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天路——川滇藏青行 之三 踏上天路走进西藏(中篇)

老兵子牛

<h3></h3><h3></h3><h3></h3><h3><b> 9月12日早上我们在酒店吃过早饭已是8:30,快9点我们离开奔向距离八宿县城90公里外的然乌湖。</b></h3><h3><b> 然乌湖位于八宿县然乌乡,紧邻川藏公路,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有伯舒拉岭。是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景区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850米,为藏东第一大湖。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河的上源之一。</b></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  然乌湖以静和蓝而闻名,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全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反映。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b> </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  上午10:50我们来到了然乌湖景区,景区不收门票。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右侧一条并不是很大的湖,湖面与公路落差不大,湖水并不是蓝色而是有大量溶岩的乳白色,我们看着湖面心中在疑惑:“这就是然乌湖”?</b></h3> <h3><b>  透过车窗向远处看,公路在向上延伸,似乎告诉我们美景在高山背后,我们没有向部分游客停车拍照而是一往无前。</b></h3><h3><b> 在向上弯过一道山头我们见到了真正的然乌湖!!!</b></h3> <h3><b>  然乌湖的美必须亲身体验,我们在此收获了永久的记忆,一位可爱的战友看到湖畔金黄的青稞和欢快的藏族收稞同胞时,非常感慨的说道:"这里还有怎么好的水稻嗦”,我们一行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并调侃他说:“你仔细看下,水稻的老壳(头)是向下的”,他听了大家的话,认真看了看说道:“哦,是麦子(小麦)”,并可爱的挠着头自嘲地说“这里的麦子9月份才收嗦?”,我们真是被他一个60岁可爱的人笑弯了腰、笑岔了气。说他:“你真是大城市的人,这是青稞”,他摸着后脑勺并摇晃着头说“青稞?没见过”。为此事我们一路把他洗刷(数落)惨了,也成了我们川滇藏青行中一个永久的记忆。</b></h3> <p><b>  离开然乌湖已是12点,我们为了节省时间直奔47公里外的米堆冰川,在路上没停车吃了些面包之类的干粮。</b></p><p><b> 下午1点半到达景区门口,从景区门口到观景台有6公里左右,有观光车,但下车后还需攀爬30分钟才能到观景平台。</b></p> <p><b>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境内,距县城103公里的米堆河上游,(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我国三大海洋性冰川之一。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被予为“冰川玉美人”,姿色醉人。</b></p><p><b> 冰川下端是针阔叶混交林地,皑皑白雪终年不化,郁郁森林四季常青,头裹银帕,下着翠裙。由于受喜玛拉雅山东段的气候影响,米堆冰川虽位于北纬29°的位置,但是冰川末端的温度却比大约北纬44°的博格多山的冰川还要低,是我国现代冰川中较为特殊的现象</b></p><p><b> 2005年10月23日,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米堆冰川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b></p><p><br></p> <p><b>  下观光车后将沿山路向上攀登,坡不算陡但在3000米以上爬坡也非常人能及。</b></p> <p><b>  在路旁我们看到了不少这样的玛尼堆。玛尼堆是藏族同胞用石片和石块堆起来的小石堆, 藏族同胞相信玛尼堆是用来死后寄托灵魂的地方,这样不至于死后灵魂没有地方去.玛尼堆很神圣,大家记住:见到了玛尼堆一定要尊敬。</b></p> <p><b>  由于当天并不是蓝天白云,所以拍下的米堆冰川没有想像中那样美。下山的时候看见了像石榴一样的小果子,不知道它是什么?</b></p> <p><b>  下午4点我们离开米堆冰川,向距离103公里也是今天的目的地波密出发。米堆冰川到波密的路况不错,海拔3000米左右,在路上我们遇到了骑摩托车进藏的骑手,说他们是骑手是因为驾驶技术一流(小雨的情况下108的速度过弯)、车也一流(宝马坐驾)。</b></p> <p><b>  不到6点我们到达了波密县城。因为预订的酒店停电,我们先停车找饭馆吃饭,当然少不了野生菌了,野生菌在这里一般是炒腊肉、炒辣椒,味道不错且价格比内地便宜很多,一定要尝尝。</b></p><p><b> </b></p><p> </p><p><br></p> <p><b>  吃完饭回到酒店还没来电,我们看到街对面一家不错的酒店有电,过去一打听他们是自发电。我们住进后才得知,原来修建川藏铁路的铁道设计一院指挥部在此,他们有自备发电机。</b></p><p><b> 按照计划,川藏铁路从成都到拉萨,沿途经过雅安、康定、理塘、邦达、林芝、拉萨等地,全长1800多公里。第一阶段先修建成都到雅安段,目前成雅段已经通车。