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月20日我们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明清古村落群。</p> <p>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一进塘尾村牌坊,便见到三口鱼塘一大二小,成梯级形布局顺势而下。中国最早开放的东莞,在“三来一补”的巨浪冲击下竟然还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古村建筑群。令人惊讶。</p> <p>清沏的塘水源源不断,哗哗声响,颇具气势!一下镇住我们一众。几个在东莞发展近三十年的新莞友人也是第一次来。</p> <p>塘边是古村风情长廊。</p> <p>古村牌坊和古村圍門之間的建築是新建的村民文化廣場。</p> <p>据族谱《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李栎囚遭权贵排挤,只身由东莞白马逃来塘尾,被黎姓人家收回并配与女儿,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发展,李氏逐渐兴旺,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塘尾围成李氏家族聚落。2001年评定为广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书记说,东莞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古村落群仅有两个:塘尾村和南社村。天气非常炎热,今天我們只参观塘尾村。</p> <p>围前小魚塘看古村</p> <p>村前一棵古老榕树。书記說小時候經常在此乘涼。据说围内还有20多棵古榕。</p> <p>塘尾古围墙、围门和炮楼始建于明朝。历代有维修。围墙绕古村落成封间一周。周长860.8米,高5米,宽0.35米。红石墙基,青砖墙体,每隔4米有一附墙。围墙基本完整,炮楼尚存19个。东門古围墻下有灶神。</p> <p>在围墙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角开有四个围门,村民分别称之为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以东门规模最大,为两层青砖镬耳山墙建筑。这次我們只在东門进出。</p> <p>围门之上镶“秀把东南”匾额。塘尾村四个围门保护完好。</p> <p>进入围门,才算真正进入古村。</p> <p>國家文物保护法的牌子立刻出現眼前。塘尾村的文物保护范圍有清哳图示。书记說,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省和市都有专項拨款修膳保護。</p> <p>村里現存有15眼古井,有11眼仍然可以使用。井壁用青砖砌成,井沿用整块紅砂石或花岗石挖空而砌,特別少見。</p> <p>塘尾村游客中心。介紹词: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对研究明清时期珠三角的建筑风格、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至于岭南传统文化都有一定价值。</p> <p>管理所</p> <p>「梅公祠」建于道光年间,为十二世祖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宽8.8米,长14.3米,占地面积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从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为东莞地区罕见。公祠还摆放了塘尾民间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称康帅府。</p> <p>景通公祠始建于清中期,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p> <p>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网状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条,东西走向的横巷4条。巷道由红石条石铺就而成。巷道下面有完整的排水渠。</p> <p>至清末光绪年间,富绅李植忠改建部分红石巷为花岗岩麻石巷,横穿围面,从东门出围到牛过村,可达当时的南社火车站,由北门出围直达当时的木排村石龙渡口,总长度近10公里,现仅存围内300米。</p> <p>李氏公祠始建于明,历代有维修。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1932年李氏宗祠辟为东莞第十六间小学,为石排镇第一间小学。今天没有參观李氏宗祠,有点遗憾。</p> <p>现在原村民基本不住在村里,但村宅当年的精致还约摸可以看到。</p> <p>许多房子已经年久失修。</p> <p>思我公祠</p> <p>「七房厅与墩睦堂」又称「琴樂公祠」,为家祠与家祠结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厅为李松石家祠(乡民习称家祠为“厅”),墩睦堂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间有房门和天井相通。七房厅建于同治、咸丰年间,墩睦堂建于光绪年间,皆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p> <p>有些房子租给了外来工。</p> <p>古村里商业气氛不浓。东門里有一間小飱厅,书记說出品不錯,建議再來值得品尝。</p> <p>匆匆忙忙,了了草草,转了一下,但挺有感触。多年來走过东莞不少村庄,在大潮流中“先富起来”的同时,已经变得村不村,城不城,乡不乡。今天看到塘尾居然保留了完整的古村建筑群,依稀看到了明清时期东莞乡村的影子。好珍贵。一定要好好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