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反思 白音诺尔学校谢云珍

谢云珍

<p>  《漫画的启示》是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习作内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选编了华君武的两幅漫画:一幅是一人正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讽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荒唐行为;另一幅讽刺了社会上无视规则、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与之前的看图写话相比,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p><p>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p><p><br></p> <p>看懂画面 读懂图意 ,发现可笑之处 </p><p> 通过画面找出针砭的对象或行为,想清楚整幅漫画的含义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这是学生首次写由一幅画得到的思考,所以这部分内容应承接上文对画面的描述,不能偏离、脱离漫画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在此交流的内容中抓住可笑之处,“坐在刚种的树下等着乘凉”、“假文盲”,确立自己习作的中心意思,避免行文杂乱。漫画的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了漫画的主旨,再动笔时要联系标题,直接揭示漫画的含义,再谈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画面呈现的内容,联想到社会类似现象,选择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p> <p>  选择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突破难点</p><p> 联系生活,引导取材:</p><p> 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真情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具备感悟生活的能力,能从生活中广泛的取材,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才能生动感人,所以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充实自己的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能更自然地联系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想法,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与漫画中类似的人或事?如果有,我们该怎么看待?从而打开思路。一二学习小组交流“等着乘凉”,三四学习小组交流“假文盲”。学生汇报“等着乘凉”时说出了许多见解例如:等着抄袭作业的、有的成年人自己不努力靠父母的、不积极值日的......“假文盲”一图更加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上通勤车插队的、上公共场所不守规则的、不给老人让座的......学生的正义感很强,不但斥责图中的“假文盲”更气愤现实中的那些不守社会公德的人。在学生汇报时我进行点播这是什么行为?上升到高度总结出含义。对这种不良现象给予批评或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作文就行文很流畅了。</p> <p>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给我带来的思考是:学生只有细心观察,充分准备,作文才能出彩。只有引导学生写真事,表达真实情感,才能引起共鸣。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道真情”。</p><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次作习作课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找的人物漫画图片儿特点不够突出,引导学生发言还不够到位等。“好文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彩”,在同桌互相交流进行修改上吝啬时间。</p><p>&nbsp;&nbsp;&nbsp;&nbsp; 作文训练是一种长期持久的工作,不仅要在作文课上进行,还要穿插在所有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有效实施,这样才能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p>

漫画

学生

习作

作文

教学

引导

乘凉

文盲

生活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