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夕阳西下,炊烟袅袅。</p><p><br></p><p>不远处的山坡上,收过小麦的地里,枯萎的麦蔸间,透着一层绿色,这是麦地里套种的花生长出的新苗。</p><p><br></p><p>父亲弯着腰,一只手拔着麦蔸,一只手护着旁边的花生苗,这是全家人的希望,仿佛每一棵青苗都是刚榨下来的油滴。他赤着脚,麦蔸带起的泥土掩埋了他的脚背,偶尔直起的身子,在山坡上,被投下了长长的影子,几只雀儿,在地里找寻着遗落的麦粒或是虫子。</p><p><br></p><p>男孩跟在父亲的身后,手里握着锄头,小心地除着杂草,他的心思早不在手里的活计,不时回过头看一眼地里的雀儿,再抬眼望望远处升起炊烟的地方,盼着喊吃晚饭的人早点出现。</p><p><br></p><p>大约三五天前,男孩因为考了全校第一,在全乡学校排名靠前,校长组织老师和同学,敲锣打鼓送喜报到村子里,大红的喜报就贴在村头一家房子的南墙上,那是全村男女老少端着碗也要每天去聚在一起说东道西的场地,所以,免不了惹得村子里的大人小孩们议论了好些天。这些天,父亲正好在家,也看了喜报,却一句话没说,倒是男孩母亲高兴了好一阵。</p><p>“好好读书吧,现在也不讲阶级成份了,考上大学,去外面见大世界”父亲突然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看着男孩说。</p><p>男孩没有说话,他看见火红的晚霞,黛色的山岚,倒映在山坡下的水塘里。</p><p><br></p><p>那一年,男孩13岁。</p><p><br></p><p>7年后,男孩没考上任何一所大学,但这一天父亲在花生地里说的话,连同夕阳照射下的这片被叫做“团山”的山坡地,一起被定格在他的脑海里。还有那个被全村人称为“道人”的校长。</p><p><br></p><p>后来有一次回乡下,男孩和“道人”校长碰着面。</p><p>“还记得这事吗?”男孩问。</p><p>“忘了,忘了哦!太久了”校长笑着说。</p><p><br></p><p> 这场景,恰似一幅油画,间或浮现在男孩眼前,色彩斑斓,线条分明,清晰如印,经年久月不曾忘记。</p><p><br></p><p><br></p><p><br></p><p><br></p> <p>四十年后的今天,2020年6月21日,父亲节,武汉光谷体育馆,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云毕业典礼线下线上同步举行,当年那个男孩的儿子即将从这里研究生毕业,因为疫情,儿子不在现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参加云毕业典礼。</p><p><br></p><p>儿子此刻正驾车从汉口回汉阳的家,车载智能大屏正放着现场直播,他不敢分心,瞪大眼直视路面,他说校长的演讲,不知道听进脑中几句。</p><p><br></p><p>一个月后,儿子将正式脱离学生时代,入职华为研究所,开启职场生活。</p><p><br></p><p>几乎同时,一江之隔的他,当年那个山坡花生地的男孩,工作之余,正偷偷通过微博,同步观看华中科技大学这场特别的云毕业典礼。两年前因为工作原因,他错过了女儿武大研究生毕业典礼,本以为儿子的毕业典礼能亲临现场,感受一下学子惜别校园的气氛,不曾想这场疫情闹的连儿子自己都不能到现场。但云直播弥补了美中不足,他有些激动,儿子终于毕业了,这宣示多年的求学之路终于圆满,一个家庭,两位父亲,三代人的大学梦终于成功实现。</p><p><br></p><p> 他想到父亲,也想到了自己。</p><p><br></p> <p>2011年秋,女儿正为准备高考全力以赴,儿子刚进高中,一家人租住在一个十多平米的单间里。其时,父亲病重,12月1日病逝,生前曾嘱咐他和妻:“别耽误两个孩子考学,租个大点的房子吧,辛苦点,伢们书读出来不就好了吗?”“嗯,我在找房子”看一眼瘦弱的父亲,他心不在焉地答着。在父亲眼里,上大学是很了不起很幸福的事,但他不知道,后来的大学再也没有当年那么荣光,满街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就业难上难,压力山大,哪来的幸福可言。</p><p><br></p><p>2012年,女儿考进了中国地质大学。</p><p>全家人欣喜万分,可惜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不然,他一定笑得很开心。在父亲离开后的一年又五天后的2012年12月6日,母亲也去了天国。痛失父母亲人,喜送女儿入高校,一悲一喜,他才明白,世事无常,有些事无能为力,有些人终要永别。</p><p><br></p><p>他觉得父亲是一个非常聪明,有着坚韧意志的男人,只是觉得自己比父亲幸运,这种幸运,带来的幸福感不全是因为自己培养了一双高学历的儿女,还有别的什么,到底是什么,他一时难以想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