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总感觉过节的氛围却越来越淡,端午节设为法定节假日后,多数人也就是宅在家里休息或是出门旅游。如果想找找过节的气氛就亲手包下粽子做顿美食。如果是选择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直奔超市,粽子的品种那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p> <p>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儿时的端午,之所以这样,有两个原因:一是儿时的孩子心,过节比平时多一份欢乐,小孩子更容易满足;二是与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关系,只要是过节总会有好吃的😊。</p> <p> 我清楚的记得,妈妈和姥姥把买来的糯米(东北人也叫江米)和粽叶,提前洗干净放在大盆里用水泡上一晚,在没有天然气和压力锅、电冰箱的年代,需要煮上三四个小时。满屋飘着香气,陷料是最简单的红枣。后来演变成蜜枣和葡萄干。煮后放在冷水中过凉。妈妈总是用麻绳来系粽子,很劲道。吃时粘上白糖,就成了人间美味!</p> <p> 端午节这天的白水煮蛋我从来不是拿来吃的,是拿出去和小朋友们撞的,我们各自把蛋握在手心里,将最坚固的一面冲向外面就开始比拼了!蛋打蛋,谁坚持到最后蛋不破就是胜者。要是有个大鹅蛋带出去比拼,那就更嗨了!有时候,老妈还给我们画彩蛋,有娃娃、有花草。这一天幸福感爆棚!</p> <p> 端午节这天要早起去踏青,采来第一滴露水洗眼睛,据说眼睛会又明又亮。采来的艾蒿挂在大门上用来驱蚊虫、辟邪。姥姥拿出来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选出颜色艳丽的做荷包给我挂在脖子上,妈妈将绣花用的五色线戳成绳系在我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等到端午后的第一个雨天,剪下扔到雨中,意味着将疾病冲走,带来一年的好运。</p> <p> 这天的晚饭,一家人围着园桌开吃,老爸也会摆出家长的样子讲讲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当时我只记得屈原沉江的事,后来看了由鲍方导演的、1977年内地上映的香港电影《屈原》才真正知道了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p> <p> 几十年过去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粽子可不是原来的粽子了。为了吃上那口鲜肉蛋黄粽我会跑去百年老店五芳斋排上个把小时。旅游的时候,晚上跑去1980烧肉粽,品尝五花肉、板栗、咸蛋黄、香菇、虾仁……包裹在糯米中,外面撒上香菜、蘸上厦门特有的甜辣酱,就是口感丰富的华南粽。广西大枕头粽一只一斤能让你吃上一天。豆沙、八宝、糙米……各种口味的粽子在中华大地都有它们的一席之地。粽子也不再是只有节日餐桌上才能品尝的食物。品了这么多粽子,还是觉得儿时的那口糯米大枣粽最为香甜!</p> <p> 说完了吃粽子,咱再说端午节。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人受外国文化影响,更热衷于过洋节。多一个节日对中国人来说是好事。既促进消费,又能让百姓感受到异域的文化,多一个娱乐消遣的机会。那传统的节日会被淡化吗?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节,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我认为吸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发扬传统文化,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端午文化会永远被珍惜和传承!</p> <p>摄影:哲</p><p>美篇制作: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