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末,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朱洼,顺便参观了教我知识育我成长的母校——原来的朱洼学校,如今的王寨三中!</p> <p> 好多年不曾进朱洼村,学校更是从未踏足,偶尔经过,也只是一瞥而过,对他的一切,还是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回忆中吧!</p><p> </p> <p> 从外观上看,王寨三中并不起眼,老式的褪了色的大铁门,门前也不宽敞,只有大门一侧柱子上印着“汝州市王寨乡第三初级中学”的几个大字提示着这是所学校,完全没有那种大气,恢宏的壮观,若不留心,就可能把他误以为是寻常巷陌一般人家。</p> <p> 进了门,两棵高大的古柏左右夹道而立,用交错的枝干为我们搭起了一条浓密清凉的绿色通道,侧柏,国柳紧随其后,有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静穆幽雅感!</p> <p> 深深浅浅的绿色不同,制造的凉爽却是一样喜人!</p> <p> 站在校园中间四处看,整个学校大致都在眼底。东南北三面是教学楼,西边,也就是学校大门的南边是学生公寓。餐厅,厕所,实验室见缝插针,合理安排。整个学校布局类似于四合院,整齐,大方。中间是操场,孩子们玩耍的天地。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活动范围都在视野范围内,安全方面的压力相对会好点。</p> <p> 逐个参观吧!学校公寓,乳黄色的外墙,柔和洁净,与充满生机活力的湖蓝色教学楼相比,高雅端庄。公寓前茶水房的贴心设置,更显学校领导的人性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p> <p> 因为是周末,这里的校园静悄悄!</p> <p> 进了几个教室,黑板上老师讲的题犹在,决胜中考的横幅也在时刻提醒孩子们,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窗外摇曳的竹柳陪伴见证了孩子们的一天天成长,严师出高徒,历经风雨后才会有彩虹,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p> <p> 学校里转了一圈,听鸟语闻花香,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校更幽啊!</p> <p> 学校里干净整洁,焕然一新,记忆中的痕迹几乎全部消失,除了不和谐地矗立在校园中间的那座庙吧!</p><p> 中国佛教文化流传数千年,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许多古寺庙见证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庇佑了各个朝代繁荣昌盛!朱洼的二郎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年来依旧完好无损,他将继续守护庇佑学校的孩子们潜心学问,出人头地吧!</p> <p> 围着寺庙转了一圈,我的小学初中都是在这儿度过的,印象中北边还有一座庙的,现在估计都挪到这一个地方集中供奉了吧!记得师范毕业实习的时候,我曾在这楼上办公过一段时间。那时无知无畏,明知神灵就在楼下小屋端坐,还是在楼上弹琴唱歌,自在潇洒了近一个月。幸好,神不与人计较,感谢佛祖。</p> <p> 社会向前发展,学校也是日新月异。二十多年的光景,学校已是旧貌换新颜。而且,历经各届领导的不懈努力,朱洼也由名不见经传到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以校长王朝伟副校长韩文哲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王寨三中更是赫赫有名。</p><p> </p> <p> 优异的成绩吸引来大批周边的学子,市区的孩子也慕名前来求学,王寨三中成了成功的保障成才的摇篮。策马扬鞭踏征程 勇立潮头创佳绩,王寨三中的势头勇不可当!</p> <p> 匆匆转一圈,往事依稀旧梦难寻。对于朱洼学校来说我已是陌路人。乡音已改,容颜已老,但学校却是更加年轻,旧貌换新颜,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脚踏实地的教育,优异的成绩吸引着更多的学子。酒香不怕巷子深,新的学期,王寨三中一定飞得更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