第二阶段是拉萨到林芝段,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第三阶段是康定到林芝段,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b></p><p><b> </b></p><p><br></p> <p><b>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距林芝市市区230公里,距昌都市八宿县217公里。</b></p><p><b> 在去往波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保护森林的标语“没有青杠树 那来菌致富”。</b></p><p><b> 你可能看到过各种景下的桃花,但不到西藏你看不到雪山景下的桃花,每年3月底4月初这里有雪山下桃花盛开的地方。</b></p><p><br></p><p><br></p><p><br></p><p><br></p> <h3><b>  9月13日我们从波密前往有“高原江南”之称的林芝,林芝距波密230公里,途中将经过通麦大桥、鲁朗、色季拉山。</b></h3><h3><b> 波密到通麦大桥90公里,需1小时40分钟左右,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是著名的通麦天险上一座保通性工程。大桥设计为双塔双跨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的支流易贡藏布河,,全长258米,主跨为210米,高31.5米,该桥的建成替代了过去长期有武警守护的索桥,使318国道得以畅通。</b></h3> <h3>照片放大可看到不同时期建造的三座桥</h3> <h3>通麦大桥建成前由武警守护的通麦索桥<br></h3> <p><b>  离开通麦大桥已是上午11:10分,我们驶向出发前巳经决定的中午就餐地鲁朗。</b></p><p><b> 鲁朗是位于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的自然景区,鲁朗意为“龙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之美誉。平均海拔3700米,色季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鲁朗景区的核心区域,为念青唐古拉山的一个分支。</b></p><p><b> 我们把午餐地选择在鲁朗,自然是为大名鼎鼎的鲁朗石锅鸡了。到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遗憾的事,石锅是用一整块石头(用墨脱皂石)掏空而成,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当地的手掌参、藏贝母、百合、枸杞等药材慢慢地炖,绝对是人间美味。 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有不少家石锅鸡餐厅,规模最大的一家就在小镇入囗处,可容纳百人同时用餐,石锅鸡分大、中、小锅,小锅可共2~4人,大锅8~10人,食量大小决定你点配菜的多少。我们在镇的最后面找到这家四川老乡开的餐馆,480元吃了一顿石锅鸡大餐。</b></p><p><br></p><p><br></p><p><b> </b></p> <p><b>  墨脱石锅历史悠久,源于新石器时代,古人以石为锅,烹煮食物,容器、炊具、汤勺都就地取材。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墨脱石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b></p><p><b> 墨脱石锅制作原料为皂石,产自保护范围内雅鲁藏布江两岸悬崖上,颜色为灰白色、灰褐色。墨脱石锅含有人体所需的钠、镁、钾、锌、铁、钙等16种微量元素,在熬煮食物的过程中能促进蛋白质肽链水解为氨基酸,使得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熬煮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b></p><p><b> 形状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大锅直径大约30厘米,中等的直径为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1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石锅可耐2000℃的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使用石锅煲汤,汤汁香浓可口,味醇厚、持久。常食石锅炖煮的食物对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是火锅、汤锅、煮饭、炖肉、煮菜的优良器具。</b></p><p><b> 墨脱石锅的原料皂石产于墨脱县境内有着 “冰山之父”之称的南迦巴瓦峰。这些开采于悬崖峭壁上的石料,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被集中采集后由牦牛骡马运到山下。后经雅鲁藏布江江水中浸泡一个月后才可由当地手工匠人打制。</b></p><p><b> 墨脱石锅历史悠久,西藏的布达拉宫还保存着松赞干布使用过的石锅。众所周知的藏药珍珠丸,在制作过程中,墨脱石锅中的熬制是最重要的一步。墨脱石锅价格根据尺寸大小不同而不同,家中常用的20厘米左右的在800~1000元间。</b></p><p><br></p> <p><b>  鲁朗镇距今天的目的地林芝只有80多公里,吃过美味的鲁朗石锅鸡后我们悠哉地开车驶向30公里外的色季拉山口。</b></p><p><b>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地。