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

淡泊明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永不消逝的电波</span></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怀念敬爱的老岳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建国初期原中央军委总台、中央办公厅机要室无线电报务员、电传股长,我敬爱的老岳父王佐章,于2020年5月22日22时30分于世长辞,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岳父生于山东省海阳县辛安乡茂梓集村一个贫苦的家庭,抗战时期十三岁担任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的村儿童团团长,十六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选送到华东通校进修,培养成为一名电台报务员,他是建国初期中央军委最早的优秀无线电报务员之一,他的手键电报嘀哒嘀嘀哒声,通过电波发往四方,为传递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令,为解放全中国和建立新中国立下了默默的、不为人知的,且没有名声更无奖章的功勋。但那发出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却一代接一代的被继承着、发扬着,在祖国的天空、广阔的环宇、无垠的苍穹中回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和老岳父的相识,还要从七十年代我参军当电台报务员说起。</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0年夏,我的军人老父亲接到调令到江苏徐州赴任,去接收装甲兵学校即坦克兵学校营房,我们全家又从东北吉林通化的七道沟镇,随父亲搬到了徐州市。至所以是“又”,那是因为我们早在六十年代初,从西北的甘肃酒泉7169部队,随军搬到了洛阳344工程兵学校,六九年中苏边境战争,工校被军委撤销解散,合并到了工程兵的总字352部队,十月份就随父亲搬家到了寒冷的东北吉林省。军令如山倒,部队就是这样,军人子弟家属同样也是这样,随军而动,迁移四方,哪里需要那安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刚到徐州一个多月,九月份352部队的司政后总队机关及家属就搬到了徐州大院,很高兴我们又见到了离别九个多月的小学同学和小伙伴们。然而感到新奇的是,我家的对门隔壁住进了一家双军人家庭,虽然在原洛阳工校时,也见过双军人家庭,但远没有这次住的这么近,而且做邻居,听说女军人还是抢救病号输血病休的护士,令我们很是崇拜。因为曾经是两个部队合并到一起的,虽是邻居,但互相不认识又不熟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接触交流的少,彼此都很陌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直到年底,我报名填表体检政审参军,被分到了皖南山去当兵,接兵的刘参谋召集我们新兵,到首长办公室进行动员听指示,才知道这位首长是我们家对门的邻居姓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1年3月份,经过在皖南山黟县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我们野营拉练下到了各个连队,我和一部分新兵战友被分到大队部机关(团部),我到了通讯班,还没认全班里的战友和不知道自已将要干啥工作。一天晚上,就被大队参谋长和政委,叫到电台报房进行考察,考察我的首长居然是徐州的邻居,新来上任的王佐章政委,让我吃惊不小。他问了我的学历、视力、身体状况、新兵队训练的成绩等等,还出了些囗算和基础知识题,让我应答,以考察我的脑子反应和应变能力,并让我背他而立,拿手表在我耳朵左右、头上头下、时远时近,像查视力表一样,让我用手指指出声响的方向和远近,以考察我的听力和判断能力。大慨一个多小时后,才让我回到班里睡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天,我就被通知和另外一名七零年的兵,准备行装赶赴徐州总队通信连,参加报务训练。并给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二是要好好学习,勤学苦练,掌握技术,事事争先,做个好战士。这样当兵三个月,我就回到了徐州总队大院,成了一名待训报务员,正式的通讯兵。</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于赴徐州总队报训任务非常紧急,而且纪律要求严格,做为一名新战士革命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此乃天职。虽然我的家和父母亲离通信连住地只有三百米之遥,我也没能有时间去看望,连里和战友们谁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我牢记着王政委的指示,一心扑在训练上,要把报务学好。还是近一个月后,大队首长郑主任到总队开会,去24中队看望干部战士(中队与通信连宿舍是前后营房),他知道我的家庭情况,问到通信连彭连长我的表现,彭连长晚上找我谈心,我才告诉他。于是连长让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请假回家去看望了父母亲和两个弟弟,以及同学和小伙伴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1年的春与夏,经过野营拉练到山东微山湖,野外抢占山头,进行开机通讯联络演习,报训收发报综合考核等,近半年的训练生活终于结束,我和战友们圆满地完成了电台报务训练任务。由于在训练期间学习刻苦,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我被连队嘉奖表彰,并光荣的入了团。于九月份返回到了皖南山部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回到通讯班,电台负责人通信班副班长,就及时让我俩熟悉报房和电报机,分了电键,并给我们编了代号(呼号),排了带班和值班表,除了每天的训练和公差勤务外,正式上机日夜值班工作,收发电报。为保密我们使用的是65型有线电报机,由于部队当时国防施工战备紧张,通讯联络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军务繁忙。我们电台的收发报量比较大,白天黑夜的嘀哒嘀嘀哒声,不时的响彻在深山沟里。大队领导对通讯班和电台也十分关心,尤其是王政委。听老兵们讲,当时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政委可以进报房和机要室。一次,王政委到我们报房来看望,指示我们除了工作值好班外,还要坚持平时的报务训练,收发电报的技法和质量好坏,是非一日之功能练的出来的,必须常抓常练,坚持不懈。当他看到我们用的电键都是新换的国产电键,镀铬闪光很是漂亮时,就讲起了他们解放初期,用的是手搏电键,十分老旧,电码是莫尔斯码,如不勤学苦练是发不好电报的。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政委原来是老报务员出身,令我们肃然起敬,无比的佩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更令人敬佩的是,政委平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为干部战士做榜样。他起早贪黑为部队建设勤奋工作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电台收发电报,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特级电报都在晚上或者半夜发来,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边收边送到机要室译电,由译电参谋呈送首长审阅。我就多次送电报到机要室,路过政委的茅草房办公室,里面经常是亮着灯,他看电报,审文件,伏案工作,孜孜不倦,而第二天早上照样出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说来我们机关的干部战士都很佩服他的军人精力和体魄,每天出操都能见到他在操场上的身影。他的习惯是先长跑几公里,然后到篮球小操场上翻单杠、撑双杠。经常看到他在单双杠上,上下翻飞,标准的军体动作,矫健的身姿,干部战士们无不为之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他对我的谆谆教导和关怀。自我知道他是我家的邻居并在他手下当兵时,他就对我格外的严格要求,时常告诫我:要向工农子弟学习,不要有特殊和“自来红”思想,要夹着“尾巴”做人,处处争先,多看书勤训练,做个合格的好战士。我牢记着他的教导,在机关大队部,无论是营建盖房、公差勤务、农副业生产,还是上山砍柴,挑水烧水,打扫卫生,为干部战士们服务,都不怕苦不怕累,抢着去干,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地奉献,踏实地做人。