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生活要有仪式感就是花心思把日常生活的事情变成不日常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感觉。仪式感是让人们,记住一些事物,或者东西。”那么这次的研讨会必定是有仪式感的一次。</p><p> 为扎实开展新教育实验,领悟新教育本质和内涵,将新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2020年6月19日,在孙主任的领导下,全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齐聚二小,参加了全县小学数学践行新教育实验研讨会。</p><p> 本次会议由一小李芳主持,来自不同学校的六名教师根据实际工作中践行新教育的行动以及对以后的展望依次进行了报告。</p> <p> 首先,二小的彭春燕主任带来《新教育,我们在行动》的精彩分享。彭主任从学校的高度介绍教学中的践行新教育。</p><p>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努力构筑理想课堂。立足“五项措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优差互补,明确责任,及时进行电子奖状得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开发了相应的年级课程和班本课程,建立理想数学课堂评价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使得课堂中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p><p> 2、做好“一题多彩”栏目,培养孩子卓越口才。通过学生讲题录制视频,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也一次次提高。</p><p> 3、研发卓越课程,培养二小出彩少年。成立课程研发团队,确立各年级开发的课程内容,撰写课程纲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课程,丰富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p><p> 为出彩而来,得精彩而去。</p> <p> 接下来,张金涛主任的汇报是真正从自身行动开始的。就《我是小老师》活动的缘起、理论基础、活动开展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享。</p><p> 张主任曾经的“小老师”讲题带着遗憾结束了,遇到新教育,让张主任重新出发,再次激情澎湃。</p><p> “我是小老师”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会学,会讲,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学生从读懂题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举一反三,这正是生本课堂发生的契机。</p><p><br></p> <p> 第三位来自坊前中小的徐丽芳老师进行汇报,徐老师对新教育践行理念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孩子发展的高度关怀,徐老师收获了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肯定,也让在座的各位深深感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播下的种子,我们静待花开的同时,也要学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引起学习更好的发生。</p><p> 这让我想到看过的一篇文章:老师不是万能,教育难就难于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一样,不想学习的学生,原因非常复杂,有的是真不想学,有的是假不想学。对于真不想学习的学生,往往是缺少学习的兴趣,问题的根源往往出现在家庭,这种学生老师也没有办法,正所谓“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对于假不想学习的学生,往往是缺少学习的信心或者是学习的方法,然后在压力之下自暴自弃,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如果能够给予帮助,很可能就会改变他的一生,老师是可以把他教育好的。</p><p> 所以,作为老师,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但是老师也不是神,无法改变所有的学生!真正的教育,是唤醒,而不是灌输!</p> <p> 第四位分享者是九小的许相菊老师《共读共写,以集体的方式促成长》。许老师从共读、共写、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新教育实践。通过制定学校读书方案,推荐数学阅读书目,建立数学流动图书馆和完美教室图书角,以及有声图书分享活动等,建立共读组织,引领师生阅读活动,同时又发动家长们参与进来,开创了数学学习的新天地。她推荐的喜马拉雅的有声读书活动特别新颖,这样可以激发读书人的兴趣。</p> <p> 第五位是来自筵宾中小的郭建梅老师分享的是《小方块,大数学》。基于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学校借助数独,华容道,魔方、魔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益智玩具,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几何观念。只有行动就有收获。</p> <p> 第六位是来自莒南四小的卢立志老师,他交流的主题是:《家校携手 美美与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不论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核心都是一切为了孩子。有人说,老师和家长相遇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p> <p> 最后出场的是教研室孙主任,他以他的大智慧大思考分享了《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标题的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p><p> 孙主任组织的一次次的读书活动,一次次课堂研讨活动,一次次大师观摩课,以及一次次的经验分享活动…无不为小数团的前进无私奉献。</p><p><br></p> <p> 孙主任的讲话语重心长,对我们小数团充满期盼。新教育行动如火如荼,作为教师,我们要阅读再阅读,读完进行写作反思交流;以名师为榜样多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鼓励倡导孩子多读数学书籍;认真组织孩子每周一讲活动,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还要学会关怀每一个孩子,让那些想学习、学好习的孩子得到智慧的启迪。</p><p> 会议的研讨声音时时萦绕在脑海,新教育、新阅读、新课堂务必要落实工作中,相信在孙主任的带领下,莒南小数团队必将走的更高更远。</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