成的作品。小约翰元打算在本作中加入圆号,但其弟却主张只用拨弦,于是乐曲最终只加入了三角铁、钟琴。所谓拨弦就是直接用手指拨动琴弦上的弦来演奏整部作品,轻快活跃,从头至尾都以短促的拨弦来演奏,因而命名为《拨弦波尔卡》,这首乐曲为每年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奏曲目。</p> <p>今天的音乐课结束了,课下可以去感受和了解更多波尔卡。杨老师在这里仅限于抛砖引玉,修行就看你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