大队部除个别领导和本班七三年俩名报务员,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外,其他同志均不知道我家和政委家在徐州是邻居关系,更没有什么特殊照顾和优亲厚友等事情的发生,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为部队和国防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4年,我被政委任命为通讯班副班长后,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越发努力上进。除干好本职工作,收发好电报,搞好军事训练外,还见缝插针,在山上开荒种地,种瓜种豆,搞好农副业生产。我们通讯班种的蔬菜瓜豆,是全机关收交最多最好的单位,弥补了炊事班当时疏菜副食的不足,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难忘的1976年2月,我在大队部机关首长、直接领导和战友们的教育培养帮肋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训练新兵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吃苦耐劳,训练出了优异的新兵班,被新兵队嘉奖。四月份,园满完成了新兵训练任务,我带领分到大队部的新兵,回到了大队部机关。可没过多久,确得知王政委要转业地方工作了,令我很是吃惊。在帮助他整理办公室,收拾东西,就要离开部队的时侯,王政委知道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就把马列毛的书和部队文化教材,以及电工学通讯一类的书籍送给了我。再三嘱咐我:要学理论、学文化,如果没有理论和文化知识,将来一事无成。并用他自己很小就学文化,当兵当报务员上通讯学校,自学初中、高中课本,在高级通校当教员时,更是刻苦钻研的经历,讲给我听,鼓励我今后要继续努力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和深刻的教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直到1979年4月,我退伍回到洛阳等待分配工作,和参加自卫反击战回来探家的大弟弟,受同时参战归来王政委的大儿子之邀,去看望当年的老邻居、老首长。他还是十分的关心我,问这问哪,鼓励我,说我还很年轻,如分配工作后,还是要努力学习,干什么都要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然而令他吃惊和没有想到的是,自这次会面后,我和从来没怎么说过话,他的大女儿谈起了恋爱,后来尽成了他的女婿,这也许就是老革命的电台报务员和我这个新时代的报务员的缘分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直到后来,我被分配到工商执法战线工作,甚至结了婚,爱人生了孩子,我还依然记着他在部队时对我的教诲,在爱人的辛苦支持下,我上夜校,补初中补高中,考电大考党校,党校毕业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回到工作岗位,更是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多年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市、区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这都与他在部队和地方时,平时对我的要求和教育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泉。老岳父对我们的爱,就如那永不消逝的电波,嘀哒清亮,点划厚重,铿锵有力,绵延迴长!&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愿老岳父、岳母天堂幸会,一路走好!儿女们会永远感恩,记住你们的恩泽和教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让我用电码嘀哒嘀哒嘀完毕(●一●一●)来结束这篇小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文献草于老岳父逝世一月之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0年参军的岳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1年我父母在徐州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次探家的全家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皖南山我们电台的战友</p> <p>1979年自卫反击战归来的大弟和内弟在总队大院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春节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悼念岳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小抗战儿童团,开国大典红旗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戎马生涯三十载,军工建设十四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于领袖忠于党,为国为民终身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俭廉洁传后代,留得清名人世间。</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岳父王佐章生平简介</span></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的老岳父王佐章,于2020年5月22日22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90岁。本着老人生前遗愿丧事从简,已于2020年5月24日火化后,葬于洛阳盘龙陵园。在此特向老岳父生前的老战友、老同事及亲朋好友,尤其是闻讯第一时间诚挚致丧致哀、来信来电,共计80多名老同志、老战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下附:老岳父的生平简介)</p><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岳父1931年5月15日生于山东省海阳县辛安乡茂梓集村,1943年担任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的村抗日儿童团团长,1947年加入共产党,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7年6月至48年12月在华东通校进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8年12月至50年3月中央军委总台任报务员,在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阅兵式中成为一名红旗方队的旗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0年3月至5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任电传组长、股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3年3月至53年9月中央军委总台任领班员,曾在毛主席和中央领导身边工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3年9月至59年9月解放军高级通校进修任教员、主任教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9年9月至65年5月在7169部队参谋军教连任连长期间,分别赴新疆马兰基地,甘南酒泉发射基地工作,为中国的导弹和原子弹事业做出贡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65年5月至70年5月总字352部队任警通连连长、工程科副科长等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0年5月至76年8月任80592部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6年8月至78年12月任5111厂武装部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8年12月至80年8月任5111厂党委常委武装部长、政治部副主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80年8月至1991年10月任5111厂党委副书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91年10月经国防工办批准离职休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6年1月曾获国防部授予的解放奖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5年9月获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9年10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p><p> 注:悼念文和遥祭诗照片,分别为原352部队警通连司务长刘汉斌和原80592部队周泽斌工程师所作。再次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