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0.6.13.茶陵文联、茶陵作协、茶陵诗联文学采风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作 品 集 锦</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学采风,走进西乡,</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探古访幽,助力乡村旅游。</span></p><p><br></p> <p>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历史深厚。这就是位于武功山脉云阳山西麓的枣市,以盛产枣子而得名。据苏氏李氏族谱记载得知,在清朝时期,境内普遍栽植枣树。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美丽富饶的大地,养育着勤劳勇敢的枣市人民。仕勤于学,农勤于耕,战乱与移民,孕育出璀璨的农耕文化、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等。这里历史悠久,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留下了6000多年以前先民在这里生活的痕迹。闻名遐迩的秦人古洞,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洞穴居时代,传说故事层出不穷。独特的地貌与秀美的景观,吸引了李东阳、徐霞客等文人墨客赋诗撰文。这里交通便利,官道上的大乐铺铺递是明清时期茶陵十三大铺递之一。时过境迁,明清时期的官道堙没于历史之中,笔直的三南公路替代了古官道,穿境而过。与官道平行的茶盐古道,依稀可见。站在石拱古桥上,令人遐想,茶盐古道承载了古人对生活的希冀,承载着马背上的货物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九牛圳的故事,一条水圳,九条牛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水量丰沛,文江河永乐江流经北南,茶安河灌溉西东,适应水稻耕作。枣园境内的寻乐书院,是古代茶陵最大的宗族书院之一,仅书院学田,就有一千多亩,培养的人才之多位居茶陵宗族书院前列。这里人才辈出,仅进士就有曹德英、曹绍祖、周鼎、周焘、苏大治、曹诒孙六人之多。其中,曹诒孙为榜眼。天符庙里供奉的神--子沐大人,一心为民请愿,冒着杀头的危险,曾带头向大清咸丰皇帝上书,反映茶陵赋税繁重、民生艰难。咸丰皇帝恩准减轻茶陵赋税。这里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区域,东岭西岭曾经是茶陵游击队活动的基地。为了革命,许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一口由红军将士谢国瑜等人挖的很普通的井,它承载的是一心为民的初心。一座抗日将士墓,墓头立了一块简陋的大理石碑铭,它蕴含着人们对抗日将士无限的哀思与怀念。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周仁杰、李倩珠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共和国将军。茶陵境内唯一留存的一座62年前炼钢铁的土炉子,饱经风雨,屹立不倒,诉说着当年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的往事。</p><p><br></p><p> 为了响应茶陵县委县政府振兴乡村、助推乡村旅游的号召,枣市镇党委镇政府特邀请茶陵县文联(县作协、县诗联)30余人,于2020年6月13日,前往枣市镇进行文学采风活动:参观岩口红军井、九牛圳、大乐铺铺递遗址、子沐大人庙、抗日将士墓、石拱古桥、炼钢铁的土炉子、六方古井等名胜古迹,以及探访虎形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与原荆芫周仁杰将军故里,感受枣市农耕文化、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领略当地文化魅力。</p> <p>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人员是:茶陵县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刘小琴、党校原校长县诗联主席侯苏勤、枣市镇党委书记乔志军、县作协副主席政协原秘书长彭东明、枣市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段沅建、县文联办公室主任兼职副主席李志洪、县作协常务副主席陈小平、县作协副主席张冬娇、县作协副主席李巧文、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苏洣云、县诗联副主席谭金良、县文联干部谭柏青与张芹、骨干作者李回苟、林晚同、刘燕宏、刘厚德、段立新、谭熙荣、龙雪哲、段盛明、陈六来、陈歌今、谭运龙、雷青云、谭红阳、周红芳、黄云生、彭昱之、陈缘、谭丽华、岩口村总支部书记谢三苟、总支部副书记周天容、组织委员兼村秘书陈春华、妇联主席谢运女、党建专干肖利芳、五星村总支部书记周平与周仁杰将军侄子周伟胜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谭金良茶陵枣市采风诗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苏 幕 遮</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秦人古洞</p><p> </p><p> 长春坞,桃千树。节令花发,寂寞开无主。猿啸林泉惊白鹿。避难秦人,已忘来时路。</p><p> 僧知休,从此悟。霞客行游,一步一回顾 。往昔遗踪无觅处。鬼斧神工,穹顶悬钟乳。</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唐多令</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潭源古道</p><p> 日落碧云生,行人长短亭。暮山村,袅袅烟青。岩壁依稀辨字句,莫急去,且缓行。</p><p> 石板没榛荆,蹋寻清泪横。又何须,图甚浮名。万事不禁双鬓改,谁念我,此时情。</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忆秦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黎公墓</p><p> 长太息,坟茔唯见残碑立。残碑立,杜鹃啼血,紫微凝碧。</p><p> 当年浴血鏖战地,葱茏满目深难觅。深难觅,英雄不泯,此情何寄。</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巫山一段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黎公墓 </p><p> 战地硝烟散,青山翠羽喧。川军浴血挫凶顽,游客几人谙?</p><p> 荒岭埋忠骨,故园在广安。英魂万里可曾还,一念泪斑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岩口村的红军井</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张冬娇</span></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p><p><br></p> <p> 站在茶陵枣市岩口村的湖家湾四望,只见悠悠白云下,青山如黛,田涌青翠,一座又一座的三层楼房隐在层林叠嶂中。农人三三两两地散在田野里,把点点的淡绿变成片片的深绿,再把片片深绿汇成墨绿的海洋。几只白鹭在他们身后飞来飞去,无数白色的蝴蝶翩跹在芳草野花中。大地如画,自然如诗,到处呈现着一派太平祥和之象。</p><p><br></p><p> 人们津津乐道的红军井就位于如诗如画的湖田湾——湾前水泥路的左侧,山脚与稻田的交界处。这是一口极其朴素的井,朴素得没有井栏,没有名字,和乡下其他的井没什么两样。井旁有一条水渠绕湾而过。水渠那边有一棵几十米高的刺槐,古劲苍幽,郁郁青青。古树和古井一起见证了那个年代军民如水的革命情谊,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兴起。</p><p><br></p><p> 九十多年前的这里,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生维艰。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和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一样,出生于湖家湾一个农民家庭的谢国瑜(1903-1935),也于1926年毅然投身革命。他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茶陵赤卫队,转战江西莲花、永新与茶陵交界的山区一带,开展游击革命斗争。一九三三年六月,时任红十七师第五十团(原红八军二十三师)政治委员的谢国瑜在江西永新与国民党63师师长陈光中部交战中,奋力拼搏,顽强抵抗。因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敌众,红军伤亡惨重,谢国瑜也身负重伤,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两个月后,他便拄着拐杖衣衫褴褛地回到家乡湖田湾养伤。</p><p><br></p><p> 尽管与组织失去联系,但为人民谋幸福的本心不会变。养伤期间,谢国瑜发现乡亲们的饮用水仍然像以前一样集中在湾前一眼不大的池塘里,那是祖祖辈辈都喝着、用着下雨时才囤积在池塘里的死水。村民们每日来此挑水喝,早上或傍晚都会挑着全家的衣物到池塘洗。夏天,男人们还在池塘里洗澡,水牛也整天泡在水里,池塘水很不卫生。湾里缺水、用水不便已成常态。</p><p><br></p><p> 为了让乡亲们喝上干净的泉水,伤好后,谢国瑜便带着兄弟姐妹翻山岭,钻深洞,四处勘察水源,几天后终于在一座山的山脚找到水源。他们抡起铁锹,一锹一锹地往下挖,一个多月后才挖成了一口深一丈五的水井。他们用青砖垒好井壁,抬来石块砌好井台,并平整好周围的地面,铲除掉周边的杂草,修剪了附近的树木枝桠。随后,他们还修整了经往水井的沿途山路,砌成了一道九级坡的阶梯,方便村民们取水用水。</p><p><br></p><p> 新挖的水井背后展现的是谢国瑜及家人朴素的心愿,汨汨涌动的清泉水流淌着的是蓬勃的希望和力量。从此,这口井便润泽四方,结束了当地人饮用脏塘水的历史。村民们挑水的挑水,洗菜的洗菜,聊天的聊天,每天热闹非凡。水井也成为村民们一个充满快乐和温馨记忆的地方。</p><p><br></p><p> 谢国瑜投身革命七年,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回乡后又为民着想,为民谋福。自始至终,他心里装着百姓,装着乡亲。村民们敬重他,感谢他,私下里都叫这口井为“红军井”,并在井口立了碑,刻了挖井人谢国瑜等人的名字。</p><p><br></p><p>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湖田湾的饮水从挑井水到压水井到机打水,再到家家户户有了蓄水池、自来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平盛世里,不再使用的红军井静静地躺在山脚水渠边,渠边古树苍郁,井边杂草丛生,井壁苔藓满布,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但是有关红军井的故事却依然口口相传,烙印在当地老百姓的记忆里。“红军井”也早已享誉四方,成为人们重温初心砥砺前行的圣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岩口印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苏洣云</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里人杰地灵,人文历史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故事层出不穷,风景美不胜收。这就是位于云阳山西麓的岩口村,东与下东官铺毗邻,西南与枣园村接壤,北靠东西岭。地理区域优势明显,离县城仅八公里之遥。交通便利,“三南”省道穿境而过,水泥厂公路横贯全村。这里水量丰沛,文江河流经北南,茶安河灌溉西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历史悠久,岩口与枣园交界处秦人古洞的传说故事,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洞穴居时代。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些儒生为了躲避秦始皇的迫害,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岩洞里生活。这洞天福地吸引了李东阳、徐霞客等历代文人骚客慕名来访,也留下了不少的诗文佳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进士文化光彩夺目。清朝乾隆年间进士周焘,奉命稽察大同粮仓时,不畏权势,一次弹劾贪赃枉法者数十人,得罪不少权贵要员,因此被贬为吏部郎中。他斩贪官的故事,老百姓一谈起他就津津乐道,喜形于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又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谢国瑜、陈宜生、陈吉成、谢华明等红军,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与坚定的信念。尤其是谢国瑜于一九二六年就参加茶陵农民暴动队,后来晋升为红二十三师师政委,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仅三十一岁就永别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阻击日军前进的前沿阵地。一九四四年,国民革命军44军驻守在岩口老湾坳上。为了保家卫国,很多将士阵亡长眠这里。保存完好的将士墓,系国民革命军陆军44军150师448团特务排,抗战阵亡黎公帝。</p> <p> 这里也是神秘文化的发生地。天符庙供奉的神——子沐大人,就是清朝时期为民请愿,向咸丰皇帝上书,反映茶陵民生艰难,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人。一八七一年他与催粮税差役发生冲突,惨遭杀害。后来他由人蜕变成神。他的传说故事神奇,教人为善,否则就遭到神的惩罚。</p><p><br></p><p> 境内生活的五大姓氏,陈周谢叶苏,各自的祖先先后在这里插标占地,披棘斩荆,开基创业。在这里祠堂文化发达,这五大宗族都建有祠堂,祠堂供奉祖先,凝聚人心,教化族民,教人为善。宗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p><p><br></p><p> 这里人才辈出,在这弹丸之地,古今晋升为县处级(从七品)以上官职达五十余人。