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单位举办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组织学员到尕布龙精神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又一次走进尕布龙的世界,走进北山郁郁葱葱丛林中,对这位老人的感念感怀感动之情油然而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 题记</b></p><p><br></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事之一:尕布龙,1926年出生于青海省海晏县一个贫苦蒙古族牧民家庭。从放下牧羊鞭走进党政机关,从一般干部到省级领导,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和神圣责任。青海人都叫他“牧民省长”。</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事之二:不知百姓疾苦的人不配做人民公仆。1971年,尕布龙当选中共青海省委常委,任省畜牧厅厅长。他没有搬进省政府给他腾出的省长住宅楼,仍住在畜牧厅家属院80平方米的4间平房里。50年代修建的房子破旧潮湿,室内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也没有暖气,他一住就是18年。省委书记两次动员他搬进省长楼,尕布龙都是那句话:“我在牧区县委、州委当领导近20年,找我的牧民很多,我会藏语和蒙语,可以给来省城求医、办事的藏、蒙族牧民当翻译。如果搬进政府大院,大门口有岗哨,牧民找我就不方便了。”他把自己住的4间平房分割成5间半,半间当自己的卧室,其余5间共搭了11张床,用自己的工资购置被褥和羊毛毡,免费为来西宁治病、办事的牧民提供服务,成为闻名全省的“牧民店”。1988年,省政府办公和住宅分开管理,住宅区不设岗哨,尕布龙才搬进了省长楼,同时把他的“牧民店”搬了进去。家里没有沙发,没有象样的家具,有的是每个房间里摆放的十几张简易板床,每天都要接待少则七八位,多则几十个来自边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他始终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侍候他们,为他们管吃管住,甚至负担医药费。他的司机介绍,30多年来,仅他们从尕省长家护送到医院就诊的贫困农牧民患者就有7000多人,相当一些人在病重期间,尕省长曾亲自在他们病床前守护过。</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事之三:青海省会西宁,被南北两架大山合抱。山高、坡陡、风大,植被少,气候常年呈干旱、半干旱状态。为了改变南北两山的生态环境,省上成立了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1992年,66岁的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务副主任的职位上退了下来,组织上让他担任两山绿化的专职常务副总指挥。从此,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这两架荒山。尕布龙说: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要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再出最后一点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从此,一干又是十八年:从“两山”绿化规划到具体的水利设施建设,尕布龙带领民工修路、整地、育苗、栽树、浇水。南北两山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和心血。直至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安葬在指挥部旁的山丘上……</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事之四:又是一个春天,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尕布龙早上7点就已在山上,等民工们上山时,老人已在那里干了快两个小时。挖树坑、扛树苗……他满身泥土,再加上那顶破草帽和那身长大褂那双旧帆布鞋,俨然是一个老农民。中午,和民工一起用工地上支起的大锅,熬老茯茶喝,吃自带的干粮。天快黑的时候,尕布龙才站在山坡上用沙哑的声音喊:大家收工吧。喊声刚落,就瘫倒在树坑里,大家把他从山坡上抬了下来……</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故事第五: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对青海大地终生不渝的依恋,对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尕布龙被授予全国母亲河奖,并获得奖金2万元,他只为自己买了一条几块钱一包的“哈德门”香烟,后将这笔钱奖给了绿化南北两山的先进个人和单位。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时代楷模”尕布龙的表彰决定》中如是说:尕布龙同志始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百姓,兢兢业业谋发展惠民生,退休后仍带领干部群众绿化荒山,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忠心爱戴。</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站在尕布龙曾经工作过的北山之巅,回望披绿带荫的南北山,已经成为了西宁的一道风景线和“守护神”,而在他的美丽、坚强的外衣之下凝聚的更是一种精神——尕布龙忘我奉献的精神。</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配图来自网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