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二班</p> 观察背景 <p>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眼里,夏天还是一个充满好奇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小动物更是孩子们喜欢的伙伴。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为此我围绕了《蝌蚪》这一课程,为孩子们简单的讲述了蝌蚪的成长过程,小朋友对小蝌蚪的成长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从而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p> 观察时间 <p>2020年6月22</p> 观察对象 <p>全体幼儿</p><p><br></p> 观察目标 <p>1、认知目标: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生的,长大后就会变成青蛙。</p><p>2、技能目标:学会模仿蝌蚪游、青蛙跳。</p><p>3、情感目标:学会保护蝌蚪,知道青蛙可以捉害虫,不捕捉青蛙!</p> 注意 <p>今天天气很舒服,带小朋友去玩大型玩具,小朋友开心极了,不一会,子洋开心的跑过来对我说:“杨老师,你快来,那边有好多蝌蚪,快跟我去看看!”说完他拉着我的手小跑过去。</p> <p>我一看,哇:真的好多蝌蚪呀,旁边奇奇、明泽、皓轩也激动的抢着说:好多蝌蚪好多蝌蚪!</p> <p>不一会,更多的小朋友围了过来,争着抢着要看蝌蚪,还有几个小朋友用小木棍在水里搅和,甚至于小朋友直接下手去捞蝌蚪。</p> <p>我问小朋友:小蝌蚪长大变成什么呀?</p><p>小朋友齐声回答:青蛙。</p><p>原来他们都知道呀,</p><p>“那青蛙有什么本领吗?”我接着问。</p><p>小朋友一片寂静,他们好像不知道呀!</p> 识别 <p>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p><p>科学探究:《3一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p><p>情感领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p><p> 动作技能领域: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p> 回应 <p>回到教室,我把刚才孩子们观察的过程大概描述了一遍,并对以下几个问题作出解答。</p><p>1、小蝌蚪的妈妈是谁?</p><p>2、小蝌蚪长大变成什么样子?</p><p>3、青蛙有什么本领?</p><p><br></p> <p>观察蝌蚪生长过程</p> <p>讲述绘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p> <p>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和讲述绘本故事,孩子们也对蝌蚪的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p> 二次回应 <p>亲近自然、喜欢探究</p><p>一、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起好奇心与探究欲望。</p><p>二、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探究工具,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p><p><br></p> <p>通过此次活动,小朋友对蝌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再次出去玩的时候,发现小朋友在观察蝌蚪的过程中会去主动说出蝌蚪的生长过程,并有爱护小蝌蚪的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