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写在父亲节~家</h3><h3><br></h3><h3>临近父亲节,联想到家,触及近况,生发情绪。虽应节而写,略过于刻意,但心有感触,无须遮掩。</h3><h3><br></h3><h3>人生奇妙,因为他与她的相遇,才有了小家,小家与小家联结,就有了国家,之后家族延续,国家发展。在个体小家中,因血缘缔结的关联,是冥冥中注定的缘份,本该如此的自然。彼此生命的出现、存在,血浓于水,成为亲人。</h3><h3><br></h3><h3>可以理解,因时间阶梯,孩子眼中感知与客观事物之间会存在差异。在我的童年依稀记忆中,父亲曾是高仓健式的高大温和,那种感觉深刻延续多年。后来潜意识中,一直寻求一种安全保护感,与此是否关联,不得而知。尤其记得因为怕摔,学会轻巧地跳上爸爸单车后座,被表扬说像蝴蝶一样轻稳。无意的夸奖,每每想起时嘴角上扬,几分藏不住的得意。</h3><h3><br></h3><h3>回想,和父母的相处,读书期是上下学哺育式,上班期是逢年过节做客式,共同生活和互动并不太多,之前关系也不是很深入,感觉是散养,和家境及年代有关。步入社会后,懵懂无知,补足了成长教训。近几年和父母实质性的亲密生活经历,将心比心,百感交集,真切体会父母心。</h3><h3><br></h3><h3>近二年来,父母身体健康明显问题,幸好安全尚在。今年从春节到六月份,因疫情带来的附加值是,对父母稍微多花了些时间和精力。从理发师,理疗师,心理辅导师,幼教老师,甚至是医生,算命先生,各种角色装模作样地扮演了下。作为服务对象的妈妈,明白儿女的用心,很辛苦地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努力地配合,坚持再坚持。感谢父母,给我们表达感恩的机会。我们为他们所做的一点点小事,力所能及也微乎其微,父母却比我们更感谢,觉得给孩子增添了麻烦的卑微之心。对比之下,内心愧疚和感伤难以言表。</h3><h3><br></h3><h3>生活岗位上,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先是单层单向,然后双向并存,往后新的单双迭代,顺次上岗。父母对孩子的岗位职责要求不高,就是陪伴和倾听,理解和包容,但往往孩子因各种原因遗憾失职。</h3><h3><br></h3><h3>传统观念通常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牺牲式地付出,等孩子从理所当然接受,人至中年醒悟意识到乌鸦反哺的意义,希望当时一切还刚刚好,还来得及。当存在时,拥有时,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内心真实的意愿通过行为举止表现,让双方共同感知那一份深沉的爱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如金城汤池,磐石之固,就是家的概念。</h3><h3><br></h3><h3>愿父母安康,亲情在家。</h3><h3><br></h3><h3>I'm Icy~20200620~写在父亲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