古有进士周鼎、周焘与义士陈子沐等,他们仕勤于学、为官为人与勇打抱不平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其功名彪炳于世,其业绩显赫于历史长河之中;近有谢国瑜、陈宜生、陈焕初、陈国初、陈祥吉、陈秋华、陈吉生、陈述祖、陈厚仁、陈宝军、陈宇奇、谢银生、叶文明、周成生、周明辉、周祖宋、谢有生、谢右生、谢宗尧等,他们的传奇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传颂,光辉事迹用生花妙笔记叙载入史册。</p><p><br></p><p> 平民百姓不甘落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不从政便创业,事业有成,生活富足,怡然自乐。</p><p><br></p><p> 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大乐铺是茶陵古代十三大铺递之一。历经沧桑,穿越千年;繁华褪去,古迹犹存;探古访幽,置身于驿站之中。领悟唐代诗人杜牧诗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体会荔枝新鲜水果贡品通过驿站铺递接力,快马加鞭完成送达的艰辛。</p><p><br></p><p> 茅屋场九牛圳,一条水圳,九条牛命;工程浩大,修筑艰辛;传说故事娓娓动听,劝人话语头头是道。</p><p><br></p><p> 周家与专家湾交界的菩萨活石拱桥,久经百年风霜,至今完好无损;七级塔昙花一现,十里古道依稀可见;周南家好善乐施,留下了千古美名。</p> <p>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令人胆寒的山寨,荒芜堙没于历史之中;三面峭壁,一伙强盗;据险守寨,为非作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座古寨千年传说。</p><p><br></p><p> 饱经沧桑的六方古井,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传奇;飞泻三百尺的美女瀑布,令人遐想联翩;风车斗子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鸡公潭与车湖坝的神奇传说娓娓动人;陈子膏的深宅大院别具一格,水泥厂的民俗馆藏种类繁多;江边路边的桂花香飘十里,谢家水垅的古树遮天蔽日。</p><p><br></p><p> 这些文化璀璨夺目,闪耀于碰撞之际,定格于历史之中。岩口村太美了,民俗风情绚丽多彩,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传说故事丰富多彩,生态景观美丽如画,名胜古迹远近闻名,人居环境如仙境似桃源。处处皆风景,天天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植 被 深 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巧文</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阳是什么时候爬上东边的上空,灼灼放出光芒,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它俯看苍生,在田间地头,屋前屋后游荡,角角落落都用温度煮了一遍时,天地猛然间就变热了,变成了汗水,“叭嗒”一声,从身上往下跌,那跌落的第一声我分明听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抬头看太阳,太阳狠狠地瞪着我,不让我看,于是我低下头,看到了一口井。圆形,里面的水在离井口不远的地方透着光亮,跟其他井没有区别。但它不在人家的院子里,也不在屋檐下,而是在田地的边上,旁边,一条小河长流不息。河边,杂草葳蕤,六月的季节,禾苗还在田里摇着绿色的脑袋,浅浅的,田里的水撩开不深的禾苗,在我们眼前晃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妇女主任手里拿着一张纸,大声说着这口井的来历。人很多,声音被人头阻隔了一部分,又被风吹散了一部分,我只听了一个大概。我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谢国瑜,枣市镇岩口村湖田湾人,红五十团政委(原23师师政委)。一九三三年六月,谢国瑜所在的部队与国民党六十三师陈光中部在江西永新相遇交火,战斗很惨烈,战士们一个个中弹倒下,将青春与热血洒在那片土地上。谢国瑜也不例外,他打得很顽强,在全身多处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作战,直到昏死过去。等他醒来时,战斗已经结束了,地上到处是尸体,我军的、国军的,除了山风,除了这些曾经拼死战斗而现在再也不能睁眼看他一眼的人,他再没看到一个活人。他只能自救,他站起来,看着这一片熟悉而陌生的山冈,用死去战士的刀砍了一根树枝做拐杖。部队已经开拔,他负了重伤,这个样子是追赶不上部队的。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看过部队地图,永新与茶陵相邻,都在井冈山脚下,目前唯一的出路便是先回家,养好伤后再去寻找部队。就这样,谢国瑜回到了家乡,伤养得差不多后,看到乡亲们饮用水不方便,一条小河,吃喝洗涮全在里头,不干净不卫生,便与兄弟姐妹们一起挖了这口井,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人已不在(谢国瑜三十一岁就去世了),只有井,年复一年,清清亮亮。现在,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这口井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吃水不忘挖井人,江西瑞金有口井,江西的人们没有忘记那个挖井的人,这里也有口井,这里的村民也没有忘记。我把目光伸向远处,不远处两个村民正在田里扯秧,备插一季稻。一部分田中早禾长势正盛,再过两个月,禾苗便会长出沉甸甸的谷穗,压弯它们的腰。而这口井,也会被禾稻所遮,远远望去,除了禾,还是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枣市镇在茶陵县西南方向,跟县城15公里,因盛产蜜枣而得名。茶陵县十三镇七个乡,如果不是亲历,这些乡镇就像地图上的一个个不起眼的地名,手指滑过,如同水流过,经过的地方或平坦或高低,或光滑或蔓草丛生,谁都记不住。而今,地方都在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通过发掘,修造,不断有新的景点闯入公众的视野。一个县如此,一个乡镇亦如此。特色文化架构起来并不容易,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变成了热门景点,西湖有白居易、苏东坡、林逋,还有苏小小的爱情,名人诗作与故事如雷惯耳,来客络绎不绝。紫禁城、颐和园、圆明圆,在历史书里,在教科书里,处处伸展,深入人心;凤凰城、紫鹃界,也已形成气候,游客攒动,不招自来。枣市镇是县下小镇,特色为二,一是红色文化,二是历史文化,这两种文化也是茶陵县的特色文化,扎根在这里很多年,像一块深山璞玉,没挖出来时,它什么也不是,如果挖出来,它就放出了光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岩口的老湾坳,一座孤坟无语对天,土是新土,显然有人整理过。旁边是菜地,种的辣椒、茄子长着嫩绿的芽儿,小小的辣椒在叶子底下羞羞答答。这里原是一处地势偏高的山坡,山坡不大,只容得下几垄菜地和一座孤坟。菜地的旁边是果树,桃树仅剩下青绿的叶子,柚子树上比拳头略大的柚子还缩在树叶里不愿下来。转到坟的前面,一块小碑立在坟前,仔细辨认,可见“陆军四十四军一五零师四四八团特务排”,左边有“民国三十三年”,“四川广安”,“黎公帝之墓”的字样。墓的东边隔着一丘田,有一棵高大的朴树,树龄显示101年,按推算,这棵树见过这座坟的主人,见过那次惨烈的战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场景来:国军四十四军一五零师四四八团特务排与日军接上了火,两军互不相让,用最猛烈的炮火向对方倾泻而去。顿时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子弹在人的头顶飞,火光冲天,枪炮声震得山地都在颤抖。一个姓黎的四川广安战士趴在掩体当中,他是特务排的排长,但他和其他战士一样,将猛烈的炮火对准了敌人。略显稚嫩的脸上,布满了烟灰,原先的恐惧早已被隆隆的炮火震碎,他将机枪架好,准备再给敌人一次迎头痛击,就在这时,一颗炮弹飞过来,在他的身边爆炸了,他来不及哼一声,扑倒在掩体里,炸起的碎土埋了他一身。事后,当地村民在清点人数与尸体时,才发现,这位姓黎的年轻排长已死去多时,他紧闭双唇,脸上已被烟灰与尘土覆盖,看不出原色,但他的双手仍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仿佛仍在与敌人奋战。当地村民挖了一个大坑,将其他战士埋在了一起,而把他单独埋在地势最高的这个小山坡,时间永远定格,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幸好,他永远年轻。</p> <p class="ql-block"> 听人说,四十四军曾经在这里驻守,因为缺吃少穿,不断扰民,当地人对他们并无好感,如果有人做了恶事,还会来一句:怎么四十四军样?只是与日军打仗时,他们一样勇猛,那简陋的坟或许可以证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大湾坳不远,有座大乐铺桥,是当时国民党军去大湾坳的必经之道。桥在大干社会主义时被拆除,只剩下桥墩,我们见到的桥是后来新修的。以前的大乐铺是明清时期茶陵的十三个铺递(驿站)之一,其遗址为茶陵唯一的一处铺递遗址。俗话说:不穿九重布,难过大乐铺。意思是这里处于岩口大禾垅的出口,风大。如今,桥下的水依然清澈,几个妇女正在河边浣洗,一群鸭子嘎嘎叫着,在河里嬉戏。从新桥下去不远,有一栋五厢间基脚尚存。近处为断壁,下面是老砖,上面的一截是土沙筑造而成,上面清晰可见石子,大约用了豆浆、河沙与石子夯筑,很牢固。苏老伯说,这是曾经的驿站。也许四四八团经过此时,就在这里歇过脚,也许那个四川籍的黎姓战士在这里想起过他的父母兄妹,他想通过驿站,把自己的信息传给老家的亲人。只是他没有想到,随后的一仗,竟然让他长眠在这里,永远也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到墙边,从开着的口子边往里看,里面种了长豆角和四季豆,长势正旺,豆角已垂近泥土。墙外,簇拥着苎麻和葎草,跟里面的菜叶一样绿,高与人齐。残壁外的小路边,有一棵高大的乌桕树,开着长长的总状花序。树龄亦有百年,亲眼见过这里曾经的来来往往,可是它沉默着,旧日的云诡风谲全部藏在它的沙沙树声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石板石拱桥,架在一条小小的河上,桥很短,青石板被过路者不断踩踏,透着光亮。桥下,流水潺潺,田中有水奔向河中,哗哗地响。回到车上,同车的立新手里多了一颗绿色的比枣略大的果子,他说是木莲,学名叫薜荔,我们吃过的“凉许”便是用它的汁加工而成,所以又称“凉粉子”。“凉许”是茶陵话的音译,实际是一种解凉的饮品。随后,我们见到了五八年大炼钢铁时存留的一个大炼钢炉,土砖砌成,高约三米,一侧开口,顶上被一种植物全覆盖,像穿了一件厚实的衣服。叶中有果实,很像前面立新手里拿的那个果子,一问一查,果然是木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岩口与枣园交界的地方,我刚来茶陵时就听人说起,但因没开发,一直没有来过。秦人古洞位于岩口村长春坞西面,为茶陵八景之一。从山上往下走,下一个陡坡,听得水声响亮地流过来,路边有一条暗沟,宽约两米,水声哗哗,岸边的草将长长的触角伸出来,几乎将水面覆盖。沿溪而上,很快到达洞口,水就是从洞里涌出来的。站在溪边,洞口有古藤垂直而下,洞口约两米高,但很快低矮下去。洞里无灯,水从里面汩汩而出,我们只得止步。据说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些儒生躲无可躲,发现了这个洞,便逃到洞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更是暗无天日的生活。不过,《茶陵州志》载:“(云阳山)东南有桃千树,实有如瓜,花发无时,人得食之便能轻举。白鹿、青牛多生其所。亦称长春坞,有人经过,时闻侧家鸡鸣犬吠,如里间之声。中有奇禽,一曰仙鸡,玉距金冠,毛如锦绣……其二曰白练鹊,形如霜雪,翔若飞练,众鸟栖集,常占四隅。立秋之季,群鸟归焉。三曰元豹……四曰猿猴,岁久变白,安戏于群居中。”桃花千树,各种珍禽异兽,往来安戏,给这里增添了几多神秘的色彩。秦人居于洞,他们没有想到,没有几年,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刘帮项羽楚河汉界,直接将秦朝摁倒在历史的泥土里,再无翻身的机会。当年徐霞客也曾来过此洞,但到底没能探得洞有多深。传说从洞里出来的水可通安仁县,洞太长,太深,夏季常常被水占住,只有到冬天枯水季节,才有可能入洞。让我想起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正因为洞深窈,洞中之景到底长什么样,至今成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枣市镇的景点散落在各处,养在深闺人未识,又无牌子标示,即使人至,也未必当成景点。一个普通的水井、一处断壁残垣、一座小小的被草遮掩的青石板桥、一条汤汤不息的河,一座黄土掩盖的孤坟,一片茅草长到膝盖的山坡……每一处都有来历,却都躲藏在历史的烟尘里。就像炼钢炉上的木莲,自从它在炉上着陆,俨然把那里当作了它的家,炉子早已废弃,它不用担心高温将它烧成灰烬,它也就大大咧咧地无所顾忌地生长,远远看去,只有木莲的叶子严严实实地趴在那里,看不到炉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车下车途中,我们辨认着路边的花草:飞蓬、三叶鬼针草、益母草、酢浆草、地婆子……一路上,植物站在两边,高高低低,粗粗细细,长得都很滋实盈绿。远处,不高的山上绿意正浓,树色葱郁;回望,所有看过的景都湮没在绵延的山路和蓬勃的植物里,“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白有如是感叹,我想,这一定是真的,而非他的想象与虚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景点,就是因为你没有到过而特意前往并驻足停顿的地方,或大或小、开发与未开发,只有有人知,便有人往,并留下一些照片、文字、感叹与笑声。如果景点尚未开发,未得人知,它便有可能仍然沉寂在历史的深处,或者,其外面也有木莲一样的植物像衣服一样将之严密地包裹。</p> <p> 其实,景观被湮没的又何止岩口这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各地那些浓郁的绿色植被的深处,又有多少曾经鲜活的人与事还在历史的隧道里艰难跋涉,有的因机遇和造化,及价值估算,或可改头换面,重见天日,有的则腐朽风化没落,只能继续沉潜。</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6月21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陈子膏故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苏洣云</span></p><p> </p><p> 陈子膏故居座落在枣市镇岩口村第九组(专家湾垅里)。故居坐北朝南,背靠武功山脉,前对木子坝,坝前面是宽广的禾垅。