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学类文本阅读看社会发展

羽奕渐丰

<p>最近在进行阅读练习时,学生反映现代文阅读的主旨越来越难以把握。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传统文本往往揭露社会阴暗面,抨击不良现象,赞扬突出正面形象。以2019年高考阅读《理水》为例,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p> <p>但是最近所做几篇,如汪曾祺的这篇《鱼》开篇让我们看到了庞家三兄弟精明能干、团结协作发家致富的过程,好像是赞扬这一家人的团结协作精神。但是到文段中间又开始写三妯娌在粥厂放粥时(灾年为贫民免费提供的米粥)一人拿一个木量子(木桶)去打粥,打回来的粥用来喂猪!这一个损人利己的行为又是传统文学类文本阅读主旨中批判和讽刺的类型。文段末尾写各家各户用盆抓鱼,庞家独有的大杀猪盆占尽优势,当邻居羡慕嫉妒的神态言语落在庞家人身边,三妯娌嘴角说不出来的表情,对自己的得意,对别人的鄙夷?这个情节学生又难以把握其旨意,叫苦不迭!</p> <p>然后是《茶魂》这篇文章。文章大意是名茶市场的一位老头面对出价较高的小伙子执意不出售,却免费赠送给了一个完全无力购买的小平头,原因就是小伙子买茶是出于对老头的同情,而小平头却是品茶行家,熟知茶魂精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更多的困惑是小伙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出于同情出高价却吃了闭门羹!那么这篇文章想要宣扬的是什么样的观念与导向?</p> <p>然后就是刚刚做的这篇严歌苓的《小珊阿姨》,一生自律一生执著于追求的小珊阿姨开篇就突出其“一个人过”结尾又强调“小珊阿姨还是一个人过”。文段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这个人物。“我这人只对演戏认真,其他的,我保持自己的六根清净。”学生不明白这样的一个人到底是歌颂的对象还是讽刺抨击的典型。说歌颂但是她丈夫说她“不洗衣不做饭不生孩子”甚至不给丈夫一个笑脸。说抨击文段里又写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即使别人嘲笑冷漠讥讽也丝毫不动摇,坚持做自己!</p> <p>这样几篇阅读理解快把学生整抑郁了。大呼读不懂社会了!部分偏激的学生甚至有了逆反情绪:这样的阅读理解做有什么意义!</p> <p>针对上述现象我对文本重新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忽然意识到这几篇文章学生理解不了的首要原因是这个社会貌似不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社会,社会中的人群好像也不能或褒或贬。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身上有他独特的闪光点,也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这样的人就好像我们身边的某一个熟知的个体。就像《鱼》中的庞家人,乡土中国十里八乡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勤劳精明,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牵扯到利益,哪怕是蝇头微利也要争也要拿!对那些拿不上抢不到的还要投以鄙夷的眼光!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私”的概念或许能够对此分析有所帮助!这些人也确实是我们乡土社会“土”里带出来的属性基因,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褪去“劣根性”。否则真的可能“飞”不起来。</p><p><br></p><p>再说《茶魂》学生不理解的是我们传统的教育都是要对弱者同情。孟子都以“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为实行王道的标准。这篇文章却让小伙子这种同情老弱病残的行为落了空。究其原因,学生们是非褒贬的判断尺度可能还是和孟子一样!但是现在社会快速发展,不止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人们的观念认知也不断的发生着改变。文中的卖茶老头就是代表,虽然年老,但是自己卖茶是为了真正体现茶的价值,以此获取社会的认可和赞扬而不是靠自己的年纪博取同情。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新闻,一些老人公交车上强行要求年轻人给自己让座,原因就是自己的年龄足以给对方当爸妈了,还有一些电动车自行车闯红灯却要求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进行赔偿,理由就是自己的弱势群体。当然我也看到另外一些老人坐公交时专门表明自己不需要让座。小学生剐蹭名车留下电话及身上所有钱财。这些现象表明我们的社会正在良性发展,同情弱小固然是好的品德,但是每一个人都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让价值发言,这才是值得赞扬和推行的!</p><p><br></p><p>还有就是《小珊阿姨》这篇文章。其实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特立独行”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其实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真正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社会。对社会中人我们可能不赞同但是也要保持尊重。小珊阿姨邻居们的指指点点,公交车售票员毫不客气的称呼,黄俊导演略带鄙夷的语气,躲之不及的动作都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小珊阿姨选择即使有错也是自己的选择,在没有影响他人生活(除去她的丈夫)的情况下不应该被妄加指责。但是我们身处这样的社会中,可能不自觉的就化身为了小珊阿姨的邻居,公交车售票员等等角色!</p><p><br></p><p>现实社会中其实很多这样的例子,蔡康永是个同性恋,因为这一点他被很多的指责谩骂。甚至在一次节目上忍不住落泪。当有其他人向他咨询自己可不可以公布自己的性取向时,蔡康永说从私心角度出发希望他们公布,因为这样自己就不孤单,但是为这些年轻人考虑还是不建议公布,因为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无畏的做靶子可能带来的是自己想不到的后果。这样的例子很多,变性舞蹈家金星、为艺术抽肋骨终生不孕的杨丽萍!社会上对这些“特立独行”的人依然有很多不友好的声音。这就表明了我们社会的精神高度还有待提升!</p> <p>分析文本的时候我也在想作家创作的动机是什么?作家想要达成的目的又是什么?于是我百度了一下相关信息,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作家对社会的作用,应该是守住一条良心底线,让社会不至于彻底礼崩乐坏。同时作家也给时代定下一把尺子,来丈量社会的精神高度。因为这把尺子,社会才不至于彻底滑向浅薄麻木。”言之有理,作家取材于生活,把自己的思考倾注于“庞家人”“卖茶老头”“小珊阿姨”的身上,希望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意识到社会的变化,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所以我认为作家对社会的作用更应该是良医,为社会把脉,发现病症,及时诊治!而文章就是良药,可能苦口,但是要喝,因为这是治病必要途径,学生阅读可能很难,但是要读,因为中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不能安居于一隅,那么了解社会动向,跟上时代发展,阅读是必要的阶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