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实则是沟通的问题,而非暴力沟通能够帮助我们同孩子有效的地交流,增强教育效果。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们将会神奇地发现,孩子开始愿意听我们说话了,有的时候会考虑试一试我们的建议。</p> <p> 今天我们就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探讨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练习一:区分观察和评论</b></p> <p> 在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结果,孩子可能会更乐于倾听。</p><p><br></p><p> 而用“每次”、“总是”、“从不”、“经常”来评价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习惯时,孩子们可能感受到我们在批评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可能会反驳我们,表现出愤怒、不满等情绪,以及逆反的行为,这极大地阻碍了亲子之间的和睦交流。</p> <p>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区别观察和评论:</p><p> </p><p> A :宝贝,你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b>这句话属于评论,让孩子感受到完全被否定,忽略了他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b>)</p><p><br></p><p> B :宝贝,我看到你昨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b>这句话属于观察,说明的是具体的客观事实,是在提醒孩子要及时完成作业</b>)</p><p> </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试牛刀</b></p><p><br></p><p>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观察还是评论?</p><p><br></p><p>(1)哥哥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p><p>(2)昨晚,妹妹看电视时在啃指甲。</p><p>(3)我儿子经常不刷牙。</p><p>(4)你昨天起床后,没有及时整理自己的床铺。</p> <p> 请大家判断上面4句话是观察还是评论?如果是评论,请你试着将它改成观察到的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