</p> <p> 故居大宅院前一坵大田古时候为戏台,下坵为看台。每逢秋收后农闲时期,宜章县全体陈氏族人,千里迢迢,肩挑背扛自家特产,在戏台旁搭棚而居,唱采茶戏到年底,一为感恩陈氏祖宗,二为顺便做点生意。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终止唱采茶戏活动。</p><p><br></p><p> 一条小江从故居左侧蜿蜒曲折至木子坝,小江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木子坝将水分流至九牛圳,引水灌溉大禾垅上千亩稻田。此坝用糯饭、豆浆、桐油、石灰与沙子掺和搅拌做粘合材料,用鹅卵石砌筑而成,历经八百年而不垮塌。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兴修小水利设施,在原坝下游十米处重新筑坝,原坝炸掉,现在只剩坝基脚。坝位设置科学合理,无论枯水时期,还是涨水时期,九牛圳的水总是不枯不竭。原来这个坝位处在水平高度,坝顶也与九牛圳界相平,水涨时从十几米宽的坝顶溢出,便于排洪。小闸门也不用开,洪水从坝顶奔泻而下。</p><p><br></p><p> 木子坝传说神秘莫测,据说陈道生年轻时到木子坝放稻田水时,看见木子坝里有团鱼。他回到家里拿鱼篓,再沿着江界去捡团鱼,捡了一只又一只,不一会儿,就捡满了一大鱼篓。他突然醒悟到,团鱼怎么这么容易捡,是否腥神鬼作怪。于是,他将篓子里的团鱼倒在江里,返身急急忙忙往家里赶,不一会儿,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原来这是腥神鬼在作怪。还有专家湾有父子俩去木子坝九牛圳处放水灌溉稻田。到了九牛圳重阳古树下,只见一条条鲶鱼咬尾。他们想把鲶鱼捉回家,想到以往鲶鱼咬尾时,只要把领头的那条鲶鱼打昏,其它的就自然乖乖地任凭你捉。老头儿沿着水圳往上游看,只见水里黑乎乎的,一条咬着一条,没有断的迹象,一直通往木子坝深水里,他数了数,有几百条。老头儿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心里想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鲶鱼咬尾,是不是腥神鬼作怪啊。于是,老头儿急急地往儿子所处的位置赶去,告诉儿子,这鲶鱼不要了。老头儿告诉儿子赶紧跑回家,不一会儿,老头儿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小孩搀扶着父亲急急地往家里走去。瞬间,天空中雷声大作,电光闪闪,暴雨倾盆。</p><p><br></p><p> 河水从木子坝横流过去,石拱桥连通南北,桥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已拆毁。右边一条直河从专家湾旁急急地流去。形成水在屋前绕,门前有活水,家财万贯来。常言道:屋前有水屋后山,不出富翁便出官。整座故居以砖木结构为主,布局合理,没有暗屋。结构对称,以雨门大门为中轴线,左右两边,屋屋相连,房房相邻,门门相望,户户相对。造型按徽派建筑风格建造。青砖黑瓦,雕梁画栋;花格窗,马头墙。</p><p><br></p><p> 故居是一座很大的四合院。从院前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排房,中间是雨门,两边分别是八间牛栏八间柴房。从雨门进入,只见院内宽敞,地上是石灰与沙子浆砌而成的晒禾坪。院坪进深达九米,正前方为正栋,是一栋五厢间的两层的大屋。一对硕大的箱形大理石门当分列在大门两旁,门槛是一条既厚又高的长条形光滑的大理石,门楣处是一对较大的户对。门当用材也有讲究,较富裕能用上大理石,贫穷的只能用木制的,而且很小,甚至木头也用不上。古人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门当粗户对大,说明这户人家财大气粗,是大户人家。门槛也有讲究,既高大又是石质的,说明这户人家富裕。如果是木质的又矮小,说明这户人家贫穷。这深宅大院,当然是大户人家。这里大门很气派,一对狮子头形的铜质门环分布在厚实的门页上,木闩又厚又大。这栋屋楼上都扎了杉木楼板。连屋檐也贴了倒板。这里每栋房屋,层层楼上扎杉板,户户房里有楼梯。跨入门槛进去就是宽敞的大厅,各有两扇侧门进入厢房。往上大厅两侧各有大雕花窗,花卉人物栩栩如生,窗明几净,房明檐亮。再往里走仍然为大厅,正中为神龛,神龛上天地君亲师大字特别醒目。左右两边为厢房,两侧门通往走廊上,屋柱林立,天井相连,走廊回环,即使下雨天,也不会沾湿鞋子。回廊一米五宽。抬头望去,楼上走廊有护栏,醉酒临轩掬月戏,梦醒倚栏望星归。晴天时,可以用长篙搭到对面去,一排排竹笪放在上面晾晒东西。走廊再通往院子角落处,又各有一个大厅,厅前是天井。大厅的门分成八扇雕花格子门,既美观又大方。再沿两侧厢房前往外走,屋前是天井,窗户上有雕花,大门也是花格门。扇扇窗户现雕花,处处门上有格子。</p> <p> 故居占地面积2430平方米。共有八个厅堂,八个天井。房子主要是卧房、书房、客房、厨房、轿房、仓房等大小房屋72间,意即72地煞星;屋上有36个翘屋垛,意即36个天罡星。寓意108单将。可见当时建房时,希望子孙成名成贤,以光宗耀祖。天井排水设计奇妙,分明暗两沟。天井排水走暗沟,即使下暴雨,天井里的水也不会漫到屋里去。四面水流向天井,表明四水归堂,聚财之气,也就是用意很明显,肥水不流外人田。屋外檐的水走明沟。故居左右两侧有池塘,两条小溪通往池塘,水漫往明沟,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右侧沟旁有八间厕所,呈一字排开。后背有近两亩的菜园,瓜菜成畦,叶绿花香。屋檐下有一排排的棕树与柑橘树。春暖花开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秋果成熟期,黄橙橙的柑橘,令人不由得垂涎欲滴。</p> <p> 这座故居是专家湾陈氏十八代孙陈子膏于清朝光绪28年(1902年)开始筹建,经过几年才建成。陈子膏有四兄弟,都是饱学之士,常常得到母舅萧锦忠状元的教诲。老大陈子沐为府增生,援列加捐训导、候选教谕,后又成为萧状元的女婿。曾经带头向咸丰皇帝上书,反映茶陵赋税繁重,民生艰难。咸丰帝恩准减轻了茶陵百姓的赋税。尔后,他与催粮税差役发生冲突,惨遭杀害。后来,传说陈子沐被玉皇大帝封为神,现有神庙在高枧岭。老二陈子厚,系由监生加州同衔,也就是曾经为国子监学生,后任为从六品官。老三陈子文高中举人,著述颇丰,文采飞扬,众人仰慕。老四陈子膏为例贡生,生有八个儿子,艰苦创业,省吃俭用,为子孙建了这座深宅大院。陈子膏的后裔陈道生与孟溪郭氏晚姑结为伉俪,生有四子一女,即陈焕初、陈国初、陈福初、陈寿初,女陈玉香。他们都出生在这座深宅大院里。陈焕初陈国初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然后走上领导岗位。陈焕初曾经担任过中共湖南省委科教工委副书记兼湖南省人民政府科教办副主任,陈国初曾经担任过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纪检组长兼政治部主任,其他三人都在家务农。</p><p><br></p><p> 故居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只见残壁断垣,杂草丛生,满目疮痍,许多往事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了。一座大宅院内能出两个厅级干部,使专家湾陈姓跻身于名门望族,也是难能可贵的。</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家乡的“六方井”</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陈歌今</span></p><p><br></p><p> 我的家乡在茶陵县枣市镇岩口村,宛如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太多的景观人文不为外界知晓。其实,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虽然我曾离开家乡多年,太多的印记依稀模糊,有的甚至已经忘却。但是,村里的那口古井却让我梦牵魂绕,一股泉水从云阳山下浸润而出,井水清澈透明、清凉甘甜、清心濯尘,永远沉醉在我记忆的心田。</p><p><br></p><p> 这口古井,就在靠近岩口水泥厂公路的旁边,井沿是用大理石镶砌而成。其中三块条石是藏青色,另三块是淡黄色的,青黄搭配,美观大方,看上去十分光溜,踩上去却不滑脚,井口呈六边形。因此,这口古井又叫“六方井”。</p><p><br></p><p> “六方井”面积不大,直径才一米多;水不深,也就一米余,非常普通,颇不见奇。但是,这口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p><p><br></p><p> 相传,“六方井”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岩口籍进士周焘回乡省亲。有一天下雨,他看见一位邻居老人挑着浑浊的河水往家里走。他想 “水这么脏,能吃吗?”因此,他就思索着为四周邻里挖一口水井。于是,率领众乡亲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挖好了这口水井,为当地百姓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p> <p> “六方井”的泉水,冬暖夏凉,水温差大。冬暖而生紫气,夏凉能冻西瓜。每到冬季,井水就特别温暖,井面上如烟似雾的氤氲升腾,来井边洗衣服的女人络绎不绝。每到春播的季节,附近村民就将水稻种子,用蛇皮袋装满扎好,放入古井旁边的水沟里,经过井水浸泡的稻种,不仅不会烂种,还出芽率特别高。还有人说,用这口井里的水磨豆子、做豆腐,既产豆腐多,又味道鲜美;用这口井里的水,蒸出来的米酒,香甜浓郁;端午节气,取用这口井里的水洗澡,夏季不会生褥疮……</p><p><br></p><p> 当前,国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里家家户户已经接上了自来水,吃水再也不需要肩挑手提了。家乡的“六方井”仿佛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静静地守候在村庄的旁边,像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见证了时代变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目睹了岩口这个美丽乡村的蝶变,记录了我快乐悠长的童年时光,丰盈着引人回味的波光潋影。“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无论我身处何方,也如天涯咫尺,总走不出古井的深情凝望。因为,这里是我心底的烙印、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归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独岭坳遐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陈六来</span></p><p><br></p><p>岁月 从不停止脚步 </p><p>携手同行 又留下背影 兀自远去</p><p>独岭坳 七千年的旧地</p><p>冷却了的烟火家园</p><p>沉静苍凉 激荡涌动 </p><p>悠悠天地间 我们半路上车</p><p>风尖浪口 画面纷至沓来</p><p>此时内心的冲撞</p><p>参杂了暗暗祈祷的幻觉 </p><p> </p><p>一棵树的繁花落叶</p><p>传递季节的景象</p><p>一捧土的收藏沉积</p><p>闪烁阳光的盐分</p><p>石器 瓦罐 青铜和碳化的谷粒</p><p>被深埋 被发掘 被昭示</p><p>被锁定为符号图腾</p><p>印证身上褪不掉的胎记</p><p>烙上归途的备注词和墓志铭</p><p><br></p><p>葱葱的白茅草 林立似箭</p><p>疾风中 变身满满弯弓</p><p>野火焚时 燃烧自己和所有</p><p>换来不可思议的疯长和扩张</p><p>大溪已断 飞雪无痕</p><p>隐隐约约的挽歌 </p><p>被云阳山风复制 蚀骨锥心</p><p>寂寥暗夜 谁在倾听吟唱</p><p>心头的雨点已落地为霜</p><p><br></p><p>日复一日 年又一年</p><p>我们习惯把自己的眼睛当作起点</p><p>在废墟的界面 那些初衷和雄心</p><p>却纷纷怅然而泣下</p><p>不及翩翩的蜂蝶 放下身段</p><p>啜饮花蕊的隐秘</p><p>不如蒙尘的陶釉 碎裂光泽 </p><p>映照斑驳的真身</p><p>留存为这山这水的痕迹证物</p><p><br></p><p>岁月啊 我们总想留住 总想驾驭</p><p>却常常被她裹住前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盛满乡愁的老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陈歌今</span></p><p><br></p> <p> 我的家乡在茶陵县枣市镇岩口村,那是一个历史厚重、风景优美的地方。秦人古洞中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溪水荡漾着笑意,沿着古老的村庄蜿蜒流淌。父老乡亲就在溪流的两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座座房屋就是他们的温馨港湾,就是他们的心灵皈依,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每每想起我家的老屋,尘封的往事,就如潮水般刹那间涌上心头……</p><p><br></p><p> 老屋始建于1980年初,它座落在一个山窝窝里,房屋是座北朝南,前面有一口池塘,背靠一座山坡,山坡上是一片葱郁的竹林。房屋外面是火砖墙,里面土砖垛,这种房子俗称“金包银”,坚固厚实,冬暖夏凉。</p><p><br></p><p> 这座老屋,是一个浸满岁月印痕的“时光宝盒”,里面盛满了我童年的欢乐、青年的奔波、中年的忧愁……</p><p><br></p><p> 阳光明媚的三月,燕语呢喃,门前的油菜地里,蜂舞蝶喧,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夏季双抢的时节,老屋背后的晒谷坪里堆满了刚脱粒的稻谷。炎炎烈日下,我用木耙来回推着,不停的翻动晾晒。有时忙里偷闲,爬上苦楝树去捕蝉,或到旁边枣树上摘几颗金丝小枣。秋日里收获的季节,屋子里到处堆满了从地里挖回来的红薯。放学归来,肚子正唱“空城计”,随手捡起一个红薯,洗干净后,用牙齿把薯皮一圈圈的啃掉。掉落地上的红薯皮,立刻招来群鸡争抢,两只健硕的大公鸡,各不相让,撕咬打斗,我在一旁悠然“观战”。家里的那条大黄狗,一见我就摇着粗壮的尾巴,仿佛在撒娇……每当我想起这些,感觉就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p> <p> 曾经,我在屋里烤着温暖的炭盆火,透过一方狭小的窗户,我看见片片雪花在漫天飞舞,翻飞如蝶,缱绻缠绵;曾经,在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的岁月里,我坐在堂屋里,阵阵南风从外面吹来,满身自然清凉。倚门回首,却听见鸟雀嘹亮清脆的啁啾,看见它们聚落在门前那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上,于繁枝茂叶间窜上跳下;曾经,夏日里闷热的夜晚,爷爷喜欢坐在门前的草坪上乘凉,手持一把金黄色的老蒲扇悠悠轻摇,氤氲起一缕清凉的风,我就贪婪的享受着这种柔软的温馨。爷爷不停的摇呀摇,摇落了昨夜的满天星辰,摇干了草尖上的露珠,摇走了不知多少岁月和时光。