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赵海宁与李小锋老师</p> <p>书法家马选武老师和李小锋老师</p> <p>烧肉面皮程姐和彭家粽子李姐和李小锋老师</p> <p> 人生如戏,世事如棋。</p><p> 6月20日,正在卤猪蹄的我被一阵阵悦耳的秦腔吸引住了,我知道这是真人在现场演唱。经过秦腔超级戏迷,妈妈的常年熏陶,任哲中、李爱琴、刘如慧、陈仁义、李小锋等老师的声音,咱还是能清楚的辨识清楚的。我想是李小锋老师来老街了。</p><p> 粽子姐和烧肉面皮姐,这一对戏曲重度入迷者,先行一步去茶楼戏楼了。不一会儿,笑嘻嘻的回来了,大声喊,我与李小锋合影了,我与李小锋合影了。这高兴劲不亚于中了500万。</p><p> 她们失态的童状着实可爱,有一种少女的绯红。越发让我好奇,这李小锋的魅力真大。我丢下手中的活什,直奔戏楼。在戏楼的进口处看见了李小锋老师,直愣愣的站在眼前,不知道咋开口,还是李老师主动和我说话,打破了尴尬。“是要合影吗?”我赶紧走上去,一边照相一边谈起来。</p><p> 贤者纷尘同光,平易近人。在谈话和照相的过程发现各行各业的翘楚都是低调做人的。极具有亲和力的小锋老师,让我有一种为这次活动留下文字的念头。</p><p> 舞台下面有一个红色条幅,上面写着,锋迷俱乐部第七届父亲节联谊会。舞台前的游客和俱乐部的戏迷朋友坐满的茶桌。照相的、跟唱的、侧耳倾听的粉丝们极富用心。</p><p> 我们这些在老街营生的人,听见清脆的唱段心里挖挖的,看一阵戏,回去守一会店。乐此不彼的往返于戏楼与店间,还不时哼唱。人生如戏,戏如人生。</p><p> 整日奔波苦,也要偷点闲。放空宠辱成败,撷一缕缕秦声秦韵的清香。</p><p> 李小锋老师是西安人,他的影响力在陕西、甚至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是巨大的。锋迷朋友成立的俱乐部阵容强大,活动能力强,这也和李小锋老师对锋迷的挚爱分不开的。李老师对戏曲爱好者,言传身教,桃李也遍布三秦。</p><p> 每个父亲节举办锋迷俱乐部联谊会,使得父亲节显得更喜庆。感恩父爱,感恩秦韵。李老师的80多岁高龄的父亲书法作品猴头寿赠与锋迷俱乐部的王总,大气笔法有度的作品,让戏迷朋友们感受到李老师书香门第家风。</p><p> 李老师新排的历史剧,吕蒙正。吕蒙正是宋代的一个状元,他的寒窑赋、命运赋笔者曾有阅读,吕的人品才华都是不世之人。吕老师和他宝鸡弟子一起给老街演唱了此段。戏有才子佳人、戏有家国情怀。李老师在每次演出的过程都在传递着正能量。慢慢地靠近小锋老师,也许会有新的发现。</p><p> 最后笔者做藏头诗一首,赠与小锋老师。</p><p> 小生周仁不悔路,</p><p> 锋摘梅花经霜淋。</p><p> 戏如人生道本真,</p><p> 好角耀秦德艺馨。</p> <p> 李小锋,男,秦腔文武小生。生于陕西临潼。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5年,李小锋更成为秦腔的第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演出作品有:《周仁回府》、《打柴劝弟》、《白逼宫》、《花亭相会》、《盘肠战》、《四郎探母》、《寇准升堂》、《状元媒》、《浮士德》等。</p><p>个人经历:</p><p> 10岁开始学习秦腔的李小锋,工文武小生,1994年,更是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被称“文武兼备、声情俱佳”。多年来,他举办了多场“个人专场”演出,并先后出了13张CD唱片。</p><p> 在陕西那片土地上,李小锋声名赫赫。</p><p>然后,李小锋带上大秦之腔走向了芬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从传统到实验。</p><p>获奖经历</p><p>1987年9月 荣获陕西省首届“西风杯”广播大赛“优秀奖”</p><p>1993年5月 荣获陕西省 “十佳演员”称号。</p><p>1995年10月 在“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中荣获“优秀表演奖”</p><p>1996年9月 在第三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中荣获“优秀表演奖”</p><p>1996年12月 在陕西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戏曲卡拉OK电视大赛中荣获专业组“一等奖”</p><p>1996年 5月 荣获陕西省第三届“西风杯”广播大赛“特等奖”</p><p>1999年 5月 被陕西省团省委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p><p>1999年 8月 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p><p>1999年10月 荣获陕西省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p><p>2000年10月 荣获陕西省秦腔清唱、折子戏大赛“优秀表演奖”</p><p>2001年 2月 被陕西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p><p>2001年 6月 荣获第二届重阳基金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p><p>2001年 9月 荣获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赛“园丁奖”</p><p>(其学生李旭在8月荣获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赛金奖)</p><p>2002年1月 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三五人才” 专家</p><p>2003年12月 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p><p>2004年 3月 荣获台湾“独当一面”戏曲艺术节“最佳表演奖”</p><p>2004年12月 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提名奖”</p><p>2005年11月 在香港参加实验传统艺术节,主演的《拾玉镯》获得好评</p><p>2006年 4月 在德国.柏林艺术节上演出的秦腔实验剧《路》获得巨大成功</p><p>2006年 8月 隆重推出新版《劈山救母》,在剧中一人饰演三个角色,具有创新开拓意识,一经推出便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p><p>2007年 6月 出版发行《李小锋演出剧本唱腔选》</p><p>2008年 8月 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戏曲艺术片《劈山救母》</p><p>2010年 4月 赴台湾演出秦腔经典剧目《周仁回府》《白逼宫》等</p><p>2010年 5月 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秦腔生角演员”[1]</p><p><br></p><p>表演经历:</p><p> 他从小热爱艺术,1975年进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学艺。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主攻文武小生。他以扎实的功底和娓娓动听的唱腔,塑造了众多深为广大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p><p> 1994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并首次举办了“秦腔小生李小锋专场演出”,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誉。1997年3月随团出访荷兰演出秦腔,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12月再次出访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四国演出秦腔,同样受到其他几个欧洲国家观众好评。1997年12月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1998年8月赴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在《迟开的玫瑰》中扮演许师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0月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 5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1999年3月又被评为陕西省首届观众喜爱的电视戏曲演员。2001年2月被省文联授予 “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荣誉称号。</p> <p>作者杜水流和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贺红梅、崔志刚老师</p> <p>杜水流:原名赵海宁,陕西麟游人,宝鸡市作家协会、宝鸡诗词学会、宝鸡市杂文散文协会、麟游楹联诗词学会会员,麟贝美田诗书画社社长。行走江南,以诗为马。抒胸写意,不改初心。曾短期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曾过把瘾,走进央视大戏“黄土高天”,与总导演阚卫平、陕文投影视孙昌博老总有良好的互动。愿与更多爱好文字同道一起,浅吟低唱徜徉在麟贝美田听海吟墨共攘骚年,同赋光华。</p><p>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