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p> <p>我家有女初长成</p><p> 女儿在一天天长大,仿佛一夜之间,从一只黄毛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最近,我不时会翻看女儿小时候的相册,不禁想起父女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p><p> </p><p>其一,爱爸爸,爱妈妈</p><p> 女儿小时候,刚刚咿呀学语,我总是问女儿同样一个问题:"欣怡,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女儿总是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爱爸爸!爱妈妈!"也没人教她,她就这样回答。不偏不倚,我和妻子都十分满意。 后来,女儿一天天长大,去年还上了幼儿园,我给高三毕业班代课,工作挺忙,一周很少下去,妻子一边在超市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小女,很是辛苦。有时我到韦曲,我又问小女那个问题:"欣怡,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这个时候,女儿说:"爱妈妈!" "那你不爱爸爸了?" "爱!"女儿勉强地说,我有些辛酸,有时想一想,觉得对不住女儿。今年六一儿童节,女儿表演节目,我说好要去为女儿照相,可没有前去,言而无信,只有等到7月4日,女儿的生日再补偿她。</p><p> 其二,童言无忌</p><p> 小女讲话往往出乎我的预料,让人忍俊不禁。</p><p> 那天,我和小女在长安广场游玩,我坐在石凳上,观看宣传单,小女和几个小孩在附近玩。突然,小女跑过来,神秘地说:“爸爸,阿姨没穿裤子。”我抬头一看,果然,迎面走来一位时髦女郎,那么冷的天,还穿裙子。我说什么呢?孩子说得没错,她真的没有穿裤子,而是裙子。</p><p> 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兴庆公园玩,在回来的路上,600路公交的乘客特别多,玩了一天,又没人让座位,特别累。小女也在东张西望,"吃玉米拉肚子。”她这样说。原来,有一位女士,正在啃玉米。那天,家里煮了一锅嫩玉米,小女也要吃,结果,吃什么拉什么,我告诉她吃玉米拉肚子,她记住了。我赶快制止,好在那位女士没有在意。</p><p>其三,于我心有戚戚焉</p><p> 那一天是个星期天,我在看护小女,该教她些什么呢?养儿才知父母难。自从有了小女以后,我真正体会到了教育子女的艰辛:你不是歌星,你要会唱歌,那怕走调;你不是画家,你要会画画,那怕涂鸦,因为你的孩子可能要求你唱歌或画画。我在一张白纸上信手画出一幅图画:夏日荷塘,清清的湖水波澜不兴,一支荷花的蓓蕾高高挺立,出水很高,一朵荷花迎风袅娜地盛开着,一柄打开的荷叶象一把撑开的大伞,有一只蜻蜓盘旋其中,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突然,我灵机一动,这不是巧妙的比拟吗?小女看了一看,指着荷花说:"这是妈妈。"指着荷叶说:"这是爸爸。"指着花蕾说:"这是我。"我内心一动,心有灵犀哟,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有同感。</p><p>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p><p> 所以,珍惜父女母子在一起的日子,不要为以后留下什么遗憾。</p> <p>女儿今年小升初</p><p> 一年一度的小升初终于尘埃落定了,经过几天忐忑不安的焦虑等待,终于公布了录取名单,女儿考上了兴国中学,总算水落石出了。今年报名参加兴国中学小升初考试的小学生有近4000人,录取了700人,女儿名次为343,正好处在中间。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怎么高兴,甚至还有些遗憾。我总觉得女儿应该考上一所更好的中学。与此同时,女儿班级的朋友圈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一个喜讯又一个喜讯接踵而至,那些平时学习不及女儿的同学,也考上了兴国中学,他们的父母欣喜若狂;那些平时学习和女儿相当的同学,有的考上了西安的五大名校分校,他们的父母明显在众人面前显摆、炫耀,不一而足。</p><p> 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没有人同情弱者的眼泪。小考类似高考。5·28 那天,晴,18~36度,骄阳似火,高温之下,考场内外,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到处是心急如焚的家长,到处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车辆,堵塞如停车场的马路,场面简直太火爆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孩子能考个好成绩。孩子在教室考试,父母在外边等待。好学校在挑好学生,好学生在挑好学校。为了稳妥,那天下午,我还带着孩子参加了万科中学的考试,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场面。据说,那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有近3000人,最后录取500人,女儿后来被万科中学平行班录取了。以前,女儿参加长安大学附中的点考,也被录取了。</p><p> 回顾我参加小学毕业考试那天,天空中飘着丝丝小雨,父母忙得不可开交,没有谁有时间陪我去考试。我们那时在郭杜中心小学考试,距离我们杜永村还有18里路程,由于道路泥泞,大家不幸乘车去晚了,我慌不择路,还竟然跑错了考场,闹了个大笑话,至今仍记忆犹新。