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五胡乱华的历史

Everest

<p>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一直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在学校历史教育中,秦代统一,汉唐文化,宋代辉煌,以至于近代中国人遭列强欺辱的历史一直是主线。历史课的口诀朗朗上口: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两个最黑暗时代,和一个真正亡国时代。这几个时代,有意无意被我们选择性忽略了,人们似乎不愿意了解这段历史,以至于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都很少提及。这就是十六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蒙元。</p><p>当我面对中国浩瀚历史时,对这几个时代,也常常有错乱感。汉民族强大而生生不息的气势,为什么有时竟如此羸弱,不堪一击。如果说,整个中国历史就是在乱世与盛世交替中前行的话,那么这几个时代更可谓乱世中的乱世,堪称人间地狱,很容易让我想起欧洲漫漫千年的中世纪。这样的时代,杀戮与反杀戮是主题词,既没有文化也没有宗教的繁荣,人类文明的发展几乎处于停顿状态。</p><p>十六国时期是指西晋王朝灭亡后,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十六国”史称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从公元304年巴氐族李雄建立成汉和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由于这段时期,祸乱中国北方的主要是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少数民族,所以史上又称为五胡乱华时期。</p><p>重温这段五胡乱华历史,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p><p>1.中国的内乱是造成五胡乱华的主因,是内因。西晋末年,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立了个傻儿子司马衷,造成了皇后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p><p>2.从东汉末年至西晋时期的移民政策——“容胡政策”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是外因。随着汉王朝和随后的魏国数百年不断的扩张,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被征服。汉魏晋的统治者让这些被征服族群内迁到辽西、幽并、关陇等地,与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地杂居在一起。这其中始作俑者当数曹操曹孟德,自汉朝末年黄巾起义之后,军阀混战,中原百姓大量死亡,造成劳动力不足,大量土地荒芜。人口从5千万锐减到不足1千万,曹操就定下了移民实边政策。曹操平定汉中后,为防止张鲁东山再起,强迁三万余百姓至长安、洛阳、邺城,后来与刘备交战失利,曹操弃守汉中,撤军时又迁走八万余人,其中就包括羌、氐等少数民族。由于人口不足,曹魏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大规模诱招胡人内迁,以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不足。错误的民族政策致使内地胡汉冲突不断,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歧视严重,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胡汉无法进行和平融合。胡人内迁后,没有将胡人部落打乱疏散分开安置,还吸收大量胡人参军,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这一政策延续到晋朝建立,西晋统治时期,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居住着许多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当时据《晋书》记载,入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共达870万,而西晋时北方人口峰值约为2000万,少数民族比例相当高,正统汉族从此在人口比例上失去绝对优势。</p><p>3.西晋王朝内乱时期,司马氏引狼入室,为五胡乱华提供了契机。八王之乱,前后长达16年之久。藩王之间攻伐不休,为了打击对手,北方藩王们不惜与胡人联合,吸收胡人入伍,建立羯赵的石勒、匈奴王刘渊就是受成都王司马颖之邀才南下的。公元304年(晋永安元年)七月,幽州都督王浚请来鲜卑、乌桓两万人组成的大军,攻打邺城的司马颖。司马颖等引狼入室的行为点燃了五胡乱华的导火索。内迁的胡人受汉人压迫早已不满,于是就与南下的胡人大军里应外合,趁中原汉人因八王之乱元气大伤之际纷纷起兵建立政权,最终灭亡了西晋。</p><p>4.五胡乱华对汉民族造成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根据史料记载,五胡乱华之后,中国北方的汉族人口锐减到了不足四百万人,汉族第一次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后来拓跋氏统一中国北方之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积极推行汉化,强令北方少数民族改汉姓,自己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姓,使得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进一步融合。这也使我们慢慢分不清谁的祖上是真正汉人,谁是少数民族。经过五胡乱华,北方的汉人实际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纯正的汉人就很少了。因此,有人说,其实南方的汉族才是真正的汉人,也不无道理。当然,如果有人说,这种情况进一步造成了民族融合,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这场融合是以北方汉文化几乎受到毁灭为代价的。</p><p>5.如何看待冉魏政权的杀胡令。冉魏(350—352),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政权。冉闵原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子,成为石闵。349年,石虎去世,诸王争立,互相残杀。石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到大司马李农的帮助,夺取后赵政权。公元350年,冉闵杀掉石鉴后称帝,建立了冉魏政权。为了稳定统治,也为了镇压不服气的后赵遗民,冉闵颁发了‘杀胡令”。