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海阔天空(刘佳)

<p>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夏之美,鸟语花香,荷塘灿,荷花仙子美娇艳。百听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践。近日,我与拍友先后来到了微山县微山湖、滕州市红荷湿地景区,湖里的荷花,开的炫目,美的惊艳。倚立水中,如翩翩仙子,魂牵梦绕,成为鲁西南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荷花,又名莲花、水中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花,双子叶植物纲,生长在湖水中,被人们称为“水中皇后”,夏日炎炎,它是那样的舒展、高雅。特别是盛夏时,荷花更是热情奔放。莲生中华,名闻天下。荷花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p> <p>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的是荷花;“田有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说的还是荷花。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高洁之士吟咏的对象,人们喜爱荷花,歌唱荷花,不但是荷花的曼妙身姿、幽幽的芬芳,更是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让世人敬佩和深深地推崇。</p> <p>  当我们漫步在池塘边,看着一朵朵红花绿叶相交辉映的荷花,我的心灵被这娇艳的花朵深深地感染着。默默地守望在它的身边,心中再也容不下其它花儿的味道,只有在这炎炎的季节里也才能够体会到一缕荷花渐渐流香的浪漫韵味。在季节赋予花香四溢的岁月里,惟有荷韵的芳香,才会表达出千山万水之外的一丝牵挂相思情谊。在辽阔空旷的一片荷塘,构成了一幅花香叶绿的磅礴而浩大的荷韵山水画面。</p> <p>  在美丽的荷塘边,还能欣赏到匆匆飞过的鸟儿低吟浅唱掠过荷塘上空时,留下的几声娓娓动听的音符,七弦清音的律动,划破了夏季清晨的荷塘。在跌宕起伏的回声中萦绕不绝,伴着荷韵飘香的味道,似乎渲染了夏季一隅美好清澈的旖旎风景。</p> <p>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十万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人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阿穆尔河(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p> <p>  大约经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p> <p>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专家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20世纪7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历史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西周初期,古人食用蔬菜约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峪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中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莲花最多的国家之一。</p> <p>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时代——西周。荷花也在这时期里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中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p> <p>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则从美术方面,反映了荷花对时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可见,荷花被神化的龙、螭及仙鹤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p> <p>  秦汉之前,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混战局面。在这个统一大帝国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汉朝是中国农业空前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对荷花的栽培发展发生了重要的作用。汉以前,中国的荷花品种均是单瓣型的红莲。到了魏晋,出现了重瓣荷花。</p> <p>  从西汉开始,中国的官私营商业迅速发展,丰富了各地区的啇品种类,对荷花的传播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产——莲藕均通过这些中心商市进入北方,从根本上扩大了荷花的分布区域,使北方人民进一步认识荷花,了解荷花,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艺。</p> <p>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有“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又有“种莲子法”:“八月九日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莲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坚厚,仓卒不能也。”可见,当时南北两岸的中原地区荷花的栽培技术已是相当高超了。</p> <p>  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自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荷花也成为美化人们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贵花卉,被誉为十大名花之一。朱自清曾写过《荷塘月色》一文。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多次提倡大力发展荷文化,并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友好邻邦。</p> <p>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荷花的栽培技术也日趋先进完善。先后有荷花品种200余种,分布遍及全国。随着荷花文化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普及发展,以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日益增多。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河南许昌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以及广东肇庆市等,把荷花作为文化精神的象征。</p> <p>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导和平、和谐。自1987年以来,中国在济南、武汉、北京、合肥、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举办了大规模的荷花展览,这对荷花栽培技术的交流提高,荷花文化的推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江南苏州等地,农历6月24日为观莲节,称为荷花生日。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也用莲花为图案,表达当地人民特别崇尚莲花,以象征纯洁和高贵。</p> <p>  微山湖被称为“中国荷都”,有十万亩荷花池。微山湖美的内涵丰富多彩,横无际涯谓其阔,清波荡漾谓其雅。论其绚丽夺目,则要数满湖铺天盖地的荷花了。每届夏秋,百里湖面花团锦簇,荷香弥漫。面积如此大的荷花荡,全国亦不多见,堪称一大奇观。</p> <p>  荷花的花语是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荷花最有仙子的味道,天姿慧中,我们能看到她的自信,能看到她的努力,她肃然的美丽。我心目中的荷花仙子是生活中的智者,是前进路上的强者,是风骨里洁傲的个性——荷于泥中出,花立水上香,仙在漂遥香气舞,子为轻歌醉。吾意在高远,一统群芳路,清益远香挺茎直,自在人间寓。</p> <p>  荷,是诗人杜公瞻的“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荷,是词人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是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默默地,用绿色的双手,撑着一片蓝蓝的天,无怨无悔地,捧出了一朵朵清莲。</p> <p>  出水芙蓉带露娇,宛如仙子扭蛮腰。芳姿夺尽百花秀,玉蕊招来鸟儿朝。郁郁香风消永夏,悠悠情意沁良霄。世人皆夸青莲美,淡到无求品自高。荷花,我爱荷花,碧绿清香,娇颜美丽,那一串串珍珠,滚动在你的肌肤上,那么俊秀多姿,唤来鸟儿翩翩起舞,呈现一幅和谐丹青的水墨画卷。</p><p> (全文完)</p> <p>摄 影:海阔天空(刘佳)</p><p>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音 乐:梅花雪《美丽的荷花》</p><p>拍摄地:山东微山湖景区、滕州红荷湿地景区、邹城市唐王河景区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