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父亲” </p><p> 今天是父亲节,为父亲过节是儿女们的孝道,是父亲的福份,我的父亲过世都三十多年了 ,在这个特定的日子,只有追思和缅怀聊以慰藉。</p><p> 父亲的一生平平,但点点滴滴对我都是刻骨铭心,每当想起我都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以致泪洒枕边,彻夜不眠也是常事。</p><p> 父亲出生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小村庄,兄妹六人,他行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有旱地可收庄稼,有水地可收蒲苇,再打些鱼虾挑到集市上去卖,或将自家的产品通过水路贩运到天津,家里还各有一顶花轿和棺罩,遇有红白喜事,方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租用,小有盈余,衣食无忧。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勤勤恳恳,和睦相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p><p> 鬼子大扫荡殃及全村,为了躲避鬼子追杀,全家人在芦苇荡里东躲西藏,衣不遮体、饥不裹腹,居无定处,终日不得安宁。家里的百年老宅和多年积蓄毁于战火,没出阁的大姑和年仅四岁的哥哥在战乱中离世,爷爷也一病不起,顿时家境一落千丈,清贫如洗,可谓人财具失、家破人亡。</p><p> “国难山河破,燕赵多悲歌”</p><p> 国恨家仇促使大伯父跟着抗日队伍走了,一去再没有了消息,二伯父和父亲也毅然当了民兵,白天和鬼子周旋,晚上端炮楼、除汉奸,一直到把鬼子赶出村,解放区连成片,百姓的生活才趋于稳定。</p><p> 父亲时常哼唱的抗战老歌我至今还记得两句:“一九四二年,环境大改变,白洋淀的炮楼儿少了大半边,………”。</p><p>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p><p>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政府号召内地支援边疆建设,由安新县一名副县长带队,组织白洋淀周边渔民来到内蒙古乌梁素海,组建了水产管理局。下设坝头、坝湾、吉乌素、张冒壕四个大队,(分别是兵团时期的十连、一连、七连、二连的所在地)二伯父和老叔家在坝湾,我们住张冒壕,隔海相望,共同成为乌梁素海的开拓者和建设者。</p><p> “漫漫求学路,涓涓父子情”</p><p> 边疆地广人稀,学校奇缺,上个小学三四年级都要跑几十里路。我家住张冒壕,需要到对岸的坝湾去上学,隔着三十里的水路,每次回家或者返校必须坐船,十分不便。</p><p> 有一次正赶上河面封冻,薄冰之上,人不敢走船也不能行,父亲硬是带着我沿着乌梁素海的北岸,踏着羊肠小道,绕行百里返校。</p><p> 北岸靠近阴山山脉的边缘,荒无人烟,根本没路,有些羊肠小路也是由野生动物到河边喝水踩踏出来的,蜿蜒曲折、时有时无,而且在不被注意的地方还埋藏着猎人打动物的夹子,不小心踩在上面可能会酿成大祸。父亲边嘱咐边在前面小心翼翼地带路,我在后面提心吊胆的跟着。</p><p> 一不留神,突然被一个十几斤重的大铁夹子弹我一个踉跄,惊出一身冷汗,鞋被夹住了,脚后跟也被夹子刮去一大块皮,鲜血直流。父亲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夹子掰开,直说万幸,若夹住脚一定会骨折的。疼痛加上惊吓,走走停停,走不动了,父亲就背着我。父亲的背是宽厚的、暖暖的、也是最安全的,不知不觉还睡着了。现在想起来心里也是苦中有甜,这种甜是深情的父爱。</p><p> 冬天返校遇到风雪,更是艰难,五十年代的乌梁素海冰冻三尺,异常寒冷。</p><p> 凌烈的北风在空旷的湖面上肆虐,雪花夹着冰粒打在脸上,针扎似得疼,呼出的气体瞬间结成冰霜,模糊了双眼,喘气都困难。脚踩在雪上,一步一滑,只能低着头、侧着身子小心前行,摔跤更是常事。</p><p> 走累了父亲会找一个避风的冰川下拢起一堆火取取暖,顺便吃点东西。馒头冻的比石头还硬,啃一口只留下两个呀印,用火烤,外面烧成炭里面还是冰心,勉强吃两口也是充满生烟味儿。这时父亲像变魔术似的从怀里掏出糖饼,咬一口糖水居然还能流,我顿时潸然泪下,含着泪水就着父亲的体温咽下去,五味杂陈涌上心头,哽咽了喉咙。真可谓:</p><p>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忠厚传家易,诗书继世难。”</p><p> 小升初我考入前旗一中,因新校舍尚未落成,崭借二中(白彦华)就读一年。