“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就是震惊内外的冉闵杀胡令。首先,冉闵曾亲眼目睹过不少战乱中北方匈奴及鲜卑侵略者对汉族百姓的凌虐屠杀,因而对胡人在中原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恶深恶痛绝,很早就立志要拯救中原万民,当然,这也为他后期对胡人军民展开的大规模报复性屠杀提前埋下了伏笔。其次,在其夺取后赵政权过程中,遭到石虎几个儿子为首的胡人武装的多次暗杀,杀胡令也是对此进行的反击。杀胡令虽然进一步加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然而不可否认,至此之后,胡人在中原大地上为非作歹的气焰也收敛了不少。之前一度险些被灭族的北方汉人,终有一部分保存了性命,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北方得以延续,这不得不说是武悼天王冉闵的历史功绩。</p><p>6.五胡乱华造成了东晋政权的建立。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匈奴人政权汉赵攻破西晋,俘虏西晋怀帝司马炽,并将一大批王公贵族掳至北方,西晋灭亡。司马炽的同父异母弟司马睿慌乱渡江,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以及庶民也随之而去,并在建康(今南京)称帝,东晋建立。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避难,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人,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东晋的建立,收拢了南方士族阶层,同时也吸引了西晋不甘沦为外族人奴役的有识之士加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汉文明,同时也避免了汉人政权的全面沦落,避免了汉人全面沦为胡人粮食的悲剧,避免汉人的灭亡。这些南迁的北人,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其次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大量北方汉人南迁,与南方的儒家文化一起融合,催生出新的地域文化,比如江西文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部分北方汉人南迁后的积累和沉淀,从而形成厚重的庐陵文化。</p><p>重温东晋十六国的历史,除了沉痛于中华民族的悲剧之外,几点教训是值得深刻汲取的:</p><p>1.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不能内乱。《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内部出了问题,各种矛盾激化,国势衰败,最终导致危机爆发。西晋的八王之乱像连续剧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把国家彻底折腾废了,自己人打不过来,引来各胡参战。胡人内迁初期,在中央政府强大的时候,还能老老实实,很多胡人都自知戎狄不能当天子。但是司马家把自己人杀的差不多了,北方变成无主之地,所以匈奴、羌、氐、鲜卑、羯一顿乱斗,中间虽有孤臣孽子,国家已经却彻底沦丧,无法挽回了。所以,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搞乱了,最受伤害的还是底层老百姓,五胡乱华杀得最多的还是普通民众。</p><p>2.移民政策要慎之又慎,绝不能为了解决一时之需,而大规模接受外来移民,特别是导致人口比例发生很大变化的移民对于主体民族是非常危险的。胡人自东汉之时便已经开始大规模内迁,至西晋初年已经初具规模。在关中和凉州,外族人口比例竟然将近占据一半,汉民族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当一个群体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时,必然会提出自己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诉求,如果满足不了,就会为冲突埋下伏笔,时机成熟就会爆发。因此,出于战乱或者出于引进劳动力而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往往为日后冲突埋下祸根。唐朝的安史之乱也是大量胡人内迁的结果,最终导致唐王朝衰落和灭亡。这也是我为今日欧洲难民危机而深感忧虑的地方。</p><p>3.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非常重要,解决不好,危机四伏。西晋时,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 。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后赵的建立者羯族人石勒就曾是奴隶出身。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因而反抗不断地发生。西晋末年发生的氐族--李特流民起义和羯、羌的小规模反抗,都是少数民族反抗的开始,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更是直接推翻了西晋政权,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如果不能实现民族平等,搞种族歧视,最终也会酿成历史的悲剧。</p><p>4.民族融合过程中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是解决民族冲突的关键。五胡乱华之后,最终鲜卑人拓跋氏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开启了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逐步开始进行汉化,学习汉文化,实行汉人的统治制度。至北魏孝文帝时期,拓跋宏本人极度仰慕汉文化,加速了汉化的过程。除了把都城从遥远的北方平城迁都到洛阳外,还带头改汉姓,推行儒家文化,实行胡汉通婚。这些政策的实行,使人们逐渐忘记了北魏政权是外来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俨然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所以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都自认为自己是中华正朔,而称对方为“夷”,为“虏”。正是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为日后隋朝一统中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有时比较多的提文化的多样性,要保留各种文化,这是对的,但不能因此排斥文化的融合。文化是有先进性差别的,不承认这一点,也是不实事求是。学习文化中的先进东西,摒弃糟粕,才是文化前进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