</p><p> 如今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家长大多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p><p> 面对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成绩,我和她妈忧心忡忡,十分纠结。女儿却心态极好,不以为然。她说:某某考上了西工大附中,某某考上了交大附中,某某考上了铁一中……她说别人的成果如讲《天方夜谭》,轻描淡写,仿佛与己无关。我问她的感受,希望听到她的羡慕,甚至嫉妒,结果大失所望,女儿相当超然,没有表现出难受和后悔,却反唇相讥:你们不是为我报的兴国麽,而且我也考上了?我一下子竟然无言以对。</p><p> 从前就有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们对良好的教育资源趋之若鹜,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是家长们向往追求的目标。女儿小升初的成绩,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们一家三口,没有达成一致,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女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上学和回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好,背诵比赛和计算比赛也获奖,曾获得“学习标兵”称号,课外还参加了绘画和英语培训,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女儿是好学生,好同学。我们也对女儿抱有较大希望。不过,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时,女儿也存在在学习上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如今的小升初,既拼家长的胆略和能力,又拼孩子的智力和恒心。奥数就是区分孩子高低的分水岭。人,都有惰性。当初,她妈给孩子在西安报奥数,看到女儿畏难的样子,我心软了、放弃了。还想到如果女儿考上西安的中学,交通、住宿一大堆问题,让人头疼,我犹豫了。女儿处在叛逆期,她妈处于更年期。她妈的唠叨没完没了,女儿的顶撞此起彼伏,我只好两头劝解说和。女儿出现厌学情绪,学习就应付。我也是,下班回家,就想休息,有空玩手机,从学校回来讨厌再说学习。她妈也是电视剧一部接着一部,乐此不疲。女儿也没尽心,做完作业以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孩子懂什么,天真无邪,关键时刻,还要父母把关。我认为我没有重视女儿的学习,没有胆量,没有决心,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p><p> 这个和我的个人性格和经历有关。小学毕业那年,我对自己评价过低,班主任李老师建议我报考长安一中,父母没有文化,那知轻重,我最终没有参加。后来,成绩揭晓,我语数两科考了188分,为我们郭杜地区第一名。如果当初考上长安一中,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人生没有如果,不能重头再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面对女儿的小升初状况,我无助无奈,无可奈何,然而木已成舟,只有被迫地接受残酷的事实。</p><p>我想告诉女儿:</p><p> 尽管社会上也有潜规则,也有暗箱操作,但要相信公平、公正,勇敢地接受社会的挑选,你在挑选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挑选你。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p><p>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你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时世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你在应该下功夫的时候放纵自己,你将换来一辈子的卑微。</p><p> 小升初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还很艰苦,还有好多困难,你要相信你自己,乐观地面对。我要与时共进,更新观念,汲取教训,为你擂鼓助威。</p> <p>父女情深</p><p> “胖子!快点儿!胖子!快点儿!”从小到大,他总喜欢称呼女儿为胖子,其实女儿并不胖。</p><p> “来咧!来咧!”女儿扎起马尾辫,背起双肩包,清爽又精神,走出卧室门。</p><p> 他看到她又没有解开鞋带穿鞋,就说:“给你说了多少遍了,回家脱鞋,先解开鞋带再脱鞋,你咋总是不听呢?”</p><p> “知道咧!知道咧!”女儿白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p><p> “雨伞带了么?水杯带了么?手表带了么?公交卡带了么?”他又问。</p><p> “带咧!带咧!你咋像个啰嗦的老太婆?”</p><p> 他没有言语。</p><p> 的确,自从女儿出生以后,从小到大,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他有操不尽的心,他变得琐碎而又唠叨。</p><p> 父女二人,结伴而行,他今天要陪同女儿参加学考。本来,女儿说过自己一个人可以的,不用他陪。他还是不放心,向单位请假,专程护送。从家门口到汽车站,走在小区绿树环合的道路上,太阳洒满斑驳的倒影,他大步流星地赶路,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走路快,说话快,吃饭快。这和他早年走读生活有关,习惯成自然嘛。