宁静的夏夜,萤火虫在夜色中游动,千万盏空中飘荡的小灯笼陪伴我安然入睡,我开心的做着香甜的梦,永远留下一段岁月芬芳的记忆。</p><p><br></p><p> 1991年冬季,我深情地握别了故土家园,当兵走出了老屋。独在异乡,静寂的夜晚,缠绵幽远的相思总潜入心海的每个角落,故乡是我永远的眷恋,老屋是我无尽的思念,父母是我心中的牵挂。月朗星稀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缓缓地倾泻在军营的窗前,我在梦中谛听母亲以绵绵不绝的深情,声声唤儿把家归,有时那么舒缓悠长,有时那么急切短促,浸润了无尽的爱意。我在梦中倾听故乡悠扬的牧笛轻奏,看见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中,晚归的老牛缓缓走来。老屋房顶的袅袅炊烟,盘旋升腾,在村子的上空萦绕飘荡。每逢欢度佳节的时候,每次思念老屋的时候,每当想念亲人的时候,我的脸颊总会挂满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湿润了梦中那座遥远的小山村。</p> <p> 探亲归队的时候,时间匆匆太匆匆。母亲一大早就开始张罗,精心准备一桌好菜,然后,把我住的那间屋子拾掇干净。当我踏上归途,走出日夜牵挂的老屋,一路渐行渐远时,我劝慰送别的母亲:“妈,回去吧,多保重身体。”母亲的脚步仍就踯躅着,此刻的她,已是泪眼婆娑。父亲话语不多,好像茫然若失,拿着我的行李,坚持要送我到老虎山火车站。到了车站,当我坐上列车,透过车窗,看见站台上的父亲被岁月碾压有些微驼的身躯,我就莫名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 “呜—”的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缓缓驶离了车站,车站送行的人群慢慢消散了,只剩下他一人,孤单的站在那里,眺望奔向远方的列车,久久不愿离去。因为父亲知道,此去一别后,再见是来年。两地书故乡情,相聚别离总依依,我走不出老屋深情的目光和父母温暖的嘱咐。</p> <p> 如今,老屋太老了,像一位历经沧桑、满面安详的长者,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等待漂泊天涯的游子,紧拽那根无形的风筝线,寻找回家的路途。老屋太旧了,它孤零零地座落在那里,与周围邻居一栋栋外观别致的小洋楼相比,我家简陋的老屋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老屋太破了,房檐上的杉木板有的腐朽掉落,雨水顺着瓦沟流进了砖墙;屋顶的红瓦片明显稀疏了,下雨的时候,屋里到处漏水。这时候,父亲更是忙碌不停,把家里的脸盆、铁桶、瓦罐全派上用场,雨水滴落其中的声音,仿佛奏响了另类的打击乐。尤其是狂风卷着暴雨,狠命地撕扯房顶的时候,雨水顿时往屋里斜灌。屋内的土砖墙,被土蜂钻得已然千疮百孔。里墙由于受潮侵蚀,墙皮斑驳,四处脱落,有的土砖剩下不到半边了……</p><p><br></p><p> 几十载流年似水,转眼间物是人非。爷爷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他的音容笑貌犹存心底,恍然如昨。父母都已古稀之年,却仍然在为儿孙操劳,不求回报。“父母在,家就在”。偶尔得暇,我也会回家去看望陪伴父母。他们愈发显得憔悴消瘦,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岁月刻磨的一道道皱纹,瘦瘦巴巴的身子,仿佛要被风吹散架了。此情此景,如鲠在喉,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轻轻地叩问时光,能不能慢些走,不要再让他们变老了?我祈愿岁月长留,祝愿他们健康长寿。</p><p><br></p><p> 回不去的是时光,走不出的是老屋,剪不断的是乡愁。我想,如果哪一年,老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荡然无存了;如果哪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了;如果哪一刻,漫上眼眸的美好回忆渐行渐远了,那么,我孤独的灵魂是否从此只能浪迹天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乘夏日风 回古时梦</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彭昱之</span></p><p><br></p><p> 五月的天气凉爽还带点调皮的热烈,为享受这难得的初夏时光,我和父亲一同参加茶陵作协采风团走进枣市的活动。</p><p><br></p><p> 茶陵县文联一行30余人浩浩荡荡的车队,由县城出发,很快就到了枣市镇。大家先后参观了岩口红军井、九牛圳、大乐铺递遗址、子沐大人庙、抗日将士墓、石拱桥、炼制钢铁土炉、六方古井等古迹,还探访了虎形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与周仁杰将军故里,感受当地特色文化和红色历史文化。</p><p><br></p><p>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诸多景点中毫不起眼的九牛圳,它位于枣市镇岩口村茅屋厂,由山岭西穿插到东,茅屋厂水渠横卧北南,形成立交水渠体系。水渠穿过三百米宽的山脊,工程浩大,耗时费财。在那个年代仅靠人力修成,实属不易。此圳水既可饮用,又可灌溉,故而在村里盛享美名。关于九牛圳的形成还有一段传说呢。</p><p><br></p><p> 相传九牛圳是苏家老湾里大财主苏怀吉送给出嫁女的礼物。苏怀吉女儿嫁至此地,得知无新鲜洁净饮用水源,苏怀吉便召集人马,日夜劳作,为爱女挖通了一条从木子坝到茅屋厂的水渠。该水渠名叫九牛圳一说是为犒劳民工而宰杀了九头牛,又说是因开河挖渠累死了九头牛,而得名九牛圳。</p><p><br></p><p> 九牛圳的传说不仅仅是歌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仅仅是赞颂财主苏怀吉心系群众、造福百姓。于我而言,更是传颂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淡淡然如河水,温柔浪漫,无声无痕;巍巍然如高山,沉稳坚定,默默守护。</p><p><br></p><p> 我大学毕业后,身边的同学、朋友陆陆续续进入了人生新的阶段,成为新手父母。每每看到他们在朋友圈晒自己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时,我也能感受到人性天生的一种爱。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前几天朋友晒图为女儿晾凉洗澡水,并感叹在当妈妈之前,自己都是享受的那个。我不由得联想到我的母亲,默默地操持这个家,我们浑然不知,仿佛饭菜自己能香喷喷的上桌、衣服自己能洗完晾干整齐的躺进衣柜、地板自己能吸收灰尘干净到发光。但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都不能磨平她对我们的爱。或许,只有我们自己站在了付出的那一方,才懂得当时那个被呵护的自己有多幸福,而当时站在这边的父母又有多辛苦吧。</p><p><br></p><p> 大乐铺递遗址也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这里有一座不起眼的石桥,桥下流水潺潺,堤岸有浣洗衣衫的妇人,三两结对,欢声笑语。岸上郁郁葱葱的绿植,为这见证百年历史的河流增添活力。蜿蜒曲折的河流,堤岸被水冲刷得令人遗忘的过去。默默的石桥仍然伫立守望,桥栏中间依稀可辨“大乐铺”三字,因改造不当遮住了字体的三分之一。但是,桥头的大树仍守护着的日日夜夜,在历史的风雨中交替衰荣。</p><p><br></p><p> 五里一亭,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烽火连天的年月,马蹄声中暗藏多少文书和情报,在终于完成使命的一刻,身心彻底舒缓放松。遥看驿外的断桥边,有枝梅花在孤独地绽放,即使没有人驻足观赏,即使被百花忌妒,也要按时生长,绽放春天的美丽。每个个体都在勇敢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从动物到人类,从民族到国家,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进步。而我们也在时代大河中做好自己的那一朵小小的浪花,奔涌向前!</p><p><br></p><p> 思绪渐渐飘远,回望这次采风之行,有造福为民的红军井,传递着绵延深厚的军民情;有承载历史回忆的大乐铺遗址,流淌着几经数年的故事情;有具有考古价值的大溪文化遗址,记录着亘古的人类文明史。这也正是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种美,或许,平凡的美感更能让平凡人获得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访 秦 人 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段 盛 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径通幽绿九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阳山麓一奇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工造就欢奔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鬼斧斫成跳跃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肺牛肝形栩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潭浅圳水淙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流滚滚源何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口村人指峻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神奇湘东茶陵枣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 / 龙雪哲</span></p><p><br></p> <p> 茶陵枣市列入神奇湘东不可遗忘的历史,主要是人文肇始地,唯一以“枣”命名的乡镇,历史悠久红土地,人文厚重故事多,与时俱进践使命,建设美丽新农村。</p><p><br></p><p> 枣市旅游景点不少,远古的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明代徐霞客笔下的秦人古洞、神奇的六方古井、难忘的红军井、虔诚敬仰的天符庙、生生不息的茶盐古道、酥脆中秋枣、东岭西岭杨梅园、生态莲河、羊肉美食馆等等,或游览或休闲或采购,都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p><p><br></p><p> 枣市镇以盛产枣子而得名,地处茶陵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S320省道贯穿辖区6个村,有一定的交通优势。枣市地势西北、东北高山横亘,东南、西南平坦。地貌以丘陵为主,土壤以紫色砂页岩风化土壤为主。境内有常年径流两条,一条发端于海潭村,自东北往西南流入界首镇;一条发端于岩口村,自北往南流入马江镇。枣市镇实施“三二一”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评为“株洲市文明村镇”、“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县科技进步先进单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独岭坳遗址部落是茶乡土著的先祖</b></p><p> 1987年7月株洲市文物局进行文物复查时,发现了茶陵县枣市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所谓大溪文化,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1992年至1995年间几次发掘与考究,出土了猪骨、牛骨、酸枣、鹿骨、虎骨、红陶和彩陶,还有碳化稻谷等,经国家权威考古专家界定,独岭坳大溪文化遗址系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人类生活遗存,是迄今发现的湘东地区最早的部落遗址,距今7000年! 比神农氏炎帝部落南迁南巡至茶乡早两千多年! </p><p><br></p><p> 中国人类进入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间,正是“四氏”繁衍时期,也是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比西方要早2000年左右。在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向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过度的2000年间,有巢氏发明了树窝,住在树上;之后燧人氏发明了火石,利用火,住洞穴;之后伏羲氏发明了狩猎,驯养动物;之后神农氏发明了种植,开始定居,驯养和种植并举。</p><p><br></p><p> 且说母系土著氏族原始部落进入茶水源头,只见山高林密,食物丰富,就留下来开辟家园。原始部落面对虎狼成群,迫于威胁而迁徙。他们顺茶水而下,过洣江到达枣市、界首一带,见这里多丘陵,少虎狼,相对安全,因而定居下来。</p><p><br></p><p> 公元前5000年前,他们在枣市界首间独岭坳居住下来,而且发现并栽培水稻,与黄河流域社会文明几乎同步。为什么他们不住在洣水河边?不少学者认为:他们应该在河边生活过,因为古人类多是沿溪流与江河迁徙,茶水的下游与洣水的下游都在洣江河地区;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河水泛滥太猛,那时的河水是现在的5-7倍,虽然那时的鱼儿特别多,但是涨水的时候就像《白蛇传》里“水漫金山”一样,置人于死地,所以才选择小河边定居。</p><p><br></p><p> 也就是这个时期,母权逐渐解体,父权逐渐出头,母系氏族瓦解而进入父系氏族阶段。随着男性力量的不断壮大和捕猎工具的更新,所捕猎物越来越多,吃不完就驯养,能够驯养的有鸡鸭、狼狗、野猪、牛羊等。后来发明了制陶技术,烧制陶钵、陶碗,而且普遍使用红陶和彩陶,俨然今天农人的家居生活。 </p><p>绵延之山必有其脉,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大树必深其根。斯人已去,文化留存,数典念祖不忘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远古传来一颗好枣</b></p><p> 茶陵西乡有好枣,因为枣市的土壤适合种枣,种植枣树多了便形成枣市。现在的枣园村、候泉村是有名的枣乡,中秋时节酥脆枣畅销海内外。</p><p> 笔者曾有采风稿《枣市脆枣又飘香》。