山口处海拔4728米,此处是观日出、云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绝佳之地(要观日出需住鲁朗)。色季拉山西坡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绝,信徒来自四面八方。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b></p><p><br></p><p><br></p> <p><b>  我们到达色季拉山口时老天不作美,下起了雨,远眺南迦巴瓦峰不可能了,近看不是云海而是雨蒙蒙。</b></p> <p><b>  由于下着雨,我们原打算在山口拍摄云海和南迦巴瓦峰的计划落空,只能早点到林芝看看林芝的城市风貌。</b></p><p><b> 在赶往林芝的路上,不管是河谷还是山间,就算是在道路两旁,我们看到了成片的杜鹃林,有的杜鹃树很大,我们都没见过,应该在百年之上。</b></p><p><b> 色季拉山最好的旅游季节是4~6月,那时你能看到满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b></p> <h3></h3><h3></h3><h3></h3><h3></h3><h3><b> 色季拉山最出名的便是杜鹃花了。色季拉山的杜鹃花面积大,品种多,盛开期间气势浩大,景色极为壮观。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850种,我国约有460种,其中西藏170种,占世界杜鹃花品种的五分之一。林芝县色季拉山区域里,海拔2900米至5300米范围内密布杜鹃花,以直线距离测算,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品种达25个之多。 色季拉山的杜鹃花花期在4月中旬到6月底,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尤其是进入6月份,整座山上的杜鹃花全部绽放,黄色、白色、紫色、大红、浅红、粉红等,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形成花的山,花的海,气势极为浩瀚壮观。 </b> </h3><h3></h3><h3></h3><h3></h3><h3></h3> <p><b>  到达酒店后大家洗澡休息了一会,因为9月13日恰逢中秋佳节,准备晚点出门吃饭,可以看看月光下的林芝城。</b></p> <p><b>  林芝,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古称工布。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市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与缅甸接壤,被称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b></p><p><b> 林芝风景秀丽,林芝桃花节应该是一年中游客最多的时节。有丰富多彩的南伊沟,还有被誉为西藏西双版纳的墨脱县和察隅县。平均海拔3100米,幅员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实际控制7.6万平方千米(部分地区被印度占据)。</b></p><p><b> 林芝是藏文尼池( nying khri )或‘娘池’(nyang khri)一词音译而来,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解放后,测绘队的同志根据当地的物产特点,把“尼池”写作“林芝”。</b></p><p><b> 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林芝历史的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该石刻位于巴宜区门日区广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字迹仍然清楚。此后许多年工布地区都由工布王统治。</b></p><p><b>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实施全面直接管辖,开始实行民主改革。1960年1月成立塔工专员公署,同年2月改设林芝专区,1986年2月1日,林芝地区行政公署正式恢复,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林芝地区和林芝县,设立地级林芝市。</b></p><p><b> </b></p> <h3>工布第穆摩崖石刻</h3> <h3>工布第穆摩崖石刻<br></h3> <p><b>  林芝市海拔2900米,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我们走在刚下过雨的大街上人不多,街道也很干静,卖面包的糕点铺、水果店、卤菜铺、超市遍布街两旁。我们出门一个多星期了,大家想在中秋之夜吃顿火锅,可走了几条街也没找到。</b></p> <p><b>  最后大家商量,买些东西回酒店边看中秋晚会边吃。</b></p> <p><b>兄弟们举杯共渡了一生中难忘的中秋佳节</b></p> <p><b>  如果你想到西藏旅游又担心高原反应,同时时间又不能太长。建议可先飞到林芝,在林芝周边的鲁朗、色季拉山、雅鲁藏布江湿地等海拔相对较低的景区做适应性旅游,没有强烈的反应后可租车开往拉萨,然后从拉萨返回。</b></p> <h3><b>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高的河流,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b></h3> <h3><b>  9月14日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最长、最深,流经蓝色星球上唯一未被开发的处女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h3><h3><b> 从林芝出发到峡谷105公里,路况还行,一路上可拍景观不少,走走停停需3个多小时。