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玫瑰清香

<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端午由来</b></p><p>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p> <p>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p> <p>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p> <p>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53]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p> <p>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p> <p>制作步骤:</p><p><br></p><p>1.把江米和糯米放入水中提前浸泡半天。</p><p><br></p><p>2.把新鲜的粽叶放到淡盐水里面浸泡半个小时。</p><p><br></p><p>3.把泡好的江米和糯米控干水放到小盆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糖的多少按照个人的口味)。</p><p>4.拿一个粽叶从中间折一下,折成一个小帽子的形状,放入一勺米和一个蜜枣。</p><p>5.在用勺子挖勺米,放在蜜枣的上面。</p><p>6用多余的粽叶把露在外面的那一面包严实。</p><p>7.把多余的那节叶子弄回来用手握住。</p><p>8.用绳子捆绑起来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一个小时(水的量要浸没粽子三指因为煮的时间比较长)。</p><p>9.煮好后,在焖半个小时,这样香喷喷的江米蜜枣粽子就做好了。</p> <p> 肉粽子:</p><p>1.提前把江米浸泡24个小时(可以放在冰箱里面防止变质)。</p><p><br></p><p>2.将五花肉切成十三四块,放入酱油、鸡精、食盐,胡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腌制8个小时。</p><p><br></p><p><br></p><p>3.锅中烧水煮沸后放入粽叶煮3-5分钟,捞出后清洗干净备用(如果是新鲜的粽叶不用烧水煮粽叶)。</p><p><br></p><p>4.将粽叶对折,折成一个小帽子的形状,放入泡好的江米,猪肉。最后在猪肉的上面在放入适量的江米把肉盖住。</p><p><br></p><p>5.按照上面的方法把粽子包好放入锅中煮沸小火再煮一个小时。</p><p><br></p><p>6.焖半个小时,就可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