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

如烟如雾

<p>时间如梭,仿佛刚进入姹紫嫣红的春天,万物丰茂的夏天又向我们走来。在夏季里,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p><p><br></p><p>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p><p><br></p><p>说起端午节,文人墨客们可能会想起屈原、想起汨罗江、想起《离骚》……</p><p><br></p><p>但对于吃货的我,更多的是想起粽子,因为那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p> <p>6月14日,星期天,室外温度高达36摄氏度。由于疫情影响,休闲徒步群今年还没有举行过任何活动,很多群友在家呆不住了,纷纷向群主献计献策,要求组织活动。架不住群友们火一般的热情,群主当机立断,“烧田扎粽子”活动应运而生。</p> <p>七点集合,所有人员准时到位。一起向基地出发。说起基地,要感谢群友方圆,是他无偿把乡下一所老房子贡献出来,作为群活动的场所。近年来,在那里留下了许多徒步人的美好回忆:给群友过生日、做艾叶米果、泡红薯丸子、泡油货勺子、过节等等,笑声一片片,快乐你我他。</p> <p>到基地后,所有群友齐动手,一起加入这劳动的“盛会”,扫地、擦桌子、洗菜、生火、做饭……,不管在家是龙是凤,也不问在单位是领导还是干群,在这里的身份全是群员,大家都有着无需提醒的高度自觉,就连孕妇也没停下来,哪个地方缺人手,立马就有人主动加入。</p> <p>主题活动开始启动了。首先,把预先准备好的粽子叶再洗一遍,把绑粽子的粽叶榜抽掉中间那根硬条,撕成细绳状,一起放在祸里煮5至6分钟,这样包粽子时叶子不会裂,绑绳更有韧性,不易断。</p> <p>其次是拌米。这道程序非常重要,粽子的味道如何,这道程序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新手只有打下手的份,必须让“老将”出场。盐要撒多少,碱要放多少,这都得靠经验。</p><p><br></p><p>淘好米、把切碎的卤肉和煮熟的花生米(一笑夫妇在星期六晚上就做好了)混合,再加上适量的盐和碱。</p> <p>包粽子开始了,把拌好的米分成四盆,由五位经验老道的高手同时进行,助手旁边“伺候”。</p><p><br></p><p>包粽子,我是门外汉,自然轮不到我,试着去包了一个,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为了不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我只得灰溜溜地退到一边学习。包粽子共有8步:</p><p>1.将两片粽子叶重叠一半</p><p>2.将下面的粽子叶向上直取一半</p><p>3.以中心线为标准,把右边往左边折叠90度,然后再往左边叠起,让它四周连起来。</p><p>4.稍微用力压一下粽子叶周边,让它在手中形成一个锥形</p><p>5.然后把拌好的糯米放入这个锥形之中,不能太满,再把正面的粽子叶往里微微折叠</p><p>6.反面往正面折叠,压住正面的粽子叶</p><p>7.然后左边粽子叶往右边折叠,右边粽子叶往左边折叠。</p><p>8.用撕下来的棕叶绳子把它绑起来。</p><p>经过以上步骤后,一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p> <p>包好了后,把它们从棕叶上剪下来,五个一串。另外,为了防止煮粽子时,被粽子多余的粽叶刺破,修剪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p> <p class="ql-block">煮粽子开始了。把修剪好的粽子,一串一串放入垫好黄荊条的铁祸中,用柴火慢慢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个半小时后,一打开锅盖,一股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的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的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轻轻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子叶,一股万载卤肉的香味,夹杂着花生仁的清香及糯米的粽香扑鼻而来,挑逗着我的每一个味蕾,让人顿时没了招架之功,急不可耐地一口咬下去。“哇,真好吃!”</p> <p>徒步人都是有爱心的,自己吃饱喝足之后,这么好的美食,自然不会忘记给家人也捎上一份。</p><p><br></p><p>一天的活动结束了,大家虽然很辛苦,但累并快乐着。带着满满的成果,带着甜甜的回忆,伴着徐徐的晚风,车子缓缓驶出烧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