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在巧家的栗喉蜂虎

紫妖

<p>春夏两季,巧家县金塘镇金沙江畔草木葱茏飞鸟翔集,色彩艳丽、姿态优雅的栗喉蜂虎成群结队的在沙壁上打洞筑巢、哺育幼鸟,热闹非凡。</p><p><br></p> <p>云南巧家县与四川宁南县境内的金沙江段即将修建一座仅次于三峡大坝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巧家县低矮地区将被淹没,栗喉蜂虎的家将不复存在,鸟儿们明年回到巧家的时候将重新寻找新的栖息之地了。</p> <p>所以,今年这个鸟点,明年将是一片汪洋,可怜的鸟儿们,你们的家在何方?</p> <p>来到金塘镇栗喉蜂虎保护小区(位于巧蒙路边),站在公路上,就能听见叽叽喳喳的鸟叫声。</p><p> </p><p><br></p> <p>曾经,这里是沙场,鸟儿来了之后,人们舍去了经济利益,把沙场关闭专门为栗喉蜂虎留出了栖息地。</p><p> </p><p><br></p> <p>明年四月它们还能如约归来吗?为这个山谷带来欢乐,为巧家带来美丽。</p><p> </p><p><br></p> <p>栗喉蜂虎属蜂虎科鸟类,栖息在中南半岛南部,颜色鲜艳,姿态优雅,喉部是栗红色的,黑色的过眼纹,翅膀和背部是绿色的,尾翼是蓝色的,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被摄影爱好者称为中国最美丽的鸟之一。</p><p> </p><p><br></p> <p>栗喉蜂虎是一种热带候鸟,以蜻蜓、蝴蝶、蜜蜂、甲虫、苍蝇等为主要食物,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主要生活在东南亚一带,中国只有云南的局部地区、海南岛、香港和广东、福建的部分沿海地区有分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价值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p><p><br></p> <p>亲爱的,你慢慢吃……</p> <p>除了美丽的外形之外,栗喉蜂虎可能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建在崖壁上密密麻麻的巢穴,这些巢穴是怎么建成的?又有什么样的讲究?</p><p><br></p><p><br></p> <p>大鹏展翅</p> <p>对于自己巢穴,栗喉蜂虎有特殊的要求,那就是一定会建在有土崖、沙崖的断面上,它们会用锋利的嘴和爪集体在土墙上挖出深达1米左右的洞穴。在末端有一个球状的空间叫巢室,它的蛋产在那个地方,孵化也在那里,打得这么深,就是土层里面的温度比较恒定,便于它在气温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很好地养育它的孵卵和幼雏。因为要在岩壁上建巢,所以栗喉蜂虎要不断寻找新的软硬适中的悬崖。</p><p> </p><p><br></p> <p>漂亮的吃食POS</p> <p>在繁殖中,栗喉蜂虎也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合作繁殖。合作繁殖就是说一对雄鸟,雌鸟,养下了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不是说长大了就离开父母,自己另立门户,其中有几个孩子会留下来,帮助它的父母照料第二窝幼鸟,就是它的弟弟妹妹,所以这种在我们鸟类学上叫合作繁殖,合作繁殖的鸟总的来说不是很多,在全世界现在将近一万种鸟类里面,大概有400多种是具有合作繁殖行为的。</p><p> </p><p><br></p> <p>这蜻蜓倒霉了……</p> <p>每年从4月开始,就会有大量栗喉蜂虎到巧家县境内金沙江边的沙壁上筑巢并“生儿育女”,9月份逐渐离开。</p><p><br></p> <p>上枝……</p> <p>下枝……</p> <p>俯冲</p> <p>亮背</p> <p>上枝</p> <p>三鸟同框,必有我师……</p> <p>向左看齐</p> <p>至去年,巧家县已发现栗喉蜂虎3万余只,标志着巧家成为栗喉蜂虎最大的繁殖栖息地。</p><p><br></p> <p>耍酷</p> <p>耍酷</p> <p>卖萌</p> <p>萌翻</p> <p>由于我们去的时间错过了踏背,错过了打架。现在是各家爸妈找昆虫喂自己的孩子……</p> <p>今天巧家鸟点太热,我的右手都被晒了一个泡。我也差点中暑。但记录了我的“小情人”,值!</p> <p>希望明年你们有一个新家,到时咱们再相会!</p><p>紫妖摄于云南巧家2020-6-17</p><p>部分文字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