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篇《千年不变中轴线》,——侯老师带你游开封。

侯老师

<p>《千年不变中轴线》</p><p>——侯老师帶你游开封。</p> <p>一,城市中轴线。</p><p>1.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景观、功能与发展轴线,是城市的“主动脉”。置身中轴线,可以领略城市的文化底蕴,感受科技和创造,感觉城市的大气开放,感受现代都市的繁荣。</p><p>城市中轴线不仅是一个概念,它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城市的现代化以它为中心,市民的生活空间以它为坐标,它让你很快就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城市空间,也会让外地朋友第一时间领略城市的魅力,它是城市的核心,又是城市的窗口。只有站在城市中轴线上,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灵魂。</p> <p>2.伟大的城市都有一条中轴线。</p><p>从纽约、巴黎到北京。</p><p>纽约的城市中轴线。</p><p>它被誉为纽约“黄金中轴线”,被骄傲地称为“世界中心”。帝国大厦、圣帕特里克教堂、中央公园以及全球所有最顶级的品牌店林立在大道两旁,呈现出万商汇聚的繁华景象。</p> <p>图示:纽约城市中轴线。</p> <p>图示:纽约中轴线上的中央公园。</p> <p>巴黎的城市中轴线。</p><p>巴黎的规划设计是世界城市设计的典范之一,而巴黎城市轴线更是西方城市轴线中的典型代表。</p><p>巴黎城市中轴线是东西向的。</p><p>以卢浮宫、杜勒里宫、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和德方斯副中心构成的东西约8KM长的城市主轴线,它充分利用开阔的水面、绿地,使城市空间更加开阔明快。轴线上串连着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空间,每段景色各异,是巴黎的城市设计艺术的精华所在。</p> <p>图示:巴黎城市中轴线。</p> <p>19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历时20年重建巴黎城,形成了以凯旋门为中心的城市中轴线。</p> <p>北京的城市中轴线。</p><p>自从公元1276年元朝建立大都以来,北京城内南北向形成了一条长约7.8km中轴线,纵贯正阳门、天安门、故宫、鼓楼、钟楼等大型建筑,以金、红二色为主色调与四合院灰与绿营造的安谧,构成强烈对比的视觉反差,给人极具震撼的审美感受。这条长7.8km的中轴线是北京的中心标志,纵贯北京城市的中心,使得古都北京庄严肃穆,充满了礼仪的规范和神圣的气氛。</p> <p>图示:远眺北京中轴线。</p> <p>3.城市中轴线的功能。</p><p>定位城市,传承历史,彰显文明。</p><p>中轴,顾名思义,掌控中心与繁华的所在。中轴之于城市,犹如灵魂之于生命。</p><p>每个城市都有一条中轴,或成于精心规划、或成于历史沿革,城市中轴线以其独有的地位和担当,诉说着一座座城市的古往今来,承载着一座座城市的精神与希望。</p><p>一个伟大的城市,总是有它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线,城市中轴线也是历代城市发展及其规划、建筑师的最高水平体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标志,一个城市的中轴线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和变迁,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优秀的知名的城市无不有其独特的城市中轴线,在城市中轴线那些巍峨壮美的建筑上,可以发现城市发展的脉络,也能探究城市的前世今生。</p><p><br></p><p>梁思成先生在《伟大的中轴线》文中,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p><p>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在这条中轴线上,汇集着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鼓楼、钟楼等大型建筑的雄伟建筑长廊,它以金、红二色为主调,与青砖灰瓦、绿枝出墙的四合院所营造的安谧,构成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予人极具震撼的审美感受。</p> <p>图示:</p><p>首都博物馆《探索北京中轴线》</p> <p>二 ,开封城市中轴线世界奇观。</p><p>1.世界最早千年不变。</p><p>公元776年,唐末李勉将军在汴州建立永平军署衙,从那时至今的1244年里,从龙亭午门一路向南绵延3公里,一直是开封城市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通衢大道———御街和中山路。在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意味着:从古代都城到现代城市,开封的市中心从未变过,虽历经洪水、战乱、政权更迭,但始终以宋都御街和中山路为中轴线。</p><p><br></p><p>侯老师告诉你:开封的城市中轴线是世界上最早的中轴线,它比北京早了500年,比巴黎和纽约早了1000多年。放眼全世界上万个城市,中轴线历经千年不变,并且一层层叠压的绝无仅有。因此说,开封的城市中轴线1200多年未曾改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观。</p> <p>图示:开封城市中轴线远眺。</p> <p>开封既是中国最早的都城,又是世界上唯一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地方。这条纵横南北、顶天立地的中轴线,就是如今的龙亭公园内,将杨家湖和潘家湖,一分为二的那条绵长的通道。</p><p>  这条中轴线,南起城市边缘,当然还可向前无限延伸;中间穿街过巷,串起城市的干道;北面通达皇城,直抵皇宫正门。笔直修长,岿然不动,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让人油然而生敬畏!</p><p>  置身这条中轴线上,我不由想起“王”字的写法,那王字中间的一竖,就是一条中轴线,将犹如横亘的大街似的三横,上下连接,一气贯通,从而构成了一座宫城、或者说一个城市的基本骨架。</p> <p>2.金朝建中都仿制汴京。</p><p>公元1153年,金国完颜亮正式迁中都于大兴府,成为今日北京市建都历史的开始。