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促成长,千帆竞技永争先——冀彩萍名师工作室六月研修活动

冀彩萍

<p>  送别春风轻抚面,六月蝉鸣携夏来。 2020年6月18日,万柏林区第四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相聚一堂,参加冀彩萍名师工作室线下评课议课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学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高巧珍校长和周慧丽副校长全程参加本次教研活动。</p> <p>  </p> <p>  活动开始,由万柏林区第四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要丽娟执教了《两小儿辩日》,要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把控课堂收放自如,整个课堂有读书声,有思考时,有互动处,带着要老师鲜明的个性色彩,也显示了要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p> <p>  接着冀彩萍名师工作室成员贺霞老师执教了《仿写句子》专题课。贺老师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掘孩子的表达欲望,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让孩子在充分的交流分享中感受仿写句子的魅力,领悟仿写的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是“润物细无声”。</p> 观摩之后的议课说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语文教研组长陈晓薇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势,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和困惑。<br><br> 在听取了工作室成员和各位老师的发言后,冀彩萍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从当下最热门的教育词语“语文素养”谈起,激情洋溢、旁征博引地对这两节进行了精彩点评。首先,她简明扼要地解读了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不管是哪种课型,都要围绕“核心素养”做文章。同时,她以四年级语文下一单元为例,教给老师们快速走进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捷径。<br><br><br><br> <p>  工作室主持人冀彩萍老师热情地鼓励大家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把握每一次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贯穿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借鉴中提炼属于自己语文教育方法。</p> <p>  周慧丽副校长听了老师们的发言,感慨颇深。她肯定了名师工作室对教研活动的指导、引领作用。并希望老师们继续保持这样的激情,通过听课、评课做到取长补短,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走向更大的进步。</p> <p>  活动最后,高巧珍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她说,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我们是通过看孩子的课堂表现来看老师的教学功底,教学一定放弃功利主义追求,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独特的教育需求作出发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考虑对于学生不同发展的适切性。 教学相长,老师们要不遗余力研究教材、研究目标,巧于点拨、精于指导。要做到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p> <p>  活动结束后,工作室成员纷纷发来自己的感想:</p><p>  李建军:本次活动受益匪浅,冀老师给我们指出一条清晰的路,那就是“用教材教语文”。以后,我会关注于新教材重构语文知识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p><p> 王艳艳:以后我会强化目标意识、强化读书意识、增加阅读量扩充知识面。注重指导学生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扩大阅读量,加强学生自己的阅读目的意识。</p><p> 张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对部编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教语文有了新的思路。 </p><p> 贺霞:感谢大家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我明白了,1.课堂上将主动权越多地放出,学生的能动性就越强。2.在交互和表达中,应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p><p> 李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每次活动,我都能成长很多。在冀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定将不负韶华,奋勇前进。</p> 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本次教研活动,听课学生受益,他们习得了方法,收获了知识;做课教师受益,他们得到了历练,提升了教学能力;听课教师受益,他们汲取了营养,开拓了视野。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文

老师

工作室

学生

教研

名师

活动

素养

冀彩萍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