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保尔(上)——【纪念襄渝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

梁宝平

<p class="ql-block">作者:常扬</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制作:梁宝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英雄</p><p class="ql-block">演唱:宋祖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三线学兵胡周崇同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崇敬和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学兵中的残疾者。</p><p class="ql-block"> 他们比正常人活得艰难、活得清苦,50年走过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命运。</p><p class="ql-block"> 但他们毕竟活下来了,用在三线锤炼的精神和意志活下来了。活得光彩、活得充实、活得是一个真正的人!</p><p class="ql-block"> 可以无愧地说,他们都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p><p class="ql-block"> 胡周崇在一次重大事故中,双腿负伤,高位截肢。</p><p class="ql-block"> 这对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对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理想的战士,无疑是十分残酷的打击。他素有写日记的习惯,苏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日记宣泄自己痛苦的心境:“截肢,对我的打击太大了!今后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我实在无力面对这严酷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伤口感染,只得进行第二次手术。重复开刀的痛苦不说了,还延长了卧床时间,使胡周崇的背部生满褥疮,瘙痒难忍,行动不便,每天都需护理人员替他擦洗翻身。他觉得这是慢性自杀、是活受罪,比死都痛苦!死的场面他见得多了,他们连就有两人死在他的身旁。现在想起来,死比伤残痛快,不像他这般狼狈。他真想随他们而去,结束煎熬般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他在1973年5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没有勇气活下去了。每天固定在床上,近乎上刑,每天让别人侍候,与废人有什么两样?如果一个人不能创造财富,反而成为社会的包袱,实在该死!”</p><p class="ql-block"> 言犹未尽,他又赋诗一首,倾诉欲碎的心肠:</p><p class="ql-block"> 义结杰雄遍秦州,</p><p class="ql-block"> 何时胯下受凌揉?</p><p class="ql-block"> 无奈今朝锁残龙,</p><p class="ql-block"> 井底观月好伤愁。</p><p class="ql-block"> 一旦冷静下来,经历的往事就拷问他的灵魂:周崇,你怎么了?难道忘记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念?</p><p class="ql-block"> 胡周崇他们连是攻克岚河隧道的突击队。进洞伊始,经常停电,他们用火把照明,用大锤、钢钎与顽石展开激烈的搏斗。身为班长旳胡周崇左右开弓,一口气打到1300下。打得他虎口震裂,遗精尿血,时常晕倒在石渣上,战友抬他回去休息,他醒后又跑回隧道。看着他天天瘦下去的模样,战友们流着眼泪劝他:“求求你,班长,哪怕只休息一天,我们心里也安宁。”胡周崇拍着干瘦的胸膛说:“没事,我壮着呢!”</p><p class="ql-block"> 就在胡周崇说这句话不久,一块床板大的石头落下,把他砸成如今这副模样……</p><p class="ql-block"> 显然,残疾是自找的。自找的就不应该后悔,不该以懦夫的心度对待不可避免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看来必须与自我搏斗,它是隧道掘进的延续,是完成修炼不可或缺的战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博斗开始了。没有炮击,没有硝烟,一切都在心灵和笔墨上,但依然是紧张和激烈的。</p><p class="ql-block"> 他或用日记自责,或赋诗忏悔,或撰文批判。把自己揭露得体无完肤,毫不留情,字字句句充满火药味。</p><p class="ql-block"> 随手摘一段日记观看:“胡周崇,你不是一条汉子!打隧道你冲锋陷阵是因为有人看,有人给你记功;疾病面前你趴下了,因为不可能获取褒奖,你就没有动力,丢掉了自己的追求。你太虚伪,大软弱……”</p><p class="ql-block"> 如此尖刻的自责是在行动不便、没有任何人督促的情况下进行的,它需要自觉、需要信仰、需要毅力,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大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为了继续锤炼自己的意志,他以岩石、青松、山鹰自喻,在笔记本上画出它们的精美形象,写出赞美它们的诸多诗文。于是,他诗文的基调昂扬了,字句鲜亮了:</p><p class="ql-block"> 五尺男儿战襄渝,</p><p class="ql-block"> 岂料半途遭石祸;</p><p class="ql-block"> 痛定思痛志不移,</p><p class="ql-block"> 残身照样报祖国。</p><p class="ql-block"> 战胜自我的胡周崇站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他借助着假肢走动,自理生活,打扫病房的卫生,甚至能办医院里的黑板报。</p><p class="ql-block"> 大夫为这样的奇迹深感欣慰,病人为这样的精神大为惊叹。</p><p class="ql-block"> 但胡周崇却陷入习惯性的自责之中。</p><p class="ql-block"> 办起黑板报才知道自己文化浅薄,孤陋寡闻,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刷子,根本满足不了宣传的需要。必须向文化的大山进军!而养伤不正提供了进军的可能和条件吗:这也许是“病有病福”,是命运给胡周崇安排的男一个战场。</p><p class="ql-block"> 他在《进军号令》一文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的教导是我走向新战场的进军号令,是我遨游书海的风帆,是我占领知识大山的旗帜。出去吧,不要犹豫!冲锋吧,决不后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从此,胡周崇开始了书海的漫漫苦渡。他读唐诗宋词,读中国古典小说,读能够找到的世界名著。