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颗远古而来的种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太上老君遗落的灵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千年万里的风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然后在云阳山下扎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此这方水土叫枣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块地盘叫枣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果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奉献仲秋团圆的梦想</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嫌贫瘠荒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怕酷暑严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凭风吹雨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着米黄色的小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出黄金玛瑙似的宝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为仲秋团圆的人参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扬华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誉满茶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若干年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氏传人筚路蓝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仲秋团圆的梦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深地埋进泥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辞劳苦复兴枣园的图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看今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山遍野金光闪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枣市枣园又飘香</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闲情相约觅霞客 犹恋人面桃花红</b></p><p><br></p><p>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考察过“秦人古洞”,收在《徐霞客楚游日记》里。秦人古洞位于枣市镇长春坞西端的山陬,是茶陵八景之一。洞内分两层,上层须搭梯而上,人爬到上层,就像走进装饰豪华的会议大厅。穹顶钟乳倒悬,像灯饰,像绵幕绣帘。地面有石桌石凳,惟妙惟肖。下层须涉水而入,穹顶悬挂的钟乳晶莹剔透,既像人,又像飞禽走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秦人古洞中有一溪流,流出的水澄沏,荡击岩石。 </p><p><br></p><p> 秦人古洞有多大多长,谁也说不准,徐霞客当年考察此洞时,因为洞中的洞口太多太小,没有弄清楚洞有多大多长。当地人传说,有人从安仁县的一个洞口倒了一担谷糠,从秦人古洞中漂流出来。 </p><p><br></p><p> 汉语有个功能讲谐音,如今“秦人洞”变成了“情人洞”,常常有情人成双成对结伴来游玩,图其“情义永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 “枣”生贵子红土地,人才辈出将军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枣市人吃枣多,“枣”生贵子,人才辈出。清代进士周焘跟随大学士彭维新彻查漕粮的刚正不阿,状元女婿天符庙陈子沐大人的百年传说,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将领谢国瑜的传奇人生,从放牛娃到将军的周仁杰,茶陵游击队活动据点,等等人物故事,为枣市乃至茶陵、湘东的历史人文增添了厚重的色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遥望西岭点点红 络绎不绝是问津</b></p><p><br></p><p> 通过多年的打拼,如今的枣市镇发展多元化产业,建设生态乡村,处处果园,四季飘香,杨梅园、枣子园、荷花园等星罗棋布,引得游人络绎不绝。</p><p> 现录笔者曾经于枣市镇西岭山杨梅园采风稿拙诗 《 遥望西岭点点红》 以现情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遥望西岭点点红</b></p><p> 巍巍云阳托西岭,道道彩虹恋梅林。</p><p> 神仙谷里枣人居,司空庙中香火亲。</p><p> 曾经荒凉四邻嫌, 如今繁华三和行。</p><p> 今人岂知先人苦,石路残留盐客情。</p><p> 莫笑望梅千古谈, 喜看致富万年经。</p><p> 遥望西岭点点红, 络绎不绝是问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博士后们成长的地方</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段立新</span></p><p> </p><p> 九个博士后,十八个硕士,五十多个本科生,一个数目不小的高学历群体,来自枣市镇一个总人口只有1110人的荆芫村,这是新修的《枣市镇志》中最为吸引人的一组统计数据。</p><p><br></p><p> 面对这样一组统计数据,我心生好奇,就像所有期望能有机会破解其中奥秘的人一样……</p><p><br></p><p> 带着一份好奇,我来到了枣市镇。</p><p><br></p><p> 枣市镇位于茶陵西南端,这是一个科斯特地貌景观与红壤分布较为集中的丘陵乡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笔下描述的秦人洞就坐落在它的西北部山区。在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记载中,秦人古洞是茶陵八景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寻奇探幽、吟咏记胜的地方。</p><p><br></p><p> 在枣园,我不止一次听人与我说起寻乐书院,这是清代中叶枣园苏氏宗族捐建的一座书院。嘉庆十七年(1812年),廪生苏联元个人捐建寻乐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苏国文发动整个苏氏宗族,捐资三百余串扩建寻乐书院。书院建成之后,枣园苏氏宗族捐学田一千余亩为书院提供正常运行所需资金。这是清代茶陵规模较大的宗族书院,一代名儒谭滋甲在这里掌教教学。苏氏子弟、一代进士苏大治在这里求学,成名之后,又在这里执教授课。一代状元萧锦忠也在这里讲学授徒。</p> <p> 在采莲坳山下,我看到了明月庵古刹遗址。这里三面环山,林木深密,山道幽幽,是一个少见行人的地方。有熟悉掌故的人告诉我说:一百多年前,一代榜眼曹诒孙曾经在庵中读书,髫龄之年的他,活泼好动,一度扰动了庵中的宁静。站在古刹之前,环顾四周的高山密林,听着讲述者的叙述,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了侯延年咏灵岩的诗句“天籁沉沉山月小,夜深文章与谁谈”。明月庵不是灵岩寺,曹诒孙不是陈光问。但是,我依然深信,对于孜孜以求的学子来说,无论是唐朝还是清朝,无论是陈光问还是曹诒孙,无论是在灵岩寺还是明月庵,时代与所处环境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刻苦与专注。我宁肯相信,当年求学于明月庵的曹诒孙一定是一个为援经质疑而枯坐油灯之下,冥思苦想几近于坐忘的人。</p><p><br></p><p> 在洒水村,有人告诉我说:早在2016年,村里就在村党总支书记周四文的努力下,成立了教育基金会,通过村民群众和企业家自发捐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每年向村里品学兼优的学子颁发奖学金。举全村之力,激励村中子弟努力学习。这是枣市镇,也是茶陵县境内并不多见的现象。</p><p><br></p><p> 时光流逝,了无痕迹。从清代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之初,从枣园苏氏宗族到洒水村全体村民,枣市人重视教育的传统链条一环连着一环,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是枣市之行给我留下的一个最深的印象。 </p><p><br></p><p> 荆芫村是一个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的小村。</p> <p> 从镇政府所在地管塘墟出发,往东南方向驱车约5公里就是荆芫村。车道弯弯,车子在山坡、村庄与田畴中的水泥硬化车道穿行,一会儿顺坡道而上,一会儿随坡道而下。车外的山坡披着一身绿树,坡体低矮,其势舒缓,却无一例外的弯曲、绵长。村庄与田畴遍布于山坡与山坡之间,随着山坡弯曲、延伸,形成一幅山坡、村庄、田畴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图,而遍地的红壤则给这一幅景观图染上了一重浓浓的赭红色。</p><p><br></p><p> 我于荆芫村最初的印象来源于一句当地谚语:“荆芫荆,一只红薯吃两餐。”品读这句谚语,你也许会说:荆芫村是一个注重传统耕作农业而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地方。当你走在通往荆园村的村道上,看到稻田两旁一排排崭新的房屋,看到田野上新架的塑料大棚,新栽的烟草幼苗、药材,还有稻田一旁的苗圃的时候,对于荆芫村,你也许立刻就会生发出另一种直观印象: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地方,正如改革开放以来大江南北所有的新乡村一样。</p> <p> 笔直的街道,平坦,宽敞,街道两旁是高大的道旁树。初夏时期,绿叶满树,偶尔有一两朵花透出树叶。绿树之外是两排整齐的房屋。街道上车来人往,颇为热闹。这里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荆芫村村部所在地荆芫。面对我们关注的问题,接待我们的周书记侃侃而谈。从他的叙述中,我们知道,荆芫是一个以周姓居民为主的自然村。《枣市镇志》统计数据中所有的博士后、硕士,还有本科生,都是出生于荆芫村的农家子弟。初中阶段,无一例外的都在枣市中学求过学,一度是枣市中学的学生。</p><p><br></p><p> 在我的询问中,周书记告诉我们说:“荆芫村的人与其他所有乡村的人一样,朴实,平和,大家和睦相处,要说有什么与别的地方不同的话,就是在教育子弟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有攀比的心理。”他笑了笑,不好意思似的说,“你看,别人家的子弟考上学校了,自家的孩子呢,总不能落在后面吧?家里的小孩子呢?也有这个意思——我并不比别人差呀!这样比着比着,大家就都用上心了。”</p><p><br></p><p> 也许是希望我们能具体感受一下这种“攀比”的氛围吧,周书记意犹未尽,带着我一直走到了周氏宗祠。这是一幢依山傍水而建的五开间祠堂,典型的赣派建筑风格。正面五开间屋檐下,赫然立着三道门。这是仿午门结构的一组大门,正中位置的门高大气派,石质门槛隐隐透出火山岩特有的红褐色,配以同质材料的门当户对,与月梁上的木刻龙凤,还有门楣上的匾额融合在一起,典雅而又古朴。</p><p><br></p><p> 在乡村,家庙祠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话题。获悉我的来意之后,大家的谈论转而集中到了这样一个内容:自古以来,荆芫周氏宗族就有一个传统,中间这道大门只有祭祖的时候才打开,打开之后,只有读书得了功名的人才能从这里进出。听着他们的叙述,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了这样的镜头:一群带着礼帽、穿着长袍的年轻学子,鱼贯而入,在众人的瞩目中,脸上含笑,供一拱手,然后,在众人歆慕与敬佩的眼神中,毕恭毕敬地跨过正中这道大门的门槛。这时,门外鞭炮声、锣鼓声同时响起。也许,对于荆芫周氏宗族的人来说,能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像前辈先贤一样,带着一种荣耀,从正中大门里进出家庙宗祠,这是不少人人生追求中的一个,虽然,这是一种带有历史印迹的荣耀。</p><p><br></p><p> 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能以榜样来激励自己的人,他(她)进取之心的热火永远不会熄灭,也不会冷却下去。</p> <p> 樟树、桂花树、银杉,还有不知名的绿树,郁郁青青,纵横交错,将教学楼、操场、学生寝室、教师宿舍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你眼中看到的校园。你的脑海里立刻会闪出一系列形容词:宽大,开阔,整洁,静谧,错落有致,生意盎然……阳光下,风吹树叶,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樟树油脂气息。这是枣市中学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p><p><br></p><p> 第一次来枣市中学的时候,正是课间操时期。学生集中在操场上和新旧教学楼之间的人行道上,在整齐的口令声、跑步声中,学生的口号喊得山响,我平静的心情不禁为之一振。</p><p><br></p><p> 漫步校园,最先吸引你的是孔子石雕像、感恩石石刻,还有石碾子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瓷板展示墙。</p><p><br></p><p>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塾授徒讲学的人。他倡导的“有教无类”教育理念,他提倡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精神,他首创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他最先总结出的“温故知新”学习方法,他赞赏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态度,至今还在指导、激励着一线教师和莘莘学子。</p><p><br></p><p> 懂感恩者知回报。感恩父母,努力去做一个好孩子,你的心中时刻怀有一份孝心;感恩老师,努力去做一个好学生,你的心中时刻怀有一份不甘人后的决心;感恩曾经关爱、温暖、帮助过你的人,努力去做一个好朋友,你的心中时刻怀有一份诚心;感恩默默为你提供良好的生活、成长与施展才华环境条件的祖国,努力去做一个好公民,你的心中时刻怀有一份忠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恩的心让人多有一种内在驱动力。