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后周家山村属于文水的边山地区。1938年2月,日军侵占文水,阎锡山政权土崩瓦解,文水陷入无政府状态。山西牺盟会和工卫队向阎锡山推荐顾永田任文水县长。顾永田在后周村进行了抗日民主政府的筹建工作。4月,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交城山区米家庄成立。据村里老人讲,当年在村里印刷发行过抗日政府的“金融流通券”,此券和银元同用,价值相等。在抗日斗争最艰难的岁月中,后周村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 <p>沿着S320省道,一路伴着文峪河,经开栅、西峪口、爬过水库坡、又经南堡、曲里、牛家沟到达群山环抱中的后周村。</p> <p>这是后周村的村口。梯田、艾蒿、薤白花序……掩映着迷一样的村庄。</p> <p>再近一些看村口。</p> <p>村里的制高点:龙王庙。</p> <p>松枝掩映着的庙门。山里的人们靠龙王的雨露在干旱的坡地讨生活,龙王的地位不容置疑!</p> <p>龙王庙的背影。</p> <p>村口的第一棵古槐树。树干的空洞已让村民们用砖堵了起来。</p> <p>这是村里最老的槐树。它不动声色地立于村中,华盖郁郁,气定神闲,与祖辈一起来,同儿孙一同去,千年以续,见证时光,见证着村里一代又一代生命的轮回。</p> <p>山村院落集锦</p> <p>单层石拱门还坚持着,院里桃树挂满果实。</p> <p>女主人和她的狗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山外来客。</p> <p>石彻窑洞,据说里面曾经是六口之家。</p> <p>一盘石炕占了大部分面积,现在已经是人走炕凉,仅留着一个大立柜还记着一家人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p> <p>废弃了的院落。老枣树不会忘记曾经的欢声笑语。</p> <p>上街通往下街的阶梯。</p> <p>走在长长的坡道上,仿佛有穿越时空的感觉。</p> <p>沿着青石路一排石彻窑洞,街边栽种的槐树、花椒树还有枣树。</p> <p>花椒树长长的枝条挡在路中央。</p> <p>几排扶贫安置房,难以留住村里年轻人。</p> <p>桃树、古槐、安置房。</p> <p>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的戏台。据说村里人口最多时有498人,现在闭上眼睛仿佛能想到戏台上大戏上演时,台下十里八村的人们红火热闹的景象。</p> <p>戏台左侧墙上的瓷砖壁画。侧面的这个小广场是村民的活动中心。</p> <p>遇到拉水的老乡,大伙围了过去聊了起来。</p> <p>老乡讲述着山村往事。</p> <p>张老师偶遇能叫上自己名字的老乡,真是难以想象的巧合!</p> <p>在村南,能看到后周村的全貌。</p> <p>在苹果树下的留影。</p> <p>桑老师和张老师用望远镜瞭望远处的风景。</p> <p>哈哈,爬过山的人都知他们在干啥。</p> <p>紫穗槐是山区常见植物,根深耐旱,护坡效果好。</p> <p>归途所见:今年少雨,干旱的土地种着谷子,苗出的不齐,全靠龙王吃饭!</p> <p>后周村的辖区牌子。</p> <p>牛家沟村口也有类似的牌子</p> <p>车停在牛家沟村边一排破旧房子前,一行人下车,边饮水解渴边继续眺望山村景色。</p> <p>从路边望去,近处是牛家沟村委,远处的山体因石料开釆已变成灰白一片的伤疤。</p> <p>牛家沟村委院子里的国旗在飘扬</p> <p>向北回望去,群山起伏,半天的旅行人们的心情也像山一样起伏不平。</p> <p>以下是山西著名的版画家董其中教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山村秋景。版画取意来自后周村的邻村:交城阳弯村。当愿这些画能让山村的美好,在人们的心里传承下去吧!</p> <p>版画作品:山村秋景局部</p> <p>版画作品:山村夜间的文艺活动。</p> <p><br></p><p>一个村落往往寄托着人们无限的乡愁,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故乡的往事无论悲喜,早已伴随着曾经的成长根植于血液中了。世事沧桑,人们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远走他乡,村落也在渐行渐远,慢慢淡出游子的生活。让人感慨的是:难道故乡真是年少时最美的回忆,年老时最后的归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