书多是借的,他就大段摘抄,即兴写出读书笔记。这对于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对一个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其难度不亚手打隧道,胡周崇常常被浑身麻木和头昏脑胀折磨得想骂想喊,想扔掉书本安心修养。工伤国家会养、会救济,又何必自找苦吃呢?</p><p class="ql-block"> 当他读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后,情绪复原了,精神振作了,灵魂处在一种被净化、升华的境界中。</p><p class="ql-block"> 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读完这本用生命写就的书,我被折服得无话可说。保尔比我的伤残严重,但人家不仅战胜了病魔,还写出了一部不朽的书,为人类的精神宝库提供了一笔难得的财富。我又做了些什么呢?看几本书就受不了啦,就怨天忧人,后悔莫及。相形之下,我是熊包软蛋,白花国家的钱。我也有保尔一样的经历,为什么不能把它写出来呢?”</p><p class="ql-block"> 胡周崇决心做中国的保尔,写一部表现三线学兵的书。</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事业,也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正常人都望而生畏,残疾的胡周崇拿下它难于上青天呀!</p><p class="ql-block"> 他像打风枪一样,向这段空前绝后的历史开钻!</p><p class="ql-block"> 他知道这是长期的事,甚至需要付出一生的心血。所以他不慌不忙,沉稳从事,若有成熟的章书,便寄给报刋,听听行家的意见。在安康养伤的半年多,他投出这类题材的稿件二十多篇,不少见诸报端,给他增添了信心,也使学兵的故事首次以文学的形式公布于世。</p><p class="ql-block"> 命运向热爱生活,胸有大志的胡周崇绽开笑脸。</p><p class="ql-block"> 分配时有了一份轻松并利于创作的工作。在帮一位大娘长期写信的过程中,赢得大娘的好感和同情,给他介绍了一位贤慧朴实的对象。姑娘看上了胡周崇不残的心和瑞正的人品,决心与他相伴终生,患难与共。</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住房曾一度简陋不堪,四面透风,妻子凭着能干和勤劳,把它收拾得舒适温暖,给胡周崇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写作环境;有孩子后,妻子包揽一切,减少胡周崇的后顾之忧。无论寒冬酷暑,妻子都把洗衣服、哄孩子等家务安排在狭窄潮湿的厨房里,为胡周崇留出一个安静宽敞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胡周崇病退,妻子下岗,孩子上大学,家中生活一时吃紧,妻子不让胡周崇为此分心,自己在外打工、当保姆,用瘦弱的身躯为丈夫和女儿的事业铺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胡周崇的父母身上更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他们为国家送走了六个孩子,孩子回来时,一半病残,要靠他们并不丰厚的收入抚养终生。但他们没有叹息、没有怯懦,而是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为一个个孩子成家,为他们的工作和事业竭尽心血。</p><p class="ql-block"> 胡周崇面对大量的退稿,曾想扔下笔放弃写作,可父亲什么话也没说,精心地把退稿信封拆开,翻过来糊好,整齐地放在儿子的案头。无声的举动是最大的感召,胡周崇调正心理,咬紧牙关,50年笔耕不辍。</p><p class="ql-block"> 善良的人们用情爱创造的环境使胡周崇取得创作上的大丰收。1975年,他就完成了学兵题材的长篇小说,一家出版社收到后,大为赞赏,准备出版时,改革开放的年代开始了,书中的一些提法显然过时,出版社让胡周崇修改。胡周崇用了一年时间,日夜劳作,改出二稿。他先交给专家审定。专家对一个残疾人的精神大为敬佩,也十分青睐这个独特的题材,但觉得基调、提法还需要商榷,描写技巧还得进一步锤练,建议胡周崇从写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入手,功夫到家后再修改长篇。</p><p class="ql-block"> 胡周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有着不受世俗诱惑的心态。他不急不躁,不图功利,而是把文学事业作为他的精神生活和一生的追求,所以,他就能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按专家的建议去做。</p><p class="ql-block"> 他写中短篇小说,写散文、诗歌、杂文、楹联、笑话。不嫌其小,但求其精,坚持每天一篇,从不间断。写得他腰肌劳损,颈椎增生,接假肢的部位疼痛难忍,几近麻木,缺少运动还使他患上了习惯性的呕吐症。小写小吐,大写大吐,每个中篇下来就要大病一场。</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他共创作各类体裁的作品12000篇,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但也得到肢体健全的人都难以企及的成绩,发表作品2000多篇,获全国和省市奖10余次,其中笑话的影响最大,《中国笑话》共收作品400篇,胡周崇一人就独占80篇,一个残疾人能成为“笑话大王”,其意义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 这所有的磨炼和准备使胡周崇愈来愈接近他一生追求的崇高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定会出自于中国的保尔之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梁宝平简介:男,大专文化,属马,性情中人,从事过三年襄渝铁路建设、四十二年人民公仆工作。爱好:藏书、阅读、写作、旅游、摄影、中医药研究,太极柔力球健身。个性:随和、随缘、随便。品行: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格言:工作越忙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精神越丰富越好。</p><p class="ql-block">英</p> <p class="ql-block">  胡周崇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证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梁宝平简介:男,大专文化,属马,性情中人,从事过三年襄渝铁路建设、四十二年人民公仆工作。爱好:藏书、阅读、写作、旅游、摄影、中医药研究,太极柔力球健身。个性:随和、随缘、随便。品行: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格言:工作越忙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精神越丰富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