</p> <p> 四十多年前,枣市中学人自己动手,用锄头和扁担、畚箕、石碾子开辟了场地,压平了操场,新建了教室;四十多年后,枣市中学人在校园一角立起了以石碾子为主题的石碑,这是枣市中学人的一座石碾子碑,也在枣市中学人心目中的一座传统与精神的丰碑。</p><p><br></p><p>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瓷板展示墙两侧的标语格外醒目,有如两块指路牌,为枣市中学的学子指明了奋进的方向。</p><p><br></p><p> 在枣市中学,我听过不少老师的故事:</p><p><br></p><p> 谭老师,一个临近退休的人,白发依稀,每天里依然活跃在学生面前。他开朗,随和,整天里乐呵呵的,是学生眼中年轻的长者。</p><p><br></p><p> 李老师,一个准退休年龄的人,像以往一样,当班主任,教毕业班的物理课,每天与年轻人一起进课堂,上操场,坐办公室,进寝室,天亮起床,学生入睡之后再休息,做一个老师每天里都要做的所有事情。</p><p><br></p><p> 小谭老师带病上课,到中考前一周的时候,实在不能再坚持了才住院治疗。当同事们去看望她的时候,她哭了。她哭着说:“我在这里住院,我的学生怎么办呢?”</p><p><br></p><p> 彭老师,一个带着小孩住校上班的女老师。有一次,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正是组织期末复习的关键时期。这时,儿子感冒了,久烧不退,治疗期间,她硬是一个人医院、学校两头跑,哪一边也没有耽误。</p><p><br></p><p> 陈老师,市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娇小,朴素,在学生眼里,这是一个“很会讲的老师”:或者分条析缕,或者深入浅出,或者神采飞扬,或者激情四射。在课堂上,你的注意力,你的思维,甚至是你的情绪,始终被她深深地吸引着,不知倦怠;没有深奥的道理,没有简单的说教,没有无由的批评,没有凭空的表扬,和你谈心的时候,你会不知不觉的卸载你的抵触,走出你的误区,唤起你的信心,催动你的激情。</p> <p> 在学校宣传栏里,有这样一段简介学校的文字:“学校办学60年来,曾经取得过中考连续八年排名茶陵第一的好成绩,是茶陵基础教育中的一所窗口学校。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位居全县乡村中学前五名。‘打造乡村名校,培育农家骄子’是我们的治校目标,其中最让家长和领导肯定的有三个方面:一是2016年中考普高升学率达77%,比云阳中学只少了3个百分点。二是2017年中考纯文化考试上省重点高中茶陵一中录取线的有69人,录取率达30%,超过县农村中学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三是生物中考成绩超过县城云阳中学,创造了农村中学中考科目成绩连续五年超过云阳中学的奇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枣市藉开国将军周仁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李回苟</span></p><p><br></p><p> 周仁杰(1912~2001),原名周球保,又名周求保,谱名周广德,荆芫黄家村(今枣市五星村)人。他于1912年5月13日出生一个农民家庭,家里仅有一间半破屋,从小寄住在麻石寨外婆家里。周球保10岁起给地主做长工,14岁给地主看了一年大伴牛,以后又给地主做长工。1927年15岁参加马江农民运动,他与麻石寨农民跑到马江玄武雷家里,抢了地主的谷子,烧了地主的房子。玄武的地主利用宗族关系,将玄武和皋芫的农民联合起来抢了麻石寨农民的粮食。“马日事变”后,湘东清乡司令罗定带兵攻打茶陵,到处杀人,把周球保小时候的革命引路人、县苏维埃第七区副区长兼茶陵县游击队宣传队队长、革命知识分子黄绍香捆在树上,泼上煤油,点火烧了。周仁杰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立志要为黄绍香报仇。</p><p><br></p><p> 1928年16岁时,周球保在地主黄凤鸣家做长工,常常见到黄绍香的姨侄谭恩仔,又叫谭金。1929年,在谭金的教育和启发下,他的革命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经谭金介绍,认识了潘祖浩(系西乡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西乡游击队,改名周仁杰,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9月,红军攻占茶陵县城,派一个连到界首活动,给西乡游击队5支枪。随后,成立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第七区区政府,潘祖浩为负责人。12月的一天,西乡游击队在界首猪岭坳打了一仗,遭遇茶安酃三县换户团围攻而失利,一支300多人的西乡游击队死的死,逃的逃,剩下180多人冲出包围圈来到湖口,七区与九区合并,仍称七区,仍由潘祖浩负责,西乡游击队改名七区警卫连。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周仁杰当侦察员,七区、八区警卫连从洮水出发,赶到马江墟上,一举歼灭县保安团一个连。不久,周仁杰任茶陵游击队班长。1931年5月,经选拔,参加河西教导队(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学习。1932年,从红校毕业后分配到红二十三师机炮连,先后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尔后任红二十三师侦察队长、副营长、营长等职,参加了湘赣边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4年8月,他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前卫营营长,担负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在贵州甘溪,遭遇敌24个团重兵包围,他率前卫营顽强阻击,为全军团突围赢得了时间,在战斗中升任红五十一团参谋长。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他相继担任五十四团团长、五十一团团长。在开创湘鄂川黔根据地的龙家寨战役和反“围剿”的陈家河战斗中,两次身负重伤。龙家寨战役,一颗子弹击中他左臂,医师提出要切除左臂,他不答应,为保护左臂强忍着从左臂中取出子弹。陈家河战斗,一颗子弹击中他腹部,肠子流出来了,被医护人员包扎好,仍继续指挥战斗。1935年11月,周仁杰由五十一团团长升任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长。1936年4月,周仁杰率师担任前卫,掩护军团主力在世甸抢渡金沙江,安全进入西康。同年8月,进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干部队学习,11月进入中央红军大学一科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周仁杰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第二团团长,戌守三边、陇东等地,进行剿匪反摩擦斗争。参加了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周仁杰历任冀中纵队一旅旅长,冀察热迎军区十三旅旅长、十七旅旅长、独立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十一纵队副司领员兼三十三师师长、四野四十八军第一副军长等职。1948年周仁杰率师挺进冀东,先后攻克隆化、昌黎、北戴河等重镇。辽沈战役中,率纵队在锦西坚守21天,顽强阻击援敌主力“东进兵团”,保证了塔山正面防御的侧翼安全。继而在老绵西大道抗击敌方四个师连续三天的疯狂进攻。在解放军第一、第二线阵地被敌军突破的危急时刻,他果断集结兵力组织反击,恢复了大部分阵地,为取得辽西会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11月奉命先遣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他率纵队攻克密云,追歼残敌,挺进北平。1949年1月率军南下,参加渡江作战,解放赣西等重大战役。1950年12月周仁杰调入海军工作,任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6月,他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58年9月,协助司令员陶勇在东海舰队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开展群众性大比武练兵活动,受到叶剑英元帅的肯定。1968年11月,周仁杰任南海舰队司令员,为抓好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的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1970年3月,任海军副司令员。1982年退居二线,先后担任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时期凋谢的茶陵将星之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革命烈士谢国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苏洣云</span></p><p><br></p><p> 谢国瑜,又名谢件仔, 1903年10月出生于茶陵县枣市镇岩口村湖田湾一个农民家庭。 </p><p><br></p><p> 谢国瑜在枣园村白府上私塾时,表现得聪明伶俐,深受谢文堂先生的喜爱。他看白府人祭祖时,就随口编出顺口溜嘲笑:白府白府,老鼠祭祖;一个人三点,分得清清楚楚;少了一点,拳头舞舞。这样,他少不了被谢先生打屁股的惩罚。谢国瑜在私塾学习了六年,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毛笔字一挥而就。谢国瑜先后添了弟妹,奴仔、三仔、思仔与晚姑。谢国瑜每次回家都是帮着做事,看牛、挑水、砍柴与割猪草,为家里增加收入,以便减轻家里的负担。</p><p> </p><p> 谢国瑜读完私塾后,跟着继父做点小生意,常常是肩挑一百多斤的大米或者石灰,到十几里外的茶陵县城换点生活必需品。</p><p> </p><p> 1926年6月,共产党员杨孔万受中共湘区委的委派,来茶陵组织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开展起来了。</p><p> </p><p> 同年7月,北伐军进驻茶陵。部队随即开展了减租减息、清公产、斗争土豪劣绅等工作,将全县农民运动的发展推向高潮。谢国瑜放下生意担子,辞别家人,投身革命队伍。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共产党员杨孔万来到茶陵,在汇文中学发展了一批党员,组建了中共茶陵特别支部。</p><p><br></p><p> 1927年春,茶陵农村普遍掀起革命的风暴,在这如火如荼的日子里,谢国瑜带领梭镖队伍到界首夜袭挨户团,凯旋归来时路过家门口而不入。第二次是谢国瑜带领队伍到本湾惩罚土豪也不进家门,只让一个战士将五块大洋送给父母亲,就匆匆地离开了。从此,他远离家乡,杳无音信。</p><p><br></p><p> 11月红军攻占茶陵城,发给茶陵的中共党员、积极分子五支枪,成立了茶陵赤卫队,谭家述为队长。后来,谭家述与谢国瑜、陈韶、谭思聪、宛希先等转战江西莲花、永新与湖南茶陵交界的山区一带活动,开展革命工作。</p><p> </p><p> 1928年,茶陵赤卫队袭击严塘国民党军保安队,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有力打击。</p><p> </p><p> 1929年正月初十日,茶陵游击队在谭家述、谢国瑜带领下,来太湖杀了劣绅谭云初,出了布告就走了。</p><p> </p><p> 1930年正月二十日,在太湖刘家屋开了一次会议,参加的领导有陈韶、谭思聪、谭家述、谭余保等,会后由党代表谢国瑜在前率领队伍到皇土打土豪龙龚九,游击队有五十多条枪,一千多群众参加。</p><p><br></p><p> 5月9日茶陵赤卫大队攻占高陇,消灭国民党挨户团一部,缴枪十余支。</p><p><br></p><p> 6月29日茶陵赤卫大队奔袭严塘,歼国民党挨户团一个中队,缴枪三十余支。</p><p><br></p><p> 10月上旬,湘东独立师在萍乡大安里成立,刘沛云任师长,谭思聪任政委。下辖一、三两团,茶陵游击队大部编入第三团,团长谭家述,政委王震。此后,茶陵重新组织游击队,队长段吉绪,党代表谢国瑜。</p><p> </p><p> 随后,永、宁、茶三县临时联合政府于1930年在蔡家田成立,1931年迁九陇。组织人员:茶陵县主席张善诚, 委员:谢国瑜、曾开福、廖晋荣、颜志华、谭晏明、袁昌洪。</p><p> </p><p> 1931年2月中旬特委乘湘东独立师去莲花整训时机,抽调莲花、萍乡、攸县和茶陵等县游击队各一部分组成湘赣独立师第二团,团长彭年,政委谢国瑜,并将湘东独立师改名湘东南独立师。</p><p> </p><p> 11月初红八军在吉安天河村进行整编,正式组成军的领导机关,蔡会文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并兼红八军政治委员,肖克任红八军军长,李达任参谋长,袁任远任政治部主任。同时,将新独立师编入红八军。原独立第一师改为第二十二师,新独立师改为第二十三师,杨茂任23师师长,谢国瑜任23师政委。独立第三师改为第二十四师。全军共五千余人。</p><p> </p><p> 1933年6月中旬,遵照中革军委指示,湘赣苏区主力红军和湘鄂赣苏区主力红军一部在永新县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军团组成初期,中革军委将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六军改编为红十六师,打算将其调归红六军团建制,但没有实现。军团所辖部队,实际是由湘赣苏区红八军改编的红十七师和由湘鄂赣苏区红五十二师改编的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当时没有军团领导机关,暂由红十七师首长统一指挥。红八军改编为红十七师后,师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兼),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朴。以原第二十二师改为第四十九团,团长曾开福,政治委员胡楚父;第二十三师改为第五十团,团长李崇,政治委员谢国瑜;第二十四师改为第五十一团,团长田海清,政治委员苏杰。</p><p> </p><p> 1933年6月,红五十团政委(原红23师师政委)谢国瑜在江西永新与国民党63师师长陈光中部交战,与敌搏斗,英勇顽强,身上多处负伤,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敌众,部队被打散了。谢国瑜与组织失去联系后,身无分文,衣衫褴褛,满身血迹,像叫花子一样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于秋风萧杀的八月份回到了家乡。