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6.18号晚上,急诊科收治一个在骑行过程中突发昏迷摔倒的30多岁男子,入院时男子神智不清,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双瞳孔约1.0mm对光反射迟顿,心律178次,血压65/34mmHg,体温呈持续性上升状态,最高可达到41摄氏度以上,伴全身抽搐不止。这个男子怎么了?脑卒中?心梗?中署?</p> <p> 医生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症状,相关性检查结果,结合当日的气温及患者的工作环境最终诊断为重症中署-热射病。 </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是重症中暑</b></p><p>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可将中暑分为以下三级:1、先兆中暑 2、轻症中暑3、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型。其中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患者死亡率为20%-70%,50岁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率为80%。</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中署的高危人群有几些</b></p><p>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到来,中暑的患者逐渐增多,一般以老年、体弱、幼儿、孕妇、户外工作者,高温作业者为多。</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如何自别中暑症状</b></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中署后五大院前急救的步骤,</b></p><p>第一步搬移,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p><p>第二降温,可用酒精、冰水进行全身擦浴。</p><p>第三步补水,可以给患者喝一些清凉饮料。 </p><p>第四步促醒,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可掐人中、合谷穴位使其苏醒,同时也可进行刮痧急救。</p><p>第五转送,重症的中暑病人要立刻送到医院运送途中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如何有效的预防中暑</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防暑口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温热天气署难当,预防中暑不能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门带上遮阳帽,疲劳出汗找阴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淡盐水、酸梅汤,解署补水来预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渴先预备足水,急救中心做保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期工作在楼房,很少机会晒太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肺脑肾有疾患,耐受性差要先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暴晒时间不能长,避免中暑把人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知之明不逞强,量力而行保健康。</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中暑可以输液吗?医生来告知</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中暑通常是因为高温引起,随着大量的汗液蒸发,易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血管收缩,血容量不足,所以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补液,但是补液量不用大,只需要补充等渗钠盐或者等渗的糖水,通常在体温恢复正常时可以缓解停止输液。</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切记中暑后的饮食很重要</b></p><p> 中暑后饮食应吃些较为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同时注意以下饮食禁忌:</p><p>1、中暑后忌大量饮水,中暑后切忌狂饮,需小量缓饮。因为大量饮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使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严重时可导致热痉挛。</p><p>2、中暑后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后大多数的人脾胃处于虚弱心态,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p><p>3、中暑后忌吃大量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并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导致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就会感到疲倦。</p><p>4、中暑后忌纯补,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用补法,过早进补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使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复燃。</p><p><br></p> <p> 好了,美小护的防暑小知识到此结束了,我们下一次课堂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