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本气象科普约1000字,阅读需4分钟。)</font></h3> <h3> 提起敦煌啊,您脑海里浮现出的,一定是美丽的壁画和生动的彩塑。</h3><h3> 莫高窟也因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h3> <h3> 去年七月,武汉的张先生却为敦煌之行留下了遗憾。他一家人早早在网上订了门票,兴致勃勃来到敦煌。可是,天不遂人愿,当日敦煌降雨近30毫米,莫高窟临时关闭,张先生也因此被退了票。</h3><h3> 那天,和他一样遭遇的游客,还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h3> <h3> 那么,问题来了,30毫米的降雨,若在南方就是很平常的事,可到了敦煌,为什么就致使景区关闭,退票而归呢?</h3><h3><font color="#ed2308"><b> 这需从莫高窟的文物保护说起。</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第一个洞窟开凿到现在,悠悠1650年过去,莫高窟能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492个洞窟、2415身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魏晋风流,大唐色彩,能依然在宝窟中熠熠生辉,感动世界,这首先得益于敦煌干旱少雨的独特气候条件。</font></h3> <h3><br></h3><h3> 再来看这组图片</h3><h3> 这是敦煌汉简,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首次发现, 流沙坠简,历经2000年而不朽,同样,也得益于敦煌独特的气候条件。</h3> <h3> 莫高窟位于甘、青、新三省交汇处,开凿于三危山砾岩之上,三面被沙漠和戈壁环绕,年降水量4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300多毫米,被称为“中国旱极”。</h3><h3><font color="#ed2308"><b> 极度干旱,无形中成为了敦煌艺术的保护神。</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千百年来,风沙一直是莫高窟壁画保存的头号天敌,殊不知,潮湿空气更容易造成彩塑和壁画的空鼓、脱落、酥碱、霉变等病害。</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近年来,随着西北变暖变湿的趋势,降水又成为了窟内文物的重要杀手。</b></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 据监测显示,莫高窟受风沙、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已有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病害。</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显然,在降雨增大的天气开放洞窟,会增加文物受损的危险,降水和潮湿,便成了让莫高窟伤痛的眼泪。</b></h3> <h3>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敦煌莫高窟。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h3><h3> 为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当暴雨来临或遭遇恶劣天气,莫高窟就会采取临时关闭的措施。</h3> <h3> 再来看下面的几组图片</h3><h3> 戈壁滩出现新绿,哈拉齐再漾碧波;</h3><h3> 月牙泉逐渐丰满,沙丘上布满长梭。</h3> <h3> 远望莫高窟,可以清晰看到三危山脉一侧的砾质戈壁带;鸣沙山一侧的连绵沙山,竟然长满青草,泛起了片片绿意。<br></h3><h3><br></h3> <h3> 库姆塔格沙漠的腹地,敦煌一处已干涸近300年的湖泊“哈拉齐”, 现在已是水草丰茂,碧波荡漾。</h3> <h3> 曾一度面临消亡危机的月牙泉,近年来,水域面积也趋于稳定,消瘦的月牙逐渐丰满。</h3> <h3> 其实,这些暖湿变化现象,始终在气象研究的视野之中,而气象工作者,也一直用气象监测的方式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着力量。</h3> <h3> 资料显示:1961年以来敦煌呈升温趋势,降水增多;2000年后暖湿化更为显著,平均每10年,气温升高0.32℃,年降水量增加2.7毫米。2019年,敦煌降水量88.5毫米,较常年偏多122%。</h3> <h3>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张强研究员撰文指出,西北地区变暖变湿,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宇如聪更是呼吁,“要关注并科学应对我国西北地区暖湿化问题。”</h3> <h3> 也许,因为天气原因,您不能如期参观世界文化宝窟,<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是,当您接受退票,静静等待时,您已经为人类敦煌的保护做出了贡献。</b></h3> <h3> 作为气象工作者,要秉承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心服务的理念,与莫高窟同打一把伞,把雨水隔在外面,把故事写在里面,敦煌天空的雨水才不会变成让莫高窟伤痛的眼泪!</h3> <h3> 编辑:狄远 杨庆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