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L的美篇

cxL

<p><b>今天网络铺天盖地的全是怀念父亲,感恩父亲的主题, 我也不例外想起我的坏脾气,却又万般喜欢我的父亲。</b></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祖籍怀宁,哪年哪月逃荒到大漳湖我已不清楚。人生地不熟难免会遭遇当地人的冷眼和歧视!吃亏是福,是父亲一生恪守的处世之道“老好人”是亲戚乡邻对他的共同评价!父亲一生要面子,每次老家来人,父亲都是尽其所有烧给老家人吃。母亲一生省吃俭用近于吝啬。我们一家五口人,单凭父母亲种点田地那点微薄收入很难维持生活。总是新粮还没有收,陈粮就没有了。我记得父亲在十队金才家就借过几次稻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大概在十岁左右,大人们都在田里收稻子。小孩们都在家里晒稻子,看看稻子。当时正夏门口经常有卖西瓜和桃子梨子什么的,说是卖,其是多是用稻或米鸡蛋换,在那个物资普遍匮乏,生活普遍窘迫的年代。粮食维持温饱尚且不够,鸡蛋还要用来换油盐酱醋。所以偶尔吃一次西瓜和梨子什么的,都是极为奢侈享受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记得有一次,我跟中华和队里的几乎所有的孩子一路尾随小贩的瓜车,望梅止渴。这样你尾随多伴在馋欲与失望交织中告终。但那天又来一个卖香蕉冰棒的,根家当时条件比较好,他就拿钱买了,看他吃实在馋的流口水。又没钱,大人又不在家,想吃怎么办?急中生智回家偷了鸡蛋,换了两根冰棒吃的爽极了。可到了晚上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妈妈发现了挨了一顿死打,可一向脾气暴怒的父亲反而没有责骂,还问我辩护,孩子好吃正常,不要打了,下不为例!</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上初中的时候,家人为了我的营养,平常都是漂亮姐姐骑自行车为我送菜。但有一天太阳似火,父亲步行戴着草帽满头大汗衣着破旧满脸络腮大胡子看上去好老。站在教室窗外喊我的名字,我走到面前将菜地给我。当时不懂事觉得好丢脸。却不知父亲对我的关心!真是印证了古话“年少不知父母恩,读懂一是中年人”!就是这样的父亲,在98年的那一天我在外地打工,接到电报父亲病危,立刻买了火车票赶回家。姐夫陪我到双河医院,当看到父亲时已是奄奄一息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没有回来的时候,前几天都是哥哥在照顾。哥哥也确实太累了就回家去洗洗澡换换衣服。晚上就我一个人看着父亲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挂着吊水无论怎么喊怎么叫都没有反应!当医生告诉我做好心理准备时,不甘心却很无奈,看着最亲爱的人,生命危在旦夕,而自己却束手无策。悲伤焦急恐惧无助,那种感觉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到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次日早上父亲安详的走了。走得那样的急促,没有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思和永久的怀念!接下来得到消息的十一队的乡亲们,用凉床从双河医院把我父亲抬回家。在家整整用三天的时间为父亲办了丧事,当时正是农忙季节。十一队所有的人都把农忙的事情停下来为我家丧事忙着。真的感谢十一队父老乡亲!</b></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只是个平凡的劳动者,一生中没有传奇的色彩,也没有什么辉煌与建树,只是充满坎坷和艰辛。父亲出生在一个非常时期,熬过大饥荒,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开荒下地耕耘,辛苦操劳一辈子!现在时代好了,本该享清福的时候,却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说人生如戏,演戏也有谢幕的台词,父亲却连一个字也没来得及说就离开了。父爱如山,拙笔难尽,草木枯荣,二十几年一瞬间。父亲啊,远在天国的您是否安好?我们永远怀念你!</b></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