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业务综合素养,展现教师风采,促进教师跨学科交流,从而强化师资力量,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丹凤中学2021届高二年级于6月8日至11日举行了骨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高二年级组的精心组织下,比赛秉承“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的初心,经过各学科组的精心打磨和选拔,共有来自本年级文理不同学科的九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p> <h1 style="text-align: left;"><b></b><u></u></h1> 活动方案 活动安排表 文科组 政治——张富田 <h1><b>课题:《社会历史的主题》</b></h1> <h1><b>主要内容:</b></h1> <h5>1、通过学习明确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政治认同】<br>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精神】<br>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共参与】</h5> <h1><b>点评概要</b></h1> 1.导入准确新颖,结合时政,紧扣课题。<div>2.问题设置较好。<br></div><div>3.所选素材多样化。<br></div> 地理——张阳 <h1><b>课题:《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b></h1> <h1><b>主要内容</b></h1> 区域认知观:运用地图和相关图片资料,了解不同区域荒漠化类型。<br>综合思维:<div>1.学会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div>2.学以致用,学会分析荒漠化的表现和防治措施。<br>地理实践力: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等案例分析,明白荒漠化的危害。<br>人地协调观:</div><div>1.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环境观。<br>2.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态度和精神。<br>3.通过欣赏有关荒漠化的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div></div> <h1><b>点评概要</b></h1> 一.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着眼学生全面发展。<div>二.狠抓基础知识落实,促使学生能力提升。<br></div><div>三、注重资料搜集整理、灵活处理教材内容。<br></div><div><br></div> 英语——彭丽萍 <h1><b>课题:《Present participle used as adverbial》</b></h1> <h1><b>主要内容</b></h1> By the end of the class,we are able<br>(1)to master different kinds of adverbials present participles can express <br>(2)to learn some difficult points about present participles used as adverbial and use v-ing correctly and properly.<br>(3)to develop a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love our school. <h1><b>点评概要</b></h1> 一、课程设计合理,选取高考热点难点非谓语动词,重点突出。<div>二、导入自然,能从学生熟悉的事和生活细节入手。<br></div><div>三、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强,能有效驾驭课堂。</div><div>四、课件制作精美,合理,能够让课件真正为课堂服务。</div><div>五、板书工整、规范、认真,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div> 历史——方伟伟 <h1><b>课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b></h1> <h1><b>主要内容</b></h1> 1.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br>2.从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和评价科举制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产生的深远影响。 <h1><b>点评概要</b></h1> 1、亲其师、信其道。<div>2、大模式、小灵活。<br></div><div>3、大切口、大视野。<br></div><div>4、精准定位、靶向扶贫。<br></div><div>5、渐进渗透,润物无声。<br></div> 理科组 化学——胡阿楠 <h1><b>课题:《酚》</b></h1> <h1><b>主要内容</b></h1> 1、通过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苯酚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br>2、通过了解苯酚的用途及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h1><b>点评概要</b></h1> 1、能结合当前防疫实际,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br>2、对重点内容、结论采用不同的颜色的字体进行展示,非常醒目,突出了其重要性。<br>3、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感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习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科思维和素养。<br>4、教态自然,始终面带微笑,非常具有亲和力。<br>5、学生参与率高,单独提问,板演的学生多,探究实验更几乎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br>6、结合常见药品验证官能团的性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数学——吕楠 <h1><b>课题:《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b></h1> <h1><b>主要内容</b></h1> 1.掌握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会实现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之间的互化.(重难点)<br>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br>3.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h1><b>点评概要</b></h1> <br>1、课前学生自发自主复习上节课的定义概念,明显是平时在教师引导下养成的良好习惯。<div>2、情景引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div><div>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iv><div>5、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div><div>6、能在课堂上规范解题过程,并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div> 生物——彭庆 <h1><b>课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b></h1> <h1><b>主要内容</b></h1>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这是后面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等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能够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为后续的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h1><b>点评概要</b></h1> 1、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流畅,复习方向明确。<div>2、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为学生规范答题打下基础。</div><div>3、适度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div><div>4、对知识的归纳整合比较好,准确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div><div>5、能够结合试题联系课本的边角知识,使一轮复习回归课本。</div><div>6、启发、引导及时准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iv> 物理——惠新 <h1><b>课题:《多普勒效应》</b></h1> <h1><b>主要内容</b></h1> 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br>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br>3.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h1><b>点评概要</b></h1> 1、引课以实际情境展示,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引导。<br>2、学生实验体现了物理课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也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物理的方法。<br>3、本节课以科学探究方法为主线。<br>4、课件制作精美把复杂问题用动画简单展示,使学生理解更为容易。<br>5、本节深入浅出使学生了解本质的同时,有以简单关系作出总结。 学生活动掠影 听课掠影 颁奖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获奖名单:</b></p> 文科组 一等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方伟伟(历史)</p> 二等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红莉(语文) 张 阳(地理)</p><p><br></p> 优胜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丽萍(英语) 张富田(政治)</p> 理科组 一等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庆(生物)</p> 二等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吕楠(数学) 胡阿楠(化学)</p> 优胜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惠新(物理)</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结束语</b></p> <p>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不停地更新教育教学手段,从而满足学生丰富的知识需求,跟上时代进步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今后,有效教学仍是我们不断的追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们还需要积极的研究和探索。</p> <p>审核:刘 涛</p><p>编辑:陈根涛</p><p>图片:陈根涛 孙凌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