女儿气喘吁吁,在后边小步紧追,“爸爸,你慢点儿,等等我。”他只好停下来,回头劝道,“快点儿,要迟到了!”</p><p> 好在有公交车直达,他家在广场北路,学校在广场南路,不过几站路程。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父女二人赶到学校门口,他额头微微冒汗。此时,已经有些学生和家长早早地到场。在树阴下,男孩一堆,女孩一伙,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女儿热情大方,走上前去,和同学打招呼,“你好!马 # #!” ,“哈啰!胡 # #!” 他突然发现有一个黝黑的男孩,站在一株梧桐树下,一对黑眼珠一直瞭望着女儿。他马上认出,那是女儿的同桌小 G ,绘画很棒,尽管没有见过,但听女儿介绍过,也看过微信里的照片。由于他在场,那个男孩没敢过来。他想起昨天他和女儿提前来到考场,熟悉环境,在走廊上,感到后边有人,一条身影一闪而过,他在女儿的肩上拍了一下,女儿吓了一跳,呀了一声,他认出,那是女儿的同学小 F ,一个调皮可爱的小伙子。他感到后边还有人,果然,还有小 S 和 小 Z。他猛然一回头,威严地瞪了一眼,小 Z 的笑脸瞬间凝固,举起的右手尴尬地放下,摸了摸后脑勺,和小S夺路而逃。他在心里说:避!离偓女子远些。如今的孩子们怎么啦!这样大方?打打闹闹不分场合。尽管不是过去男女授受不亲时代,不过怎么也要男女有别呀。针对此事,女儿却说他神经过敏,小题大做。</p><p> 他小时候,男孩女孩保守封建,泾渭分明,他邻村有位女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和他同学,也没说过几句话。社会在变,他的观念也在变。他知道,女儿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学习轻松,热心班务,人缘很好。不过,作为父亲,作为男人,作为教师,他总觉得要给女儿说些什么。</p><p> 不一会儿,班主任 T 老师来了,一位风姿绰约、泼辣干练的中年女子,孩子们立刻停止闲聊,站好队伍,男孩在东边,女孩在西边,黑白丑俊,高矮胖瘦。他看到女孩的同学小 Y ,真的不错,小伙子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体育还好。他看到女儿在女生群里也是出众的,既如一支含苞待放的小百合,又似一株亭亭玉立的小白杨。农村人说得对,鱼鳖海怪,他妈他爸都爱。T 老师强调考试注意事项,女儿却和同学小 L 挤眉弄眼,心不在焉。他朝女儿瞪眼,女儿没理会。T 老师讲完以后,他叫过女儿,问她老师讲话她为什么没有认真听讲,她说,老师都讲过N次了。父女谈话之间,T 老师招呼学生进场。他只好作罢,却发现女儿和同桌小 G 有说有笑地并肩而去,看也没看他一眼。</p><p> 望着女儿远去的背影,他感到有些酸楚,无限地失落。正如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她)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p><p> 女儿小时候,他祈盼她快点儿长大;如今,他却感到长大的女儿,离他越来越远了。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上辈子的情人,这辈子的亲人。</p><p> 同时他想到:女儿长大成人,总要嫁人,离他而去的,不管他将来舍与不舍。将来有那么一天,女儿会被一个“坏”小子领走。你精心培育多年的一盆鲜花,总会被一位懂得欣赏的人端走。世界所有人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和子女却不断分离。他觉得:女儿以后一定要幸福。“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选自《触龙说赵太后》)将来的女婿要才貌双全,人品贵重,最重要知道珍惜她。尽管为时尚早,可将来总有那么一天。有人说,其实,父母和子女在一起的日子是有限的,就那么几年光阴。女孩结婚以后,有自己的丈夫,人家是二人世界;以后有了孩子,人家是三口之家。你是外人,你是亲戚,你不过是个帮忙的人。</p><p> 所以,从现在开始,应该珍惜父女在一起的日子。好在女儿从小和他沟通顺畅,无话不谈,那么,一路走来,他以如既往,为女儿继续保驾护航。</p> <p>女儿今年初升高</p><p> 子夜时分,我起夜,透过门缝,发现女儿房间的灯还亮着。难道女儿睡着了,又忘记关灯了?我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有时就会起夜;而女儿从小就喜欢睡前看一会儿书,有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就忘记了关灯。</p><p> 我蹑手蹑脚地推开女儿房门,门还是吱嗄地响了一声,我看到女儿还在灯下写作业,女儿也看到我突然进来,双方都十分惊诧。女儿回过头来,嗔怪我道:“爸爸!你吓我一跳!”我尴尬地笑了一下,“宝贝儿,快睡觉!明天还要上课。” 我忙带上门出去,抬头看看挂钟,已经十二点十九分了。</p><p> 我希望发生和担心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p><p> 女儿刚上初中那年,我希望女儿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有空再写一些家庭作业,女儿总是很抵触。每当她写完作业以后,就要跑出去玩耍,我拦都拦不住。看过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以后,她说,她不想像茜茜,被家长逼着,得个抑郁症。去年,我正好代课高三毕业班,由于忙于工作,就疏于对女儿的管教;再者,我认为,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为自己学,不是为我学;还有,我们小时候,父母忙于农活,谁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呢?我们看到父母特别辛苦,还不是刻苦用功,考上了大学。