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青岛老房子(六)

王岩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的老房子大都集中在市南区,其他区不多。改革开放以来,对大部分历史性老房子进行了保护整修,同时也对市区的寺院进行了翻修或重建,我们继续老房子的故事。<br>二十一、新疆路、商河路、德平路、上海路、武定路:<br>1、胶海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胶海关位于新疆路16号,建造于1913年8月至1914年4月,由德国建筑师施特拉塞尔设计,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建筑造价约18万金马克。占地12亩,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关大楼最初建在栈桥老码头。随着港口的北移,1911年,海关移至大港,最终于1914年迁入这栋四层大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但随后德国战败,这里也成了德国在青岛最后的经典建筑。托尔斯顿·华纳在其所著《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描述说:该砖木结构的建筑有高高的斜屋顶,横向的两处山墙为德国青年风格派手法,主入口开在纵侧面,由造型简单的圆形壁柱承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室内的楼梯还保留了百年前的镶在墙里的石头台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胶海关建筑已开办海关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大港火车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港火车站位于商河路2号,建于1899年,德式建筑风格。胶济铁路青岛始发第一站,为胶济铁路最早的起点,是青岛最老最小的火车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日本青岛邮局大和町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日本青岛邮局大和町所位于德平路1号,建于1922年,占地面积1284平方米,建筑面积482平方米。大和町所的命名是源于路口的热河路是青岛早期干线马路,德国占青岛时期名为德意志街,日本占青岛时期改名大和町。解放后一直是邮局,近期变成了酒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礼贤书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海路上最早的建筑是礼贤书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时德国传教士Richard Wilhelm来青岛后,学习中国文化,深深敬佩之下,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尉礼贤,字希圣,自称山东人,信儒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00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以自己汉文名字命名叫礼贤书院,设在胶州路上自己家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01年开始在上海路兴建校舍,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较早出现的中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吕海寰组建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救治伤员、安置灾民,尉礼贤任第一任会长,会址设在礼贤书院。解放后改为青岛九中,是全国现存的“百年老校”之一。</font></h3> <h3>5、柏林传教会旧址:</h3> <h3>  柏林传教会旧址位于城阳路5号,建于1899年,是由该会的传教士路切维茨设计。初为德国柏林传教会信义会驻地,现为青岛市立医院分院。</h3> <h3><font color="#010101">6、日本第一寻常小学旧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島第一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位于武定路(原花咲町),建于1917年,建筑师小山良树、田原正义和长冈藏平联合设计,校舍是一座“コ”字形大楼,具有日本近代复兴式风格。早期的第一小学占地广大,附设的大运动场则面向德平路。1949年之后,被部队占用。2010年之前为青岛警备区司令部。现为德爱花园大酒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二、岳阳路、石岛路、海岸路<br>1、易安凯新夫人别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易安凯新夫人是一位英国商人,其别墅位于岳阳路9号乙,建于1935年10月,由俄国建筑师尤霍茨基和拉夫林且夫设计,英国乡村别墅的风格。别墅高3层(内含阁楼)。乱石堆砌脚底,墙壁由砖砌筑而成,坡顶瓦屋面。由新营造厂和新聚祥共同施工。建筑用地15亩,建筑面积606平方米,当时的建造费用是8500元。1967年,别墅由航空一集团青岛疗养院使用,也曾用做门诊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克里亚哲木斯基别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克里亚哲木斯基别墅位于石岛路1号,建于1940年。克里亚哲木斯基是俄国人,1910年生,在哈尔滨长大,来青岛后,先是做建筑工程师,后来为法商德惠洋行青岛店代理人。代售美国3家公司的产品,并经营法、比、美、荷、瑞士钢铁货物的进口。其总部在法国,在香港、上海、天津设有分行,在广州与青岛设有代理店,青岛的代理店与天津分行直接联系。他是苏联公民协会会务工作中的主要骨干。协会所有行政事务及苏侨内部事务主要由他办理。他除了担任协会秘书以外,还担任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东正教会的董事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党史纪念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纪念馆位于海岸路18号,原是四方机厂职员宿舍,建于1904年,砖木结构,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蘑菇石墙基,属德式风格建筑。