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华不注山又名华山,在济南市区东北部,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华不注山素以奇秀著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态,山下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华泉。该山为文化名山,曾为春秋古战场,山脚有道教古宫华阳宫,山间有吕祖庙,现已建成华山省级地质公园。</p><p><br></p> <p class="ql-block"> “昔我游齐都,登华 huā不(fǔ)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多么美的诗句,这首《古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一千多年前,游览济南时写下的绝美诗句。诗中所提到的“华不注峰”就是济南的一处美景——华山。</p><p class="ql-block"> 华( huā)不(fǔ)注山是古人对这座山的称呼,现代济南当地人更喜欢称它为华山。它位于济南市区东北,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二环东路以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对华山的记载,在古代,这座山峰一直是济南的第一名山,名气远胜南郊千佛山,历代文人骚客都曾登临此山。 华山海拔197米,素以奇秀著称。整座山峰,拔地而起。山南边有济南市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华阳宫,占地9万平方米,周围池塘遍地,形成了华山湖,"齐烟九点",远近点缀。每当秋日,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层林尽染,景色更加奇绝。</p><p class="ql-block"> 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在济南做官时,为朋友花过一副著名的画作,《鹊华秋色图》。现在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的就是咱们华山到鹊山的美景。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画中的华山孤峰挺拔若刺天。青崖翠坡,望同如黛。后人又将此景命名为"鹊华烟雨",列为旧时济南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些美景已经成为历史,只能在《鹊华秋色图》中看到了。现在的华山却另有一番景象,青山 绿水 鲜花 栈桥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新的美丽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华山素以奇秀著称。平地突起一峰,宛如利剑一把拔地而起,很多人认为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转音。因其形状如未开放的莲花而得名,被称作出水芙蓉。</p> <p> 华山湖注水形成湖面后,两座景观桥——三孔鹊华桥、二十一孔烟雨桥主体已成型,倒映在湖面上成为新景观。</p><p> 在华不注广场北侧湖面上,三孔鹊华桥主体已呈现,向北串联华阳宫、华山,组成了景区历史文化区主轴。鹊华桥名取自“鹊华烟雨”,为三孔桥型,中间最大一跨宽20米,两个边跨15米,最高处约29米。站在桥面最高点,山、湖、观以及岸边园林景观一览无余。</p><p> 华山东侧的烟雨桥是华山湖一大特色,这座二十一孔桥连接东岸山林文娱区和华山,目前正进行基层施工,桥两侧尚有部分陆地,将烟雨桥主体和湖区隔离。烟雨桥长约212米、宽14米,最高处约30米,二十一孔中最大孔径12米。</p><p> 除了湖面两座主要景观桥,华山湖西北侧还有雨华桥、咏华桥、飞鹭桥、扶翠桥等大小不一的景观桥,呈现恬静而悠闲的自然山水风光。</p> <p> 华山东侧的烟雨桥是华山湖一大特色,这座二十一孔桥连接东岸山林文娱区和华山,目前正进行基层施工,桥两侧尚有部分陆地,将烟雨桥主体和湖区隔离。烟雨桥长约212米、宽14米,最高处约30米,二十一孔中最大孔径12米。</p> <p> 鹊华桥现已改名崇正桥, “崇正桥”为三孔桥型。 除了湖面两座主要景观桥,华山湖西北侧还有雨华桥、咏华桥、飞鹭桥、扶翠桥等大小不一的景观桥,呈现恬静而悠闲的自然山水风光。</p> <p> “昔我游齐都,登华 huā不(fǔ)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多么美的诗句,这首《古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一千多年前,游览济南时写下的绝美诗句。诗中所提到的“华不注峰”就是济南的一处美景——华山。</p><p> 华( huā)不(fǔ)注山是古人对这座山的称呼,现代济南当地人更喜欢称它为华山。它位于济南市区东北,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二环东路以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对华山的记载,在古代,这座山峰一直是济南的第一名山,名气远胜南郊千佛山,历代文人骚客都曾登临此山。</p><p> 元代大画家赵孟在济南做官时,为朋友花过一副著名的画作,《鹊华秋色图》。现在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的就是咱们华山到鹊山的美景。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画中的华山孤峰挺拔若刺天。青崖翠坡,望同如黛。后人又将此景命名为"鹊华烟雨",列为旧时济南八景之一。</p><p> 当然这些美景已经成为历史,只能在《鹊华秋色图》中看到了。现在的华山却另有一番景象,青山 绿水 鲜花 栈桥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新的美丽画卷。华山生态湿地公园按照“泉城新名胜、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来规划建设,综合山、泉、湖、河、城、人、文、娱、景、绿等要素,统筹空间尺度,运用传统园林手法打造新的旅游景观和城市名片。华山片区的开发是集历史文化、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商务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其中旅游产业将是其今后的主导产业,或将打造成全市的四大名胜之一。”华山片区改造完成之后,鹊华烟雨的盛景降重现,这里也将成为济南新的标志性景区。</p><p> 翠绿的地被植物配上花朵的点缀,显得格外清新,而优越的生活、生态、生产环境也吸引各个阶层的精英聚集于此,届时该区域人口将达到20万人,为华山片区发展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华山生态湿地公园将以崭新的姿态呈现,相信华山片区不会让大家失望,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宜居新北城正在北部崛起。</p><p><br></p> <p> 四季殿前东西两侧为忠孝二祠,两祠结构相同左右对称,修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后仍保留原有的梁架彩绘。</p> <p> 孝祠供奉的是二十四孝子之一闵子骞,闵子骞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因一则“鞭打芦花”的故事,让后人知道了他不计较后母的虐待,而以德报孝行。</p> <p> 忠祠是三开间的一座单体建筑,青砖灰瓦,甚是古朴。殿内立有逄丑父像。华山曾是春秋古战场,逄丑父的故事也发生在华山。</p><p> 根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济南发生了著名的齐晋“鞍之战”,齐顷公亲率大军在今济南北马鞍山下摆上阵势,与晋军进行决战。结果大败,幸得大臣逄丑父与之更衣,才趁机逃脱。</p><p> 此后,人们为了宣扬逄丑父的忠贞救主行为,便在华阳宫内建了忠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此一座供奉逄丑父的忠祠,它也成为华山乃至济南的一张“特色名片”。</p><p> </p><p> </p><p> </p><p> </p><p> </p><p><br></p> <p> 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得名,创始年代史料无详细记载。明代学者王象春在《齐音.元阳子》一书中记有:“晋元阳子,长白山人,得《金碧潜通》一书于伏生(秦朝博士)墓中,细为注解,携之修真于华阳宫”。秦汉之际,皇帝多次封禅大典,道士因而把济南地区发展为道教圣地。至金代,有史载于金兴定四年(1220年),由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