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空航修厂1974年来自汾河两岸的兵。

胡开国

<p>战友们应该都看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部电影吧,那就一定听过由乔羽作词,张棣昌作曲,并由著名歌唱演员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山西民歌风格的主题歌吧。还记得歌词吗?这歌词是:“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儿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庄”。我们1974年的兵,就是来自这美丽的汾河二岸那哗啦啦啦汾河水流过的小村庄。</p> <p><br></p><p>我们50个兵,来自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市,这是一个地级市,因滨临汾河而得名。临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临汾市管辖17个县市和2个经济开发区。所以我们这批兵有15名来自临汾市,28名来自吉县,7名来自翼城县。我们北空的第十二航校就在临汾。</p> <p><br></p><p>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就在吉县境内,从吉县西渡黄河,不用多久,就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了。</p> <p><br></p><p>翼城县,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霸主晋文公,当年就是在翼城即位的。</p> <p><br></p><p>1973年12月,北空航修厂的接兵连来到临汾,他们是连长高祝增(一排中),生于1940年,1959年参军,天津静海人,在居住在空军21厂。</p> <p><br></p><p>指导员赵学义(二排中),生于1939年,1960年参军,河南平西人,已去世。</p> <p><br></p><p>接兵排长 蔡成元 (左三)生于1943年,1965年3月参军,辽宁义县人,现居住在空军21厂。左一王年增,左二曹振举,右马啟成。</p> <p><br></p><p>接兵排长马汉溪(右)1971年参军,广东普宁人,已去世。</p> <p><br></p><p>新兵连训练时带兵班长,天津老兵潘亚军。</p> <p><br></p><p>新兵连训练带兵班长,天津老兵任炳元(右一)</p> <p><br></p><p>新兵连训练时带兵班长还有武进的陈建新(左一)林县的王宪军(中)右一是天津潘亚军。</p> <p><br></p><p>我们是12月20日在临汾武装部集中,当晚在临汾兵站住宿,21日傍晚登上运兵专列,经过一夜运行,22日早上过了娘子关,才刚出山西不久,就到了获鹿火车站,我们当时真想再跑的远一点。下车后乘卡车前往北京军区空军航空修理厂的海山岭厂区。我们在海山岭集训二个多月,3月份分配到厂里各部门。</p> <p><br></p><p>厂部机关 12人</p><p> 吉县7人 张管印 刘关林 冯文峰 任志荣 王建华 葛平年 孙启森 临汾2人 邓连生 令狐耀西 翼城 3人 李书义 李青山 张广学 </p><p><br></p> <p><br></p><p>厂部机关合影照片是马青照的,所以他没在合影中,一排左起 马德成 李青山 令狐耀西 孙启森 公佩献 二排左起丁于廉副厂长 韩荣士主任 曹乃谦副厂长 马玉明副厂长 李兆凯 潘义宣副厂长 胡武增 三排 周绍文 石景象 罗少噗 石宝刚 刘炳义 周玉海 黎汉光 赵汉龙 刘耀明。后排 贺金宝 阎宝润 施幼文 李彦忠 罗炳贤 高泽生 白云耀 师根亭 </p> <p><br></p><p>这张是施幼文战友提供的,是贺金宝照的,后排左是马青,这张更清楚些。</p> <p><br></p><p>前排左起 李青山 张国喜(后勤股长) 张广学。后排左起 马明 李书义 张茂林。</p> <p><br></p><p>任志荣</p> <p><br></p><p>孙启森</p> <p><br></p><p>在白鹿泉厂区东院令狐耀西(右)和胡开国。令狐耀西留厂后,为了与家人团圆,调到西安了。</p> <p><br></p><p>飞机车间 7人</p><p> 吉县 5人李军峰 牛建中 梁纪拴 赵志刚 强战英 临汾2人 张培山 孙宏明</p> <p><br></p><p>孙宏明</p> <p><br></p><p>牛建中</p> <p><br></p><p>左起张培山 牛建中 孙宏明 王建业 李军峰</p> <p><br></p><p>穿越时空的孙宏明和李军峰,前面是1980年在天津水上公园拍的。后一张是退休后回老家探亲拍的。</p> <p><br></p><p>特设车间 5人</p><p>临汾2人 王建业 袁德财 吉县2人 谢建忠 师长义 翼城1人 马明</p><p><br></p> <p><br></p><p>左起任志荣 陈继发 谢建忠</p> <p><br></p><p>附件车间 7人</p><p>临汾2人 李庆胜 郑德元 吉县3人 毋黎明 陈志明 陈继发 翼城2人王&nbsp;普 张茂林 </p><p><br></p> <p><br></p><p>1977年3月,陪同将复员的战友参观西柏坡,一排左起 祁金友 王同合 二排左起 贾仲锁 薛志芳 郑德元。</p> <p><br></p><p>机修车间 12人</p><p> 吉县 7人 杨宏伟 梁建祥 吉敬生 丁汝军 丁红彦 张立虎 刘成立。 临汾 4人高青峰 陈天福 贾忠锁 李成庆 。翼城1人祁金友 </p> <p><br></p><p>这是机修车间1977年3月复员老兵合影,其中有六位山西战友:一排左起 王国良 邹留方 湯国锋 贡世玉 符建明。二排左起 金荣方 王国平 沈国金 吴德昭 游文清 丁汝军 郜靠山 殷华春。三排左起 史国华 翁志敏 祁建新 王仁祥 闵立富 刘成立 梁建群 顾仁福 张立虎 谷梦兰 。