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这里成为办公基地,王尽美、邓恩铭、李慰农、刘少奇先后在这里领导了四方机厂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2001年对原旧址进行了修复,2012扩建成纪念馆,就是现在的样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三、观象山:<br>1、穹台窥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穹台窥象是昔日青岛十景之一。穹台窥象,即在天文台用天文望远镜观看天象之意。此景观源于1931年观象山圆顶室竣工之后。观象山圆顶室是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天文观测室,整体建筑是花岗岩圆体,高14米、直径7.8米,顶部的球形是钢木结构,可转动,转动一周为9分钟,观测窗宽1.2米。1932年,从德国柏林工厂引进制造口径为32厘米物镜,焦距3.58米的大型天文望远镜,此为中国第一架大型天文望远镜,它标志着中国天文事业从此步入现代化的行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青岛观象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观象台位于观象山巅,为近代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馆陶路1号建气象天文测量所,1905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测量所。1924年,国民政府正式接收改称观象台。1937年日本再度强占,1946年抗战胜利后归还。解放后,由海军接管。主楼建于1910年6月至1912年1月,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特•里希设计。楼主体7层,高21.6米,全部为花岗石砌筑,上出雉堞,是一座具有欧洲石砌古城堡式样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水准原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及原点屋位于观象山顶,是国家高程系统的起算点。1956年起,以青岛验潮站历年记录所确定的黄海平均海平面为零点,其中心点高度为海拔72.260,多数亚洲国家也都把它看做海拔基准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四、青岛山、望火楼、小青岛、团岛灯塔<br>1、青岛山炮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山炮台遗址,系侵华德军1899年所建。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曾被德军诩之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惟一的战场。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该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font></h3> <h3>  炮台内部:</h3> <h3>  德军指挥所:</h3> <h3>  瞭望塔:</h3> <h3><font color="#010101">2、望火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望火楼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坡顶,建于1905年,是青岛消防百年历史的象征,高18米,是青岛的地标性建筑,当时是作为消防瞭望塔使用。到上世纪40年代初,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望火楼被封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小青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青岛原名“青岛”,别名琴岛、琴屿等。德国强占胶澳后,将胶澳租地内新市区定为青岛,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日占青岛后,称为“加藤岛”,青岛居民习称“小青岛”。小青岛确实小得可爱,面积仅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小青岛最显眼的景致是最高处矗立的一座洁白的锥形灯塔,这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灯塔系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1915年启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团岛灯塔<br>  团岛灯塔曾名游内山灯塔,由德国于1898年始建,1900年12月1日正式发光,1914年灯塔毁于日德战争。现灯塔为1919年由日本重建,1955年定名为团岛灯塔。塔高15.4米,射程15海里,其主要作用是为进出胶州湾和青岛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灯塔内部构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爬上塔尖,看到有二个弹孔,据说是日德战争留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五、湛山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湛山寺筹建于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和佛学家周叔迦等倡议,得到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沈鸿烈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光庭、青岛市佛学会会长王湘汀的支持和赞助,委托时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倓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期工程 1934年4月开工,兴建了三圣殿、僧寮及围墙、放生池,同年9月落成,12月8日举行了开光仪式。