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怀念我的父亲</p><p>又是一年父亲节,往年的父亲节总会捎上一个电话,电话的那一头是父亲开心的笑声和嘘寒问暖的关照,如今,再也不曾听到。</p><p> 父亲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九岁时,他的父亲因在苏州做生意,客死他乡,为了生存,孤儿寡母从此替地主家打工,在父亲13岁那年,他的母亲也随父亲而去。父亲从未向我们提起过他那心酸的陈年往事,或是不愿揭开旧日的伤疤,或是不想有损他的坚毅、高大的形象。这些往事还是在父亲过世后,从母亲的口中得知一二。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有他的家族图谱,还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面记载着每一个晚辈的联系号码,及晚辈们过年过节给的一些小心意,某某500元,某某1000元,……一笔一划地记录着,同样,在每个节日,他也从不会忘记给每个小小晚辈表达他对的爱心,虽然我们一直跟父亲强调,“不用的”。父亲虽然沉默寡言,不善表达,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从未停止过对家的眷念与对晚辈的牵挂。</p><p> 父亲识字不多,从未读过书,却在村里任村干部多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有着一颗毫无私心杂念的公益之心,他性情耿直、简单豪爽、乐于助人,从不会耍什么花花心肠。一次,因我父亲发现邻居有侵吞公家物品据为己有行为,及时采取行动,堵住漏洞,以至于邻居家在多年后的一直记恨着我家,欺负我家,记得一天邻居家拿着斧头破我家的门,我家一家老小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门也被破了两个口子。 </p><p> 父亲生病住院期间,跟我说起了许多他在生产队里所做的好事,诸如东家生病,他帮忙用拖板车拉到大阜看医生,西家家有丧事,他帮忙抬棺,等等。有一次,村里的一村民要去大阜打胎,父亲知道后,他劝诫,“人家人家,就是要人,再苦在累,也要留着。”硬是半途劝说回家。如今,这个被保留下来的孩子,已飞黄腾达,他家一直记着父亲当年的好。 </p><p> 为了全家生计,父亲常年在外做竹匠,以贴补家用,他外出打工,不要钱,只要米,做的最多的地方是旌德,我们一家老小吃的米都是他一肩一脚从旌德挑来。要是在村里做工艺的话,每天下午的下午餐是我们最期待的,一碗米粿,或一碗年糕,或是一个粿,在那缺衣少吃的年代,足以令我们催延三尺,父亲总能看穿我们的心思,端着碗回家给我们众姐妹打牙祭,而他自己总说吃多了,不想吃。每次跟随父亲外出,也总能满足我的馋嘴虫。</p><p> 父亲是严厉的,特别注重对我们的品德教育,在他那传统教育里,听话乖巧的小孩就是好小孩。记忆中,五姐倔强脾气,不听从父母安排,还经常回嘴,因此是受父亲打骂最多的一个,而我因性情比较温顺,被父亲操的心也少,是父亲最呵护的那个,总觉得,在众多姐妹中,父亲对我是最好的,父亲帮我买的那件红色夹克衫,一直深深地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虽然那件衣服已是多年未穿。</p><p> 父亲是极爱干净的,一年到头,不管春夏秋冬,总爱穿一件白衬衫,头发也总是往后梳理地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每次到城里来,总不忘在我居住小区门口的理发店里打理一番,看着清清爽爽,精气十足,为此,母亲也经常打趣我父亲,“去相亲吗?”在他卧床不起的那段时间,还不忘洗头,擦澡,更衣换被,他总是那么清爽、帅气。</p><p> 父亲是带着遗憾走的,他总讲,再给他活个三年,看到几个外孙成家,他也就知足了,可是,人的生命长短是不受自己主观意愿支配的,在他走时,他所期待成家的几个外甥也因远在异国他乡,未能看到最后一面,这也许是父亲心中最大的遗憾。 </p><p> 如今,父亲已离我而去,愿您在天堂安好,不再有病痛折磨,“父亲节快乐!”能收到我的问候与祝福吗,会的,你一定会收到的!</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