四排左起 王春林 李火生 胡开国 贾忠锁 刘恩桐 唐皮 祁进友 杨振庭。</p> <p><br></p><p>前排左起 孙启森 梁永和 梁建祥。后排左起 张立虎 申水泉。</p> <p><br></p><p>李成庆发来了他和陈天福当年的合影。</p> <p><br></p><p>前排左起韩水岳,张孝平。后排左起王勇新,李成庆。</p> <p><br></p><p>四站车间 5人</p><p>临汾2人 薛志芳 王同合。吉县3人 葛运伟 梁永和 申水泉 </p> <p><br></p><p>1977年3月在西柏坡参观,前排左起贾仲锁,祁金友。后排左起 高庆峰,薛志芳 王同合。</p> <p><br></p><p>左起 高庆峰 薛志芳 王同合</p> <p><br></p><p>薛志芳重回四站厂探亲。</p> <p><br></p><p>教导队 2人</p><p>临汾1人 侯俊芳 。吉县1人师彦龙 。</p> <p><br></p><p>赵志刚 ,候俊芳 </p> <p><br></p><p>吉县战友 前排左起 师彦龙 申水泉。中排左起 张立虎 梁建祥 刘关林。后排左起 冯文峰 梁永和。</p> <p><br></p><p>我们认真虚心地向老战友学习,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他们是那么地关心和爱护我们,教我们学技术,掌握各种工作本领。空闲时,大家也乐此不彼的戏说我们山西十八怪,讲讲我们的醋文化,大家和睦相处,亲如兄弟。</p> <p><br></p><p>左起王普,毋黎明,李书义,牛建中,孙宏明,孙启森,冯文峰,这是在海山宾馆的合影,蓝色的是我们那时穿的工作服。</p> <p><br></p><p>我们始终把北空航修厂当作锻练自己沿着正确轨道前行的大学校,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对国家,对军队的有用之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已的奉献。李青山,李成庆,张管印,陈天福还被提升为干部。我们之所以在部队能入团,入党,提干,立功受奖,都是在首长和战友们关心,帮助下才得到的,对此我们永远铭记在心。</p> <p><br></p><p>我们经常会去我们曾经工作过的洞库看看,左起 薛志芳,冯文峰,任志荣,高庆峰,王同合,孙宏明,李书义,毋黎明。</p> <p><br></p><p>2017年1月9日,我们在我们为此工作一辈子的工厂大门前留影。前排左起 冯文锋 孙启森 张培山 任志荣 。后排左起 毋黎明 李书义 孙宏明。</p> <p><br></p><p>我们50位战友中,有32位战友留在21厂,为建设扩建后的新厂做出了我们的贡献,当了一辈子的航修人。现在都已退休,生活在我们曾经为此奋斗一辈子的第二故乡的土地上,但我们许多战友的下一代,仍继续我们的事业,在21厂继续为航修事业奋斗。这32名留厂战友是:张管印 刘关林 任志荣 冯文峰 邓连生 王建华 葛平年 孙启森 令孤耀西 李书义 李青山 张广学 李军峰 牛建中 强战英 张培山 孙宏明 王建业 袁德财 谢建忠 马明 李庆胜 毋黎明 陈志明 陈继发 王普 张茂林 李成庆 楊宏伟 高庆峰 丁鸿彦 陈天福。</p> <p><br></p><p>我们也经常会在一起小聚,述说曾经的部队生活,一排左起毋黎明,姚承祖,牛建中,杨宏伟,孙启森,高军。二排左起陈志明,王普,孙宏明,张广学,李书义,任志荣。</p> <p><br></p><p>前排左起毋黎明 ,孙宏明, 高军。后排左起高庆峰,任志荣 ,李成庆,冯文峰。</p> <p><br></p><p>2008年天津、上海、杭州战友回21厂相聚,左 傅友发,李成庆。</p> <p><br></p><p>回家乡的战友,也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勤勤恳恳地工作,创建自己的美丽家园。每当有战友回故乡探亲,我们都会在一起相聚。那香醇浓郁的美酒中,饱含着战友们的浓浓情意。</p> <p><br></p><p>2009年5月,战友们在吉县相聚,一排左起 丁鸿彦,丁汝军,葛运伟,谢建忠。后排左起 陈继发,梁建祥,任志荣,师长义,梁永和,申水泉。</p> <p><br></p><p>2017年1月9日,回海山与战友相聚,前排左起 程文堂 任志荣 冯文锋 孙宏明 李书义 二排左起右高军 杨宏伟 毋黎明 张培山 张管印 孙启森。</p> <p><br></p><p>2017年3月2日,牛建中赴临汾和战友聚会,左起王建业 张培山 陈天富 李军峰 牛建中 李庆胜。</p> <p><br></p><p>2017年4月6日欢迎,孙宏明和高庆锋两位战友回临汾探亲,左起 陈天福 李军峰 牛建中 孙宏明 李庆胜 王建业 高庆峰 张培山。</p> <p><br></p><p>2018年10月21日,欢迎张管印回临汾探亲,左起陈天福 李军峰 张管印 李庆胜 张培山 王建业。</p> <p><br></p><p>2019年2月28日,欢迎冯文锋回临汾探亲,左起 张培山 李军峰,王建业 冯文锋 李庆胜。</p> <p>2019年4月1日,欢迎马明战友来临汾与战友们相聚,左起 李庆胜 陈天富 马明 李军峰 王建业 张培山。</p> <p><br></p><p>我们深切怀念已离世的5位战友,他们是王建华 强战英 袁德财 师彦龙 葛平年。</p> <p><br></p><p>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这批兵的平均年龄也已过65岁了。回顾一生,每当想到我们在航修厂的这段部队经历,光荣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们留厂的战友,也为自己一辈子从事航修事业,为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骄傲。在此我们向战友们汇报一下我们这批来自汾河两岸的50位战友在北空航修厂成长的经历,并祝愿各地的战友们健康幸福!</p><p><br></p><p>一一2020年6月20日.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