为此,她妈没少唠叨,说我不负责任,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下班回家以后,只知道玩手机。</p><p> 宽松的环境,没有过多的压力,女儿自然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有次期末考试,她在她班54人排名,竟然是第22名,全级七百多人排位第56名。今年七月份的学考,我陪女儿前往,踫见她的班主任,这是初中两年以来,我们第一次相见,以前都是她妈参加家长会。聊起女儿的状况,我极度震惊,心情坏到极点。回到家里,一句话儿也不想说。</p><p> 众所周知,如今的中考难过高考。今年,西安市普高和职高的比例为6:4,明年比例定为5:5。以长安区为例,比如长安区今年参加中考8000人,能上普高的有4800人。明年参加中考也有8000人,能上普高的只有4000人了,无形之中,减少了800人。如今,职高的办学水平有待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又有那个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职高呢?除非是万不得已。而上了省级示范高中,等于一只脚已经跨进一本大学的大门,西安市好高中那么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长安区呢,只有长安一中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上大学也好办,只要高考分数高,全国各地的大学随便选。</p><p> 面临中考,形势严峻,我和她妈都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人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觉得女儿的转变是在今年暑假北京研学回来以后,或许是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教育了女儿,或许是北京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氛围感染了女儿,或许是……总而言之,女儿在研学笔记写道:只有你优秀了,你的周围才会充满着你喜欢的人和你喜欢的事。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拼搏的自己。</p><p> ———致最好的自己</p><p> 只要她自己想清楚了,一河水都开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暑假期间,除过写作暑假作业,校外的培训班,女儿也是报了几个,不管高温,还是降雨,她都风雨无阻,按时往返。除了参加实体班,还有网上一起学也要求参加,这些完成以后,我还找了一些资料让她作,她也没有怨言……我觉得女儿今年暑假过得充实而有意义。</p><p> 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学习了。看到女儿的变化,我和她妈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喜悦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妈不辞辛苦,早晚接送孩子,想方设法为孩子做好吃的,加强营养;我一有机会,就和女儿聊天,给她减压,为她鼓劲,帮她分析。</p><p> 功夫不负有心人。九月份的收心考试,女儿进步很大,名次从班级的第22名,上升为第4名,全级的第56名,上升为第15名,获得进步奖,并且考入拔高班;十月份的月考,女儿再创佳绩,仍处于上升阶段,从全班的第4名,上升为第2名,全级的第15名,上升为第12名,获得优秀奖。以后还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模、二模、三模……我想只要女儿努力,尽管名次有升有降,我坚信,女儿都不会令人失望。</p><p> 以前,我有时劝女儿道:什么时候,你爱学习了,深夜了,你还在用功,我为你送一杯热牛奶,劝你早点睡觉,我就知足了。如今,女儿经常学到深夜,有时,我一觉醒来,女儿房间的灯还亮着,女儿做到了,我又有些于心不忍了。看到女儿的单薄的身影,散乱的头发,发黑的眼圈,我心酸不已。母亲决定孩子能飞多高,而父亲决定孩子能飞多远。小升初那年,由于我的态度动摇,女儿错失了上五大名校的机会。如今又到节骨点,我一定要发挥关键作用。</p><p> 我想对女儿说:即使无法与你一路伴行,但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总会想着为你遮风挡雨一程!即使无能与你一路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p> <p>请你珍惜孩子在你身边的日子</p><p><br></p><p>小学一走,就是一天;</p><p>初中一走,就是一周;</p><p>高中一走,就是一月;</p><p>大学一走,就是半年;</p><p>上班一走,就是一年。</p><p><br></p><p>孩子们越走越远,</p><p>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孤单,</p><p>纵有百般不舍,</p><p>却不得不放手。</p> <p>郝德海</p><p>男,西安市长安区人,长安区第八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长安区模范教师,多次荣获长安区高考、学考优秀科目奖,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p><p>长安作家协会会员,在《教师报》、《西安日报》、《长安开发》、《长安国学会》、《幸福南城》、《约一程时光》、《京兆文学》等等报刊、网络发表散文多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