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尊敬的家长:</p><p> 您好!</p><p> 按照国家法定假期安排,2020年端午节放假调休时间为6月25日至27日,共3天。6月28日(星期天)照常上学。</p> <p>假期温馨提示</p><p>01 防 疫</p><p>目前北京的疫情走向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再次敲响了大家的防疫警钟,端午假期,建议大家尽量不出大成都,不去人员聚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减少少聚会、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若要外出,请做好防疫防护措施。</p><p>02 防溺水</p><p>进入六月份,天气变热,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杜绝溺水等事故发生,请务必做好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练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03 居家安全</p><p>在家休息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等,不玩火、不乱开燃气、煤气,家中的药品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不易助长病菌的滋生。</p><p>04 饮食安全</p><p>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但也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请注意让孩子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夏季炎热,注意不要吃过多生冷食物,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p><p>05 安全教育</p><p>放假期间,若需外出时,请务必教育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出行游玩时的安全。同时,做好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增强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窃意识,谨慎与陌生人交往。</p> <p> 传统文化——告诉孩子传统不可弃</p><p>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传承千年?因为中华民族是坚强勇敢、充满智慧、勤劳质朴、不畏艰险的民族。这是我们赖以维系的光荣传统。不管国内的商家怎么利用洋节,踌躇满志地大展拳脚,展开促销;不管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卡通形象在多少孩子心目中成为了百折不扣的盖世英雄,我们做父母的,需要有一双明亮的慧眼,告诉孩子,中华传统不能丢!虽然,传统不应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但传统的精髓,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p><p> 端午节的由来</p><p>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p> <p> 端午节 民间习俗</p><p>1 赛龙舟</p><p>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p>2 端午食粽</p><p>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p><p>3 佩香囊</p><p>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p><p>4 悬艾</p><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p>5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p><p>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p><p>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p><p>6 饮雄黄酒</p><p>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p> <p>行知幼稚园全体教职员工在此祝大家:</p><p><br></p><p> 端午安康!</p><p> 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