金国中都的改建仿自北宋汴京(开封),由金主完颜亮遣画工先画出汴京宫室规制,然后交左相张浩照图修造。张浩征调民工80万、兵卒40万,历时3年最终建成。可以说,整个金中都就是根据汴京“克隆”的城市,从整体规划到宫城布局,再到建筑风格,甚至名称都与汴京相同。</p><p>为了仿制汴京(开封)的“中轴线”,金国中都也规建了中轴线:南起丰宜门经大安殿到北部拱辰门。金朝还把汴京宫殿中的一些构件拆卸下来,直接用于中都宫殿建筑,从玉樽金鼎到龙床香案,都是直接从沦陷的汴都搬运过来的。这充分说明:一向在草原游牧的女真族,对大宋的物质文明是如何痴迷和艳羡。</p><p>金国中都仿效北宋皇都开封“三重城”“中轴线”的规制而建,开启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今天在北京广安门南滨河路金中都公园内,还能看到金代的建筑风貌。</p><p><br></p><p>近日我去北京出差时,特地去金中都公园考察,拍下了几张照片。</p> <p>图示:北京金中都公园大门。</p> <p>下面这组青铜塑像叫做《营城建都》,</p><p>说明牌上刻写内容是:</p><p>公元1153年(金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仿照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制式营建金中都,揭开了金中都作为北京首都之地的新篇章。</p> <p>雕塑为左丞相张浩与工匠研究营造法式。</p> <p>看看这座亭楼,分明是北宋克隆版。</p> <p>3.申请世界文化遗产。</p><p>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天安门等14处遗产点。市政府已将北京城市中轴线申遗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有专家建议,开封应学习北京市的做法,尽快启动开封城市中轴线的规划整改和申遗工作。</p><p><br></p><p>侯老师认为:开封学习和效法北京整体保护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做法势在必行,不仅可以彰显开封在古都名城历史方面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极大地推动开封古都名城、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同时,可以促进古都名城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使传统中轴线成为开封最富魅力的文化旅游路线。</p> <p>图示:北京启动中轴线申遗。</p> <p>三,漫步在开封中轴线上</p><p>在开封的这一年,我曾无数次漫步在从龙亭到御街,再到中山路这条千年的中轴线上,我深深地呼吸,品味着氤氲满城的宋韵,我久久地徘徊,探寻先贤们的足迹。</p><p><br></p><p>漫步在古朴的御街,我看见宋仁宗的御车驶过:那一个白天,官家与范仲淹,韩琦一同视察京城商业的繁华,谋划国家的发展。那一个夜晚,官家轻车简从,与民同乐,携家人观赏上元灯会,观看瓦肆的演出,既没有迴避戒严,也不设演出专场……宋仁宗执政四十年,成就了大宋朝的太平盛世,谱写了清平乐的华彩乐章。</p> <p>图示:宋仁宗观赏相扑表演。</p> <p>图示:宋仁宗观赏上元灯会。</p> <p>漫步在繁华的中山路,我看见苏洵父子三人行色匆匆,他们从遥远的四川老家进京赶考。那一年,苏东坡年方21岁,青春勃发,踌躇满志,兄弟两人同时考中,金榜题名,苏老洵虽未参加考试,却也凭一篇《六国论》的雄文誉满京城,中国文坛升起了耀眼的三颗巨星。</p><p>那一年因乌台诗案,苏东坡从中山路启程,贬赴黄州(今湖北黄岗市)。面对三国古战场,他触景生情感慨不已,写下了不朽的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p><p>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 <p>漫步在昔日的汴河州桥,我看见靖康元年的满城烽火。那一年,公元1127年,汴京城破,金国铁骑踏碎了州桥的明月。</p><p>那一年,公元1170年,南宋范成大奉命北上出使金国,重回中原故土,他沿着汴京的中轴线踽踽独行,脚步踉跄,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诗篇《州桥》:</p><p>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p><p>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p> <p>时间又回到现实,回到了公元2020年的夏天。请跟随侯老师的步伐,再一次登上龙亭,欣赏这八朝古都的优美画卷,欣赏这千年不变的城市中轴线。</p><p>从北向南,由近及远,你可以看到朝门,嵩呼。越过洁白如璧的玉带桥和巍然庄严的午门,你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御街,你可以看到繁华的中山路,绵延不绝,一路向南。</p><p>在开封城市中轴线上,汇聚了古都名城地上、地下最具价值的文物遗存,是开封城市格局和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现存主要建筑有龙亭大殿、樊楼御街、汴河遗址、州桥遗址、大南门遗址等等。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有鼓楼,有相国寺,有开封府,有包公祠。这些建筑既是当今开封建设古都名城历史文化的依据和象征,也是历代开封城市文明发展的遗存和见证。</p> <p>写到这里我顿生感悟:</p><p>开封中轴线的美,八朝古都的美,</p><p>是一段段伸手可以触摸的城墙,是一层层清晰可见的城摞城,宫摞宫,马道摞马道;</p><p>是一千年巍然不倒的铁塔,是两千年奏响阳春白雪的吹台;</p><p>是樊楼里传出的豫剧腔韵,是鼓楼夜市的叫卖声声;</p><p>是鲁智深倒拔垂柳的大相国寺,是包青天执法如山的开封府;</p><p>是中山路繁华老字号飘来的香味,是千万户老开封人家升起的炊烟;</p><p>是宋都皇城川流不息的游客,是清明上河园推陈出新的美丽画卷……</p> <p>图示:龙亭大殿</p> <p>矾楼(复建)</p><p>矾楼原名白矾楼,后来更名为丰乐楼,一说为樊楼。位于宋都御街北端,是据史书记载于1988年复建的一组庭院式仿宋楼阁,是开封最大的仿宋游乐中心。</p> <p>樊楼,传说宋徽宗与李师师曾在此幽会。</p> <p>古香古色的御街。</p> <p>开封府剧照。</p> <p>大相国寺。</p> <p>州桥明月:汴京八景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