</b></h3> <h3><b>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你可以看到不同色的江河水。</b><br></h3><h3><b> 下面这个由树干象柳树,树叶象枣树的树形成的走廊非常漂亮。</b></h3> <h3>佛掌沙丘</h3> <h3><b>  进入景区只能坐观光车,主要的景点是南迦巴瓦峰观景平台、民俗风情村、峡谷观景台等。</b></h3> <h3><b>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28高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部。</b></h3><h3><b> 它是西藏最古老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来不轻易露出真容,故来访游客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我们也没能成为那十分之一的幸运者,在景区多个位置都没能一睹芳容。</b></h3><h3> </h3> <p>只能在宣传广告下与南迦巴瓦峰合个影了</p> <h3>  入乡随俗,抚摸六字真言希望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快乐和幸福!</h3><h3><br></h3><h3><br></h3><h3><br></h3> <h3><b>  返回的路上我们游览了雅尼(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国家湿地公园,这里非常适合驾车慢游并野餐。</b></h3> <p><b>  回到林芝,太阳已落下。夜晚的林芝被称为“东方的瑞士”,在宁静而又浪漫的舞者广场,你可以选择跳锅庄舞、现代舞、当然也可以跳广场舞,不同的舞有不同的广场,舞前你一定要打听清楚,别去错了地方。说不定你会有终身难忘的邂逅。</b></p> <h3><b>  15日我们在晨曦中醒来,今天我们要到达此次行程最向往的目的地拉萨。</b></h3><h3><b> 林芝距拉萨390公里,全程高速。我们今天的行程有两个景点,巴松措和米拉山口,时间上得抓紧。</b></h3> <h3></h3><h3></h3><h3><b> 林芝距巴松措133公里,开车需两个半小时左右,上午9:40我们在高速路上一休息区拍下了上面的景色。<br></b></h3><h3><b> 10点到了景区停车场,买了票,坐上观光大巴车驶向景区最高观光点。景区内有住民、有酒店,如要想拍好风景需住下等日出和日落。景区内设了几外停车点,你可以随时上下车去你想去的景点。</b></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b>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长约18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红教也称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所以叫红教是因为头顶带红色帽子。 巴松措在1994年就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点),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国家4A级景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 </b><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 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b> </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b>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 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措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b> </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可能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湖底哈达吧</h3> <h3><b>  巴松措距拉萨有357公里,虽林拉高速已全线通车,但从景区到高速仍有几十公里,全程需6个小时左右。再者还要去米拉山口,所以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回到景区门口已快2点,在旁边面馆每人吃了一碗面条再次怱怱上路。</b></h3><h3><b> 在景区门口有不少卖小商品的藏族同胞,具有地域特色的小挂件10~15元一个,买回送朋友和家人还是不错的。</b></h3> <h3><b>  林拉高速路况很好,加之就要到拉萨了,心情特好,我们一路狂奔,等后车提醒时已来不及变道,我们错过了米拉山口出口,留下了又一个遗憾。</b></h3><h3><b> 世间万物总是人的力量和意志无法主宰,我们虽然错过了米拉山口,但我们穿越了5720米的米拉山隧道,出隧道后再次邂逅了美丽的彩虹。</b></h3> <h3><b>  晚8:18分我们站在了梦牵神往的布达拉宫前。</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