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br>您好!<br>绿意盎然的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br>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你我共同牵挂,为让孩子们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敬请您做好孩子的监护与相关教育工作 端午节放假安排 <p>尊敬的家长朋友:</p><p> 您好!</p><p>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放假安排,现就端午节放假事宜通知如下:</p><p>放假时间:6月25日—27日</p><p>6月28日按正常作息时间上课。</p> <p>疫情防控提示</p> 近日,北京连续新增多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为确保您的健康,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根据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精神,特向您做以下温馨提示:<br> 一、请家长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如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请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工作单位报备相关情况,并按相关防控要求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同时不建议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br> 二、科学佩戴口罩。外出时随身携带口罩,注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进入医院、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大中型超市商场、宾馆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图书馆、演艺厅、网吧、理发店、美容院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和其他通风不良的密闭公共场所时佩戴好口罩。<br> 三、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会,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br> 四、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加工过程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不吃生冷食物,避免发生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件。就餐时建议实行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勺)。减少食用(或不吃)生鲜海鲜类食物,接触生鲜食品及外包装后应及时洗手消毒。<br> 五、近期尽量不要购买进口商品,收到境外包裹的第一时间进行消杀消毒处理。<br> 六、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p>假期安全专题教育</p> <p>按照县教体局及学校的工作要求,需家长配合学校的相关工作告知如下:</p><p> 一、强化“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p><p>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快乐,避免意外溺水事件的发生,请广大家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孩子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p><p> 教育孩子时刻牢记学校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到“六不两会”。</p><p> “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p><p> “一会”——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知识。</p><p> 二、多角度全方位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对孩子的安全要求</p><p> 和您一样,孩子放假期间的安全是学校一贯的牵挂和担忧,我们真诚提醒各位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健康,请您密切配合做到以下几点:</p><p> 1、谨防传染病。春夏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教育孩子做好预防工作,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活动,家长应教育孩子务必注意饮食卫生,严禁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勤洗手、多通风,积极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p><p> 2、外出有原则。放假期间严禁学生私自结伴集体外出,学生出游必须由家长带领或得到家长同意。</p><p> 3、注意交通安全。出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为太原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p><p> 4、注意健康娱乐。严禁孩子参与黄、赌、毒活动或进入游戏机室、桌球室、网吧和酒吧等场所。</p><p> 5、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有情绪波动的要及时引导,需要老师配合的及时与相关老师取得联系。</p><p> 6、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放假不可忘学习,在过节的同时,请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沉迷玩手机或网络游戏。</p><p> 三、温馨提醒:注意健康吃粽子</p><p> 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要趁热吃,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吃粽子时,搭配白萝卜、蔬菜、水果可以促进消化,注意避免和西瓜等寒性瓜果一起吃,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p><p> 祝所有家长和同学们端午安康!</p><p> 南召县南河店镇回族学校</p><p> 2020年6月22日</p> 知识链接——端午的由来 端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br>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br>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br>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br>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第二个传说,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产生众多相异的节名,各地也有不尽相同的习俗。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