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秦淮河是南京的发祥地,是南京人的“母亲河。”秦淮河因为风情绰约而声名遐迩,古城河畔河面水气微茫,淡烟芳草,绿水青苔,空蒙一色。南京因秦淮而生、而盛、而衰,秦淮河是六朝古都的历史见证,更是现代南京的灵魂。我有幸两次来到这里一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代文人对南京的吟唱总是伴着对秦淮的赞美。唐温庭筠《相和歌辞2》“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轻芜国。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清孔尚任《桃花扇》“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秦淮河孕育了2000多年的金陵古城,孕育了湖熟文化,是南京文化的摇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物换星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秦淮河对南京工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却也因此遭受到深重的灾难。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后,大规模的工业化使南京急转为生产型城市,大量污染严重的企业蜂拥而上,加之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到80年代,内外秦淮河沿岸有近300多家工厂,每天约有40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中。有歌谣惋叹,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载秦淮乌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面对现实南京人警醒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秦淮河实施了大规模的整治工程,李先念从主席专项资金中,每年拨出5000万元,秦淮河生态风光带建设由此拉开序幕,对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实施多管齐下“刮骨疗毒”的治污措施,在多年锲而不舍的治理中,南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秦淮河综合整治行动从未停止。现在桨声灯影秦淮河的良辰美景终于得以重现,成为现代南京形象的代表,水清、鱼欢、花红、柳绿,“母亲河”的绰约风姿回来了。201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南京市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如今,人们漫步在秦淮河畔仿佛与山作伴,与水为友,与自然美景为邻,愉悦快感萦绕心头,如春风化雨㴆润心田,但愿此情此景永驻。</span></p> <p class="ql-block">2020.6.20 于白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