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合阳南社秋千谷,体验游戏与体育结合的乐趣

带你走渭南

<p>6月19日,在合阳采访的20余家中、省、市媒体采访团走进南社秋千谷,体验秋千的惊险与刺激。</p><p>​</p> <p>合阳南社秋千谷依沟壑而建,在长约2千米,占地300余亩的秋千谷内,辘轳秋、长板秋、生肖秋等各式传统秋千与现代秋千完美融合,古朴与现代并存,吸引了许多游客体验游玩。</p><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p> <p>在秋千谷,最抢人眼球的是一个重20多吨、高达40多米的全木质的扛旗秋千,目前已通过扛旗世界纪录认证。游客可以一人或两个人同时玩,体验惊险与刺激。</p> <p>“华夏秋千数关中,关中秋千数南社”,被誉为“华夏一绝”的南社秋千是一种游戏与体育溶合一体的民间技艺,其绑扎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南社秋千相传“开始于宋,完善于明,兴盛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秋千在宋代《事物纪原》一书中记载起源于汉武帝(公元前141年)时代,合阳县西北有武帝山,是全国唯一一处以帝王之命命名的大山,在合阳有不少与武帝相关的地名,在民间流传着大量汉武帝的传说,秋千的起源与位于合阳县的武帝山传说基本吻合,由此可证南社秋千历史的久远。2011年,南社秋千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南社村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p> <p>南社秋千从类型上可分为门式秋、天平秋、状元秋、轮儿秋、过梁秋、旋跌秋、长板秋、独绳秋等多种形式,南社秋千可以一人荡、二人荡、三人荡、多人荡,秋千造型美观、构架均衡、绑扎牢固且晃动时起伏感强,易于荡高。南社秋千用材多为生产中的农具,其绑扎过程分为:摆形、扎绳、逼楔、垫礅、起架、扯绳固定等环节,加上插花、系铃、插旗等装饰,好看又实用。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荡秋千可以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具有祛病、健身,还有联姻、促学等功用。南社秋千还蕴藏着人们良好的祝福与期望,如“三状元”、门儿秋都有相应的文化寓意,南社秋千还与戏曲、社火、秧歌结合,能营造出一种欢乐、热闹、和谐的气氛,增加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