</p><p> 回到家乡后疗伤,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反动派气焰嚣张,因他害怕地主劣绅及国民党反动派反攻倒算。疗好伤后,他坐不住了,想到第一件事要为村里解决饮用水问题。于是,他勘察水源,选择山脚下有泉水涌出的地方,亲自动手,与兄弟姊妹一锹一锹地挖成一口水井。</p><p><br></p><p> 这年冬,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原配妻子陈秀英因国瑜长期不回家,妻子以为他牺牲了,已改嫁他人。这新对象是马江旷家里旷家英。谢国瑜见旷家英既漂亮又聪明,一见钟情,暗萌情愫,喜定终身,打算于次年二月份正式结婚,然后再携旷家英去找部队。可是,事与愿违,他疾病缠身,一九三四年正月初九在旷家里未婚妻家屙痢不止,初十返回,十二病故,时年31岁。墓葬莲花塘。</p><p><br></p><p> 这口井泉水清冽甘甜,常涌不止,当地人为了纪念红军将领谢国瑜,就把它命名为“红军井”,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p><p><br></p><p> 土地革命时期茶陵早期革命者谢国瑜烈士,论职务、资历与功绩,与宛希先、谭思聪、陈韶等是平起平坐的,如果不牺牲、若能活到新中国成立,至少是共和国中将!然而,由于他过早地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后人知之者甚少,除了党史研究员,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p><p> </p><p> 生命有限,灵魂无疆。土地革命时期凋谢的茶陵将星之花!</p><p> </p><p>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的征程中,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乡村旅游,建设美好家园。</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夏日炎炎游枣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谭运龙</span></p><p><br></p><p>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唐代诗人张若虚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问,有谁能准确回答? 然而,岁月匆匆,时过境迁,难道就不会留下某些痕迹?</p><p><br></p><p> 也许是新冠疫情使大家宅家太久,也许是大家按耐不住发展乡村产业和旅游的激情。6月13日,夏日炎炎,暑气袭人。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去枣市镇寻觅岁月遗痕。</p><p><br></p><p> 岩口村湖田湾有一口红军井。这口井,其实很普通,它的形状和乡村常见的水井一模一样。但又并不普通:1933年6月,红50团政委谢国瑜,率部与国民党63师陈光中部在江西永新激战失利,红军部队转移,谢国瑜身负重伤,因而成了一只失群的“孤雁”。历经千辛万苦,谢国瑜乞讨回到家乡湖田湾。疗伤稍愈,谢国瑜目睹乡亲们喝的是人牛共浴、洗衣洗菜的水塘里的水。就带领自家兄弟姊妹,选址凿井。因而,这口井被称作“红军井”。一个红军政委,自身仍陷生命忧患之际,心却系着百姓,并尽自己之力,为百姓解除疾苦。联想到当今,有人争抢官位,从百姓身上搜刮到了千百万财富,仍不知足,面对此井,是否会自省对比?热浪袭来,一股股从红军井升腾的清凉,立刻平衡净化了我那燥动的心灵。</p> <p> 我们继续前行,双脚站在茅屋场九牛圳的遗址上。正为“九牛圳”的名字而生疑。此时,一位老人指着山坳上残存的水渠,讲述着它的由来:清朝时期,苏家老湾的富翁苏怀吉,自幼清贫,且是孤儿。16岁去广东乐昌担盐,直到40岁了还是孤身一人。这年腊月,他担盐下阳山时偏又生病,落在了伙伴们的后面。除夕之夜,孤身住进客栈,老板却发现他是条乌龙,大年初一以隆重的礼仪相送,一只神猫又跟着来到了他家。正月16日,苏怀吉要去枣市卖盐,上楼一看,楼上堆满了金灿灿的黄金,原来是神猫护送来的。此后,苏怀吉娶妻生子,置办家业,购进田地,成了大财主。20年后女儿嫁到湖田湾,田地山林都不缺,就是缺水,连饮水也困难。苏怀吉就想修一条水渠,把岩口秦人洞的水引到湖田湾。然而,茅屋场的山实在太高,水渠要挖很深,工程很大很难。吃过苦的苏怀吉没有被吓倒,他请人不停地挖,两厕的山也随之不停地崩塌。挖了塌,塌了挖,始终不分胜负。苏怀吉便请来更多的人,最后一个晚上,杀了九头牛犒劳,才把水渠修成。这个故事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吃得苦,才会有幸福。像这样的故事,生活中到处都有。可我们许多人,都认为是哄孩子的玩艺儿而羞于去讲。诚然,教育孩子不能“哄”,但引导总该需要吧?从小就用这类神话故事去引导,有什么不可呢?再联想到目下,许多人怕困难,怕吃苦,没有正确的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是否是缺少滴水穿石般引导?</p> <p> 我沉默着,思索着,随着大家来到了大乐铺。大乐铺是茶陵明清时期十三大驿站之一。驿站,又称铺递,是中国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从茶陵县城往西去安仁永兴,茶陵境内有板桥铺(头铺)、界桥铺、大乐铺、管塘铺、砻下铺。可想而知,昔日这里也曾繁华辉煌过。到如今,繁华褪去,古迹犹存。据说,大乐铺是茶陵境内仅存的一处驿站遗址。它依山傍水,文江河由北而南,一座古桥连接东西。现在桥体已毁,桥墩尚在。江水稍缓,岸傍的水泥洗衣板宽大洁净,两岸的树木茂盛葱茏。</p><p><br></p><p> 告别大乐铺,我们一路向北,走进天符庙。天符庙系陈子沐的神庙。明清时期,茶陵赋税居长沙府之最,是周边州县的三四倍。除繁重的赋税之外,苛捐杂税更是多如牛毛。而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抗争的浪潮风起云涌,经久不息。陈子沐,岩口专家湾人,出生于1828年(道光8年)6月29日,自幼好学,攻古文,善诗词歌赋。面对苍生不胜重负,为救民众于水火,他决然带头向清朝咸丰皇帝上书,反映民生艰难。获准减轻茶陵百姓的赋税,百姓刻碑铭记其功德。后来,他继续维护百姓利益,与催粮差役发生冲突,无辜被扣上“把持钱粮,抗缴国科”的帽子,惨遭杀戮。陈子沐惨遭冤杀后,远近乡民悲痛欲绝,合族醵资,助其妻萧氏上京告御状,向京都各部鸣冤叫屈。历经艰难,终于获准“平反昭雪”,并捉拿州勇刘礼忠偿命。1902年(壬寅年)瘟疫流行,子沐显灵,陈姓合族捐资建庙,年底庙宇落成。庙门横匾“代天宣化”,两旁悬“体居正位,保合太和”八字对联。殿内正中,饰金塑子沐大人像,并设其生辰祭祀。此后,子沐护荫百姓,庇佑人民平安的故事越传越活,越传越广,成为茶陵、安仁、永兴、耒阳等县民众心中有求必应,求之则灵的神圣。常年朝拜的信民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历久不衰。</p> <p> 我们继续北行,在盐茶古道的石拱桥上稍作停留,又在六方古井傍歇息片刻,直奔秦人古洞。非常遗憾,前几天刚下大雨,水太深,不能入。我们站在洞口,让从洞内吹来的凉爽消解身上的暑热,这也不能说不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返回,我们瞻仰了抗日烈士墓,还参观了大跃进时期留下的炼钢铁的土炉子。大家兴致勃勃,不仅相互提问讨论,还忙着拍照留影。</p><p><br></p><p> 吃罢午饭,我们继续西行。汽车在虎形村独岭坳停下,大家急不可耐,蜂拥下车。因为就是眼前这个大溪文化遗址证实:茶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其中遗存的稻粒发现,早在约6000年以前,茶陵的先民就已经人工栽培水稻,开创了稻作文化之先河。从游牧发展到种水稻,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次多么伟大的进步。为此,我为我们的先民而骄傲!</p><p><br></p><p> 我们又折行向南,去共和国将军周仁杰的故里。周仁杰(1912-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前海军副司令员。出生于茶陵县枣市镇荆芫村一雇农家里,幼年饱受磨难,10岁给地主当童工,14岁投身革命,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参加秘密游击队。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村民告诉我们:周将军投身革命之前,小小年级就给地主放牛,吃不饱,穿不暖。由于不堪忍受欺凌和压迫,奋起反抗,一把火烧了祠堂里的祖宗牌。</p><p><br></p><p> 一天的行程结束,将要返回县城,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路游览,与其说是在看风景,倒不如说是在跟远去的人们进行心灵交流。陈子沐、谢国瑜、周仁杰、发明种稻的先民,还有苏怀吉、刘礼忠,他们似乎都站在我的眼前。我知道,在天符庙,子沐大人像傍还有一尊小雕,塑的是刘礼忠为子沐大人执旗服役。另有梅山、土地、灵孚等神为子沐助威。历史总是一页页翻过,但又不泛轮回。我不知道,1902年建庙时,为何要塑刘礼忠这尊小雕。也不知道在岳飞的坟前为何还有跪着的秦桧……我的思绪全乱了。汽车路过几十亩种有荷花的稻田,荷叶翩翩起舞,荷花点头微笑。我心头突然涌出:“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秦人古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周红芳</span></p><p> </p><p>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如若沿着云阳山山脉一直朝西南,走到东岭山脚下的岩口村。或是从县城驱车十公里,进入岩口村道,再驱车四公里,就到了《徐霞客游记》记载的“秦人古洞”。</p><p><br></p><p> 离洞口几十米便听到潺潺水声,树掩之下一条清澈见底的沟渠,水流湍急。沿沟而上,觉一股凉风拂面,有蝙蝠飞出。抬头便见一黑黑的洞,洞口向上突兀,像一条龙抬起头,足有二十米宽,十几米高。几根长长的藤蔓垂挂在洞口,像个帘子。往里面望去,洞里黑黑的,越看里面越狭窄,洞顶也越矮。洞四周是凹凸不平的石壁,缀满了一颗颗晶莹水珠,又从洞顶滴落下来。洞底是细细的软沙,低处形成一条的天然小河。此值盛夏,凉而不冷的水从洞深处流出,映射刺眼的光芒,欢快的流向外面的沟渠。洞底除了沙和水,还有不同形状的黛色石头,连成一片,远看像卧龙盘踞在洞口。</p><p><br></p><p> 往洞深处走去,并不像在洞外看到的那样狭窄。蜿蜒向前,也很宽敞,说话有明显的回音。离洞口四五十米处,只见一个大大的圆形石球从洞顶倒挂下来,用手电一照,像一个大“南瓜”,还有蒂和一瓣瓣的瓤形,活灵活现,摸上去又湿又滑。洞壁上的石头与水珠相映成趣,组成的图案丰富起来,有的石头像玉米,有的像猴子,有的像玛瑙,有的像云朵、像山峰、像荷花......</p><p><br></p><p> 不知不觉到了洞里最深处,距离洞口应有百米左右,脚下细沙变软了,前面是一个深水潭。水沿洞两侧流出,水潭中心洞顶又有一组“倒挂南瓜”,一个个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其中最大的一个又与前一个“南瓜”有不同之处,这个“南瓜”更大更圆,下端正好碰到水潭的水面上,不高不低,不被水淹没,不偏不倚,又正好在水潭中央,挡住了水潭深处的视线。只见水潭里水深盈盈,不知深浅。此时洞不再开阔,不能前行,而是需要借助楼梯往上爬。</p> <p> 像爬楼一样,爬过十来米狭窄的石缝,从一道石孔钻出来,用手电一扫,眼前又突然开阔起来,像一个地窑一样能容纳百人。地面没有水,没有凉嗖嗖的感觉,比起水洞安全多了,这里应该是在水潭的上层了,就是人们所说的“干洞”吧。这里的洞壁是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从泥巴里探出来,仿佛在等待着谁去把泥土扒开看个究竟,洞里有很多的蝙蝠,在洞口看到的许是从这里飞出的。</p><p><br></p><p> 从洞里出来时,外面的阳光太刺眼,每个人都眯着眼,衣服被泥水弄得斑驳点点,相视一笑,心情放松不少。伴着回来路边的小花吹一声口哨,感叹大自然的馈赠。听村民讲,解放前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村民把革命人士藏在洞里养伤,躲过一劫。如此避暑山洞在山树掩映中,它的“庐山真面目”仍未被外人所识。虽说目前保存相对完好,但也有可能被无意破坏,这是喜还是忧?</p><p><br></p><p> 秦人古洞是溶洞,洞里的水是地下河里流出来的。洞里的“南瓜”、石壁图案是石钟乳。这些都是亿万年前洪荒时代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后而形成的。</p><p><br></p><p> 秦人古洞,绿水青山,可谓地灵人杰。在这个河流经过之地的岩口村,民风纯朴。乾隆期周焘考取进士,曾大宴岩口乡亲。他虽握有“先斩后奏”特权,但为官清廉,世代传为佳话。六方古井便是周焘当时命人所建。</p><p><br></p><p> “山不在高,有洞则奇;水不在深,有恒则珍。”秦人古洞“洞中有洞,洞中有宝”。其洞奇,其水四季不枯,且水温冬暖夏凉。古洞座落在村道尽头,水从洞口流出,地势随之由高向低,田地越来越平坦,视野越来越开阔。古洞边古树参天,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从古至今堪称世外桃源,令人神往。</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枣市景区建设要注重细节的建议</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黄云生</span></p><p> </p><p> 受茶陵县枣市镇人民政府邀请,茶陵县文联特组织茶陵县作家协会 、茶陵县诗联协会近30人,于6月13日,探访了枣市镇岩口红军井、九牛圳、大乐铺铺递遗址、子沐大人庙、抗日将士墓、石拱古桥、炼钢铁的土炉子、六方古井等名胜古迹。</p><p><br></p><p> 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感觉枣市镇岩口村的旅游资源有基础有资源。很值得进一步开发形成产业,带动岩口乃至枣市镇经济发展。</p><p><br></p><p> 岩口村的景点很多,布局和道路连贯较合理。这是基础和优势。但同时,部分景点附加要素不够明显,对景点的支撑力度欠缺。为了进一步强化景点的优势,我认为,关注景点细节和后续完善非常重要。有了较好的细节支撑,必然会提升景区的含金量从而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p><p><br></p><p> 下面我以六方井和秦人洞为例谈谈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p><p><br></p><p> 关于六方井。有几个神奇之处。一个是冬暖夏凉的井水。二是预报了汶川地震。这本来是一个很大的卖点。但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佐证材料支撑,可信度不够高。建议,立即采访当地亲历了当时场景的老人,留下视频资料。让老人们亲自讲述当时的场景。并在井旁立碑。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景点的知名度。