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2日,一则《求助——朱为金,他真的很苦!谁能帮帮他》的文章在网上盛传,短短一段时间内诸亲点击率近1.5万人次,在社会引起广大网友倾情关注。这是邱招民和邱秀君夫妇及一帮挚友牵头发动的“献爱心·乐捐助”系列活动。截至6月份止,邱招民夫妇团队及各社会组织共筹得捐助5万多元;从7月份开始,邱招民夫妇每月捐助500元,首期5年期限。朱为金的儿女朱宝珠和朱家望在陶河镇府和所在村委的帮助下,入了户口,争取了低保;朱家望已由朱为金的弟弟朱为乐收养。可以说,为金一家已基本走出困境…… 6月9日,《海丰报》资深记者庄木辉,在陶河镇党政办黄主任的陪同下,专程前往陶河镇桂埔村朱为金和朱为乐家采访。 6月11日,由记者庄木辉撰写的文章《困难家庭期待爱心捐助》,在《海丰报》第二版刊登,记述了邱招民夫妇及广大社会仁人志士爱心捐助朱为金的全过程。 资助前后的朱为金,不论从形态还是气色,都判若两人! 那位弱智的为金老婆梅氏,犹似再世为人,精神状态及衣着都如若常人,融入了为金的家庭生活。 朱家望——朱为金的小儿子,如今已由其叔朱为乐收养。这两张收养前后的侧影,家望的眼神虽依然忧郁无神,但整体上已脱胎换骨,与大人的交流亦不再陌生惊惧。目前,家望已在村小学就读一年级,字写得很端正,成绩也不错。 朱宝珠——朱为金的女儿,智障的她仍在傻傻的笑,客人们的到来,犹似让她倍加高兴,气色也更加红润了。遗憾的是,年仅11岁的她,伴随下来的人生路仍很漫长…… 厨房已从柴草灶改装为煤气炉,生活用具也都进行了更新。 几条南瓜是美味的农家菜,也不再用那肮脏的盛器装了,许多日常用品都焕然一新。 刷新后的墙壁,重新布置的客厅一角,可窥见为金的“新”生活。 这敞亮的厨房,已不可同日而语!只要生活有新起色,诠释生命的意义就更厚深一层。 为金脸上露出了感恩的笑容,因为现在每天往陶河赶工、投圩,抑或是走亲访友,他都可驾驶上摩托车,阳光普照的生活,幸福指数上升了。 只要你对生活充满希望,那么人生处处有阳光!刷新的墙、亮敞的厅、崭新的车、新添的电视机……这些是为金一家目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这几张图片的鲜明对比,特别是屋前厕所的照片,都让人眼前一亮,新农村生活由此可见一斑,生活质量的提升更让为金全家过上了迄今为止最幸福的生活。
为金夫妇前前后后的巨大变化,着实让人震撼!只要你对生活有渴望,精彩就会骤然至,幸福敲门终不晚,人生处处有善缘。 邱招民夫妇的善举善为,让为金为乐俩兄弟倍加感动,感受那握手时的劲儿就不一样。好人必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善心为人终善缘,热心捐助福必报!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 这站姿,在刚刚刷新墙壁背景的衬映下,犹似默默在对为金一家说:加油!我们夫妇对你们的关注是长期的!这着实让人感动,最起码,小编正在感动着…… 当为金接过邱秀君的善款时,他颤抖着说:感谢贵人!感谢你们夫妇!感谢大家!小编听后亦窃喜——助人自有乐趣在,为善义举谋心宽。有心为之自应为,心在情在梦永在。 其他团队的捐款,已由朱为乐代收,除费用外存入银行。 邱招民夫妇已对全部捐款进行了结算(详见表格),近4个多月来的捐助活动已告一段落,汇至邱招民帐户和微信的全部款项已全部结清,全部移交至朱为乐手中代管,并存入银行帐户。从7月份起,在5年期限内,邱招民夫妇每月捐助500元,主要用于对朱家望的培养费用。
其他未尽事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