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的父亲</p><p> 易 雄</p><p> 我的人生直至今日,让我情感最为矛盾且复杂的人,莫若我的父亲了。父亲今年68,已近古稀之年,而在我的印象里,他仍是我儿时记忆中的模样。这或许是我从十六岁外出求学,十九岁投笔从军,再后来南下工作,近二十多年来与父亲相处甚少的缘故吧。也好,俗话说:近则不羁远则怨。当然,这话本是形容恋人之间的感觉的,而以此喻于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似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p><p> 父亲生在农村,住在农村,然而,他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农民。因为,于田地里的播洒耕种的活计,父亲并不精通。当然,他也更不是什么乡贤士绅、知识分子,他的前半生,只不过是以杀生为生的一介屠夫而已。整日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几十年下来,在他的屠刀下,放倒无数“二师兄”。</p><p> 时至成年,我仍从心底很是有点畏惧父亲,恐也与他几十年来身上所攒聚的“杀气”有关。因为成日杀生,父亲之前亦是心情忐忑的,他就曾经为此煞有介事地咨询过他九十多岁的终生虔诚信佛的舅舅:“外甥杀了这么多生,将来是不是会有什么报应的?”舅爷爷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神仙下凡与一屠夫对话的故事,具体内容我也记不大清楚了,而后告诉父亲:“猪本凡间一道菜,为人之食而杀生,乃是一门职业,上天是不会怪罪的。”听罢,父亲似坦然了不少,至于后来,他终究还是“金盆洗手”了。不过,父亲从来没有杀过牛,因为牛自古就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耕作伙伴,是通人性的性灵,据说,牛在得知自己会被宰的前夜,是会整夜哀嚎的。父亲说:这种作孽的事,不能干!</p><p> 父亲杀猪是属于自产自销的营生。在乡镇闹市摆一摊位,成日里与南来北往、职业各异的人打交道,轶闻趣事自然也比一般的庄稼人要多,再加之父亲天性幽默,没事总爱讲个笑话或说个段子,父亲讲的时候,自己定是不苟言笑的,而且不急不慢,待到听的人都笑出了眼泪,他才会附合着伴笑几声。父亲的这套本事,我很是折服,每当这时,我又特别亲近父亲,内心似还生出点小仰慕的感觉来。</p><p> 父亲虽然没读多少书,思想却并不束缚守旧,而且非常开放民主。于此,又让我想起两件事情来——</p><p> 记得初中的时候,应该是初二了,正值情窦初开的青春期,我年幼丧母,懂事得早,早恋这道坎自是不可避免的。父亲整日东奔西走,那两年也正是他自己的婚姻再遭变故之年,自然无暇对我多加关注。那时,我是有早起读书、作业的习惯的。一天早上,我坐在床上背书,尔后偷偷拿出前一天一个女生写给我的纸条看了起来,不知怎地,后来竟然睡着了,天亮后,却发现纸条不见了。那几日,我很是有些不安,而父亲却一如往常,我的不安的心仿佛放下来不少。几天后,期中考试了,成绩出来自是一落千丈。这时,父亲找到我,拿出了那张纸条,交给我让我自己处理,并说了句:“儿子啊,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啦。人若做了官,还怕没有轿子坐吗?”父亲的话让我面红耳赤,尽管后来我的学业还是受了很大的影响,但我只怨自己,于父亲,能如此开明处理,我已是后悔莫及的了。</p><p> 另一件事情,父亲的做法于我亦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的。那年家里建房,请了邻乡一个施工队,一切谈妥都准备开工了,不料,因为这个施工队头年在村里一家建的房子出现了漏水,与主家闹起了纠纷,那主家连同三朋四友纷纷来我家跟父亲和我说起施工队的不是来,说的人多了,我也竟有点迟疑拿不定主意了,而父亲却毫不为之所动,毅然决然地决定继续使用这家施工队。父亲说,理由三条:“一是这家施工队的负责人是他看着长大的,人品差不了;二是这些年他们建了这么多房子,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主家自身应该也有问题,肯定在待人处事上也有不周之处,怠慢了工人;三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一闹,施工队为挽回面子和影响,肯定会竭尽全力把咱家房子建好,一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二来也间接驳回那主家的不是,不然,他要再臭了名声,这乡里乡亲的,他以后可别再想有活揽了。”我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坚定地跟父亲站在了一起,后来事实证明,父亲的分析和选择是完全正确的。自此,每当老家有什么事要我出面,我也总会想着与父亲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p><p> 父亲还是个热心的人,尊师重教的人。早年村里建学校,每年端午划龙舟,他总是第一个带头捐款赞助。后来,我们长大成人,外出参加了工作,村里搞新农村建设,修路、美化等公益的事情,父亲总是打电话给我和姐,要我们不忘乡梓,力所能及捐款捐物。他总是说:“人不能忘本,修路架桥、兴资建校,这些都是功莫大焉的事,这是菩萨都会记着的好事、善事。”每年春节回家,他也总不忘提醒我,哪个老师家要去看看,甚至于当年学校食堂的师傅因对我关爱有加,父亲也一直记在心里,一直跟我说:“谁谁谁到现在还总经常问起你的。”于是,只要父亲时间得空,他都会陪着我一一上恩师、亲友、故交家逐一登门拜访。</p><p> 我想:父亲于我,是爱的,这不仅我是他唯一的儿子。父亲于我的爱,并不是亲力亲为、倾囊相助,更多的却是一种言传身教。我一岁丧母,父亲婚姻一波三折,我和姐姐的童年于精神上是缺失温暖的。成年后,成家立业,于物质上,父亲亦没有给我们一分一毫的帮助,甚至于精神上的关爱也不曾付出。譬如:当年我在遥远的东北当兵两年,父亲是没有给我打过一个电话的。直至现在,我有了儿子,他亦没有像别人的爷爷一样隔三差五打个电话问问孙子。而我于父亲,我想,也是深爱的。我于父亲的爱,也不是更多的嘘寒问暖,而是一种倔强地自立与自强,或许还有一些自尊罢。</p><p> 自我十六岁离开家,开始了独自闯荡的求学、从军、立业之路,在这茫茫人海、滚滚尘世间行走,没有人管束过我。如果说今日的我,能在这繁华都市里立脚谋生、成家立业,能在与人相处交往中,得到众人的信任与认可,我想,这一切,我得感谢我的父亲,因为,是他成就与影响教育了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