</p><p><br></p><p> 关于秦人洞。秦人洞的最大缺陷在于进洞游玩受季节和水位的局限。这本来是景区的大忌。一个景区寄希望于季节和水文情况,不能全天候开发是完全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打造好秦人洞景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p><p><br></p><p> 一是在景点外面建设进洞栈道。从进洞道路的适当位置开始,建设一条栈道一直延伸到洞内干燥地带。这样,不管什么季节,也不管水文情况怎样复杂,游客都可以随时进洞游玩。而且栈道下的水流,反而可以成为一道风景。</p><p> 二是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灯光设施。努力打造梦幻般的洞内氛围。</p><p> 三是发掘洞内景物特色,并分别命名。提升游客的游动体验。</p><p> 四是创新开发机制。可以采取建设资金向政府争取一部分,村名集资一部分,引导和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投资一部分。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景点建设。</p><p><br></p><p> 最后是对岩口的景点开发要采取总体规划,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避免仓促上马,面面俱到,杂乱无序等等弊端。</p><p><br></p><p> 我有理由相信,有枣市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岩口村的精心努力,岩口村的景点建设一定会精彩纷呈。也一定会为岩口村乃至枣市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枣市镇岩口村旅游规划设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苏洣云</span></p><p><br></p><p> 为了配合云阳山创5A景区,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茶陵“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结合岩口村实际,特作如下规划设想:</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基本情况</b></p><p> </p><p> 岩口村地处茶陵西部,位于云阳山西麓,东与下东官铺毗邻,西南与枣园村接壤,北靠东西岭。地理区域优势明显,离县城仅八公里之遥。交通便利,古有茶盐古道贯穿全村,官道驿站大乐铺设在境内。现有“三南”省道穿村而过,水泥厂公路横贯境内。全村有22个村民小组,657户2628人,耕地面积2722亩,其中水田2503亩。本村地貌以山岭为主,山林面积6000余亩。山青水秀,水源丰富,文江河流经北南,茶安河横贯西东。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人杰地灵,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神话传说神秘莫测,很值得旅游开发。</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规划设想</b></p><p><br></p><p> 大乐铺桥上沿江至岩口水泥厂,即文江沿江风光带;由官道驿站,进入茶盐古道由南到北,即从大乐铺桥上到高枧岭天符庙,再到石拱桥,沿着古道至上坡坳化龙亭;另一条,由原水泥厂公路两边景点,串成一线。以景区景点为中心,成扇面布局。具体规划为:“一带一边两路三祠三故居三点四园四季六区二十景”。</p><p><br></p><p> 即:</p><p><br></p><p> “一带”:“文江”、“茶安灌区河”沿江观光带;</p><p><br></p><p> “一边”:村边、湾边,即房前屋后;</p><p><br></p><p> “两路”:茶盐古道与原水泥厂公路;</p><p><br></p><p> “三祠”:叶家祠、陈家祠与周家祠;</p><p><br></p><p> “三故居”:谢国瑜故居、陈子膏故居、周焘故居;</p><p><br></p><p> “三点”:岩口村部游客接待点、原水泥厂服务中心游客接待点与谢家里水垅游客接待点; </p><p><br></p><p> “四园”:岩口村公园、上坡坳大果山楂园、友谊冲珍稀植物园与五眼塘柑橘园; </p><p><br></p><p> “四季”:春赏映山红,夏观瀑布,秋采山楂,冬摘柑橘;</p><p><br></p><p> “六区”:“秦人古洞风景游览区”、 “谢家里水垅原生态森林康养休闲区”、“原水泥厂风情民俗街景区”、“谢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陈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周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p> <p> “二十大景点”:红军井、茅屋场九牛圳、抗日将军墓、老湾重阳古树、大乐铺、天符庙、石拱桥、七级塔、六方古井、周焘井、岩口古山寨、美女瀑布、桂榜亭、化龙亭、秦人古洞、风洞、石板古道、谢家水垅、风车斗子、鸡公潭与车湖坝。“茶盐古道”观光带长辐射3公里,“秦人古洞风景区”、 “谢家里水垅原生态森林康养休闲区”、“原水泥厂风情民俗街景区”、“谢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陈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周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六大区每区辐射1公里;红军井、茅屋场九牛圳、抗日将军墓、大乐铺、天符庙、石拱桥、七级塔、老湾重阳古树、六方古井、周焘井、古山寨、美女瀑布、桂榜亭、化龙亭、秦人古洞、风洞、风车斗子、鸡公潭与车湖坝。“二十景点”每个景点辐射0.5公里;均为旅游规划区,严禁植被破坏,所有新增道路建筑应按旅游总布局统一规划,严格审批手续。每个景点要立一块碑铭,介绍景点内容与传说故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具体布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一带”:“文江”、“茶安灌区河”沿江观光带,两旁分层次栽植桂花树、芙蓉花等。桂花开时十里八里都能闻到桂花香,芙蓉花花期较长,形成十里水道花带,相映成辉。</p><p><br></p><p> 辐射规划景点:在木子坝上游建水上乐园,游泳场所。木子坝通往九牛圳水渠,以前都是自筹资金修建。专家湾新屋里前的台上、台下坵田原先是戏台看台。这两处要挂标示牌。</p><p><br></p><p> “一边”:村边、湾边,即房前屋后。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多栽花卉树木。房屋置身于花卉之中,人天天在花园中游。评比绿化比较好的前十名,给予奖励。</p><p><br></p><p> “两路“:“茶盐古道” 茶盐古道是古代的商业要道,南连官道,到达广东,北上东岭,直上攸县,连接湖南腹地,商道与官道在里交汇。这条茶盐古道大部分毁坏了,唯有岩口大湾到上坡坳这一段保存得比较好。修复茶盐古道,再现古道风貌。主要景点:天符庙--石拱桥--七级塔--六方古井--桂榜亭—美女瀑布--化龙亭;“原水泥厂公路” 另一条湖田至水泥厂公路,在专家湾与周家里交界的地方,即与茶盐古道交汇在一起。主要景点:谢国瑜故居--红军井--大乐铺--茅屋场九牛圳--抗日将军墓--老湾重阳古树--木子坝--陈子膏故居--谢家里水垅--周焘故居--周焘井—九宅窝--古山寨--仙鹅点水--秦人古洞--风车斗子--风洞--鸡公潭与车湖坝。加上路两边的自然风光、景点与景区,为岩口的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这一带的景点串联起来,在茶盐古道与水泥厂公路两旁,分层次栽植桂花树、芙蓉花,绿化美化岩口,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基础。</p> <p> “三祠”:叶家祠、陈家祠与周家祠。充分利用古祠场地,可用于村组开会议事、老年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场所,也可以用作农家书屋。</p><p><br></p><p> “三故居”:谢国瑜原红23师师政委,修复谢国瑜故居后,申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子膏故居,是这里最大的古民居,始建于清光绪28年(1902年),在原址上按徽派建筑风格修复。开发成农家乐,并将境内古今名人的生平简介与照片,全部列出,悬挂在展厅内,以激励后辈,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周焘,清乾隆年间进士,故居按原貌修复。这些故居修复后,便于申报历史文化名村。</p><p><br></p><p> “三点”:岩口村部游客接待点、原水泥厂服务中心游客接待点与谢家里水垅游客接待点。游客接待点服务于游客,规范服务行为,鼓励全民积极参与。吃农家饭,住民居屋,购土特产。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营方式,推广有机食品生产,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带动广大村民,达到共同致富。在游客接待点,标注景点分布图,便于引导游客游览。</p><p><br></p><p> “四园”:岩口村公园、友谊冲珍稀植物园、上坡坳山楂园与五眼塘柑橘园;将顔家屋背、蛇形里、凤形山、五眼塘与煤岭交界处、鱼丫冲、望冲里、牵牛山、牛形山、岩口小学屋背等小山头规划为岩口村级公园,山上现有的松树、樟树等乔木林灌木林要保护完好,禁止砍伐,保持生态环境。修筑好环山公路,山顶修建一两座凉亭,并铺设休闲人行道,沿着路边及空白山岭处栽植桂花树、芙蓉花树、樟树、山茶花、映山红、楠木树等花卉树木,丰富公园树木花卉品种,形成树木高低错落层次感与不同季节花卉开放的视觉美感,给人以美的感受。公园建好后,有利于村民及游客休闲,放松心情,享受美好的生活;有利于申报省级美丽乡村,或国家级美丽乡村。另外三个园初具规模,效益显现,三园要成为带动周边农户创业的典型。</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规划建筑:建几栋草房农家乐,用于游客休闲餐宿等;</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规划景点:打造森林公园人家;</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四季”:春赏映山红,夏观瀑布,秋采山楂,冬摘柑橘;一年四季,每季举办一个节日,以便带动人气,促进消费,提高村民收入。</span></p><p><br></p><p> “六区”:“秦人古洞风景游览区”、 “谢家里水垅原生态森林康养休闲区”、“原水泥厂风情民俗街景区”、“谢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陈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周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p><p><br></p><p> “秦人古洞风景游览区”:秦人古洞,传说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儒生们为了躲避迫害,隐居在这洞天福地里。明朝时李东阳、徐霞客曾慕名来此洞游览。还有不少的传说故事。洞里钟乳石倒悬,形态各异。深潭流水轰鸣,一年四季,水流不竭。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洞旁山上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如世外桃源,似人间仙境,属茶陵八大名景之一。目前,洞里泥沙於堵,破败不堪。现在,应该与枣园村共同开发,清理泥沙,在洞旁山岭上,多栽花卉树木。应整合资源,把附近的景观景点和神话传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有意来此开发的投资商,来这里投资开发、经营。 </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规划建筑:农家乐庄园一家;</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规划景点:洞口桃花源;</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修复改造及辐射景点:秦人古洞、风车斗子、风洞、鸡公潭与车湖坝。</span></p><p><br></p><p> “原水泥厂风情民俗街景区”:这里是上东西岭的门户,景观景点和神话传说较集中的地方,具体又分为高空索道与玻璃栈道、游客接待点、农耕民俗馆和风情民俗街景区。 </p><p><br></p><p> 高空索道与玻璃栈道,从古山寨到另一个山头,架上高空索道与玻璃栈道,游客可从空中俯瞰悬崖峭壁、溪谷美景等自然风光。高空索道与玻璃栈道长约2千米,离地高约3百米。</p><p><br></p><p> 农耕民俗馆,将境内的老农具、老生活用具等陈列在民俗馆内,供游客参观,让人记住乡愁,怀念乡愁,联络感情,增进友谊。</p><p><br></p><p> 民俗风情街,将原水泥厂厂房改造,规划建两排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民居,新建民俗风情街,要体现青砖黑瓦、雕梁画栋、马头墙雕花窗、门当户对等,保持古风古貌。其他空地搞绿化,建停车场。</p><p><br></p><p> 修复改造及辐射景点:周焘故居、周焘井、古山寨、美女瀑布、茶盐古道、桂榜亭、化龙亭、六方古井、榨油坊、九宅窝、上坡坳山楂园、友谊冲珍稀植物园等。</p><p><br></p><p> “谢家里水垅原生态森林康养休闲区”:引导游客探险水垅原始森林,听鸟语,闻花香,吸森林氧。山上修建栈道,建风雨亭,依山就势建一座森林公园。水库建水上乐园,垂钓,陶冶情操。</p><p><br></p><p> 规划建筑:建几栋草房,用于游客休闲餐宿;</p><p><br></p><p> 规划景点:打造森林人家;</p><p><br></p><p> 辐射景点:谢家重阳古林、叶家祠、牛形山、五眼塘、岩口村公园。</p><p><br></p><p> 谢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陈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周家大垅农耕文化体验区”:三大垅稻田,歇耕三年,采取传统耕作方式,不施用化肥、除草剂与农药,生产纯天然有机粮食,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分小块让游客认领,并体验耕作劳动的艰辛,分享劳动带来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将土特产有机食品,推向全国各地,以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