二中的伙食有个顺口溜:“一碗米饭半碗砂,一不小心硌掉牙,青菜萝卜白水煮,满碗不见油花花”,一日三餐天天如此,还吃不饱。父亲就坚持每隔一段时间骑着自行车给我送焙干的馒头片和羊肉酱,以为补充。</p><p> 从我们家到学校往返有二百多里地,都是坎坷不平的土路,一年四季尘土飞杨,寒来暑往,父亲一路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p><p>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九年间随着父亲工作和家庭住址的变动,我先后就读了七个学校,实为罕见。由此也能折射出父亲为我付出的艰辛、不易和良苦是超乎常人的,所以我每次想起都会心潮起伏,久久不得静心,有时也会禁不住潸然泪下。</p><p> “终生勤劳留模范,一世节俭传家风”</p><p>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干工作他勇挑重担、吃苦在前,下了班或休假日,他总是去村前村后、修桥补路;冬天铲井边的冰,清路上的雪;夏天义务为全村扫大街。</p><p> 父亲不善言表,不示张扬,公益善事是他一生的爱好与追求,那是他自发的,心甘情愿的。连队评选他为先进,代表十九团去兵团参加代表大会,到各个团宣讲,我觉得反倒给他平添了几分精神负担和心里压力。</p><p> 父亲是个心里有公,严于律己的人。住在海子里的捞鱼点儿看鱼,那可是个肥差,每天都有上千斤的鱼从手上过,各种鱼随便吃,每次上岸休整还可给家带点儿。更有甚者,可以拿公家的鱼和当地农民做买卖。父亲常年在海子里看鱼,不仅不会往家带,自己还专捡小鱼吃,大鱼好鱼留着交公,更不会拿着公家的鱼去私下里做交易而中饱私囊。眼下的人都会认为太“傻”,父亲只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p><p> 父亲来天津看我,也不忘爱国教育,一定要我带他去看看大红桥,大红桥铭刻着父亲诸多的酸甜苦辣。他站在大红桥上,目光凝视着进津的河道,久久不肯离去,是怀旧、是追思、或是寻找当年的记忆。父亲说他和二伯父进津贩蓆,在大红桥挨过日本人的打,受过洋人的气,要我一定要爱国,有国才有家。</p><p>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退休后的第四年就突然的走了,连队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父亲的一生奔波劳碌,历尽坎坷,饱经沧桑。本该退休后静享天伦,没想到却匆匆的离我们而去,走的那么突然、那么猝不及防。让我痛感无助、无奈,进而感到自己无能、无用。</p><p> “羊有跪乳之恩 ,鸟有反哺之义”,我却连个感恩回报的机会都没有,让人万分的悲痛,以致我今生今世羞于言孝,深陷愧疚、自责、遗憾的情感之中不能自拔。</p><p> 父亲带全家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支边、移民、亦或是走西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久他乡是故乡”,更何况父母也长眠于乌拉山下,乌梁素海之畔。因此我的乡愁就在乌梁素海,就在坝头——魂牵梦绕的地方。</p><p> 父亲代表着担当和责任,父亲能撑起一片天,为了小家不怕辛苦,不畏艰难;为了大家可去担山、可去填海;为了国家可以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父亲胸中总有一团火,时时刻刻迸发着激情,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p><p> 父亲的爱是含而不露的,是不示言表的,是诚挚而厚重的,是含蓄而深沉的;父亲的爱不会轻易表露出来,是深埋心底的,是真实的,所以也是实实在在的,是沉甸甸的。</p><p> 父亲爱小家、也爱大家、更爱国家,父亲有朴实的家国情怀,至诚爱国。父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父亲的爱是大爱,大爱无疆;父亲的恩重,重如泰山。</p><p> 父亲是江河,流转着岁月,诉说人世的沧桑;父亲是大海,擎起了太阳,放飞希望的翅膀;父亲是高山,坚韧起脊梁,挺拔大地的芬芳;父爱如山,伟大厚重实在,遮风挡雨避凉;父爱如海,大度深沉宽广,含蓄沁心绵长。</p><p> 借助父亲节,平时对父亲的爱不敢说、不能说,不好意思说、或说不出口的,今天用文字写出来,写给在天堂的父亲,写给健在的家人、写给亲朋好友们、更是写给我自己一一一我爱父亲。</p><p>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2017年6月18日于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