1935年续建了讲经堂、方丈寮、执事寮、厨房、库房、茶房、浴室等。所需资金全部是募捐所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期工程1937年动工,兴建了大雄宝殿和旧东院(后改为男居士念佛堂),1938年竣工。所需资金全部由王湘汀捐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期工程1937年动工,兴建了藏经楼及药师塔,1938年落成。资金由周志辅、周志俊(原青岛华新纱厂经理,建国后曾任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兄妹捐赠。第四期工程1941年动工,兴建了天王殿和新东院(后改为女居士念佛堂),1943年竣工。资金由张伯祥、崔岱东捐赠。第五期工程1944年动工,兴建了山门及台阶,1945年竣工,所需资金由林耕宇捐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解放后湛山寺进一步得到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湛山寺被迫关闭,僧人被遣送,大殿及配房被挪做他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寺院进行了全面大修。1986年12月30日湛山寺正式对外开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37年,青岛周志辅居士为其母亲八十寿辰祝寿,而发心捐资建设的药师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六、海云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云庵位于四方区海云街,又称“大士庵”,始建于明朝末年,正殿祀观音大士,俗称“老母庙”,原为佛寺。1924-1926年翻修后,始为崂山神清宫在市区的下院。属道教华山派,占地733平方米,建筑面积331平方米,全为青砖灰瓦,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有正殿、东西殿、钟楼鼓楼等。布局对称、严谨,轴线分明。庵内供奉观世音菩萨、老子、鲁班、后稷、关羽等。建庵曾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这一带原是大海,一天沿海的乡绅发现南海大士乘着一块木板飘荡于此,感到惊讶万分,揣摸其意,顿悟南海大士是要人们在这里修建住室,否则会降灾于此。于是,乡绅就动员附近居民集资建了海云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七、明真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明真观,俗称“沧口大庙”,始建于1925年,原址位于沧口达翁村,是由绅商赵文发发起,当地乡绅百姓集体捐资修建而成。初创明真观分三层大殿,从前向后依次为护法殿、功德堂和玉皇宫。明真观的祀神以道教为主,儒释民间尊神同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43年侵华日军扩建沧口飞机场,明真观被划入军事用地,民众呼吁,希冀留存,然日军终究将其拆毁。为了使这一历史遗迹得以延续,青岛市民自发组织,由民间集资重修明真观。1944年,明真观得以在晓翁村重新修复。重修后的明真观,其建筑布局有了较大变化,由于战争的原因,资金短缺,从设计到施工都略显仓促,部分建筑没能复原,建筑质量和气势规模难及初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明真观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在《创建明真观碑记》中有这样一段碑文“使一方黎庶知三教同源”即是证明。1958年至1966年,崂山太清宫道士匡常修住持明真观,不仅在此修行,且授拳行医,长达8年之久,尤其他“悬壶济世”颇得百姓受益。文革中神像被毁,道人被逐,大殿改成沧口少年宫使用。2003年开始修复,2004年12月修复开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八、于姑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姑庵原名"黄德庵"又称"姑姑子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明代成化年间,于姓三世有大户人家一位姑娘从小经常和家人去庙里烧香拜佛,从小闻佛法,长大后,不思儿女之事,一心向佛。黄德庵时任住持认为她有神灵附身,答应其归入佛门,落发为尼。此后,于姑娘除每日烧香、念经、拜佛外,还帮助附近农户做了不少善事,深得乡亲们的敬重。</font></h3> <h3>  当时,黄德庵附近有个河马石村,村中有个叫马金怀的人,这人是个状师,就是现在的律师,因当时有学问的人太少,村里和方圆10几里的人都很尊重他,经常到浮山所赶集,他每次路过黄德庵都要进来歇息,并与和尚聊天。初时和尚热情款待,相敬如宾,但马金怀从来都不施舍,连个香火钱都不给,时间一长,和尚对他逐渐冷淡,后来就不再奉茶。马金怀恼羞成怒,心生一计,收集了许多猪、羊骨头,埋在庙宇四周,然后到即墨县状告黄道庵,说和尚整天不务正业,经常杀猪宰羊,喝酒吃荤。县官带人跟着他到黄道庵,果然在庵墙的四周挖出许多猪、羊骨头。官府责问和尚,和尚目瞪口呆,无法辩解。县官大怒,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和尚全部搬出庙宇,又根据群众要求只留下了尼姑于姑娘。和尚被逐后,于尼姑看到庵小、神像少,发愿要修缮、扩建。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到处化缘集资。有天当她化缘到崂山枣园村时,见到一棵参天大枣树,她就在树下念经3天3夜。此举感动了当地群众,当大家得知她的用意是募化枣树建庵,于是就组织众人将枣树伐倒,送到黄德庵。她的行为也感动了周围居民,大家纷纷捐款资助。于尼姑备齐了钱、材料,择吉日动工,将原来的黄道庵进行拆除。新庵址选在原黄道庵址向南6米处(现在庵址),建好后取名为"于姑庵"。庵内共有正殿、东廊房、西廊房、天王殿以及南阁殿5个殿。自此,于姑娘在庵内收徒,一代接一代,庵内香火旺盛。</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史记载,于姑庵建成后,曾先后6次重修与扩修。“文化大革命”中佛像等全部被毁,尼姑被遣送原籍,房屋由青岛市卫生局做危险品仓库使用。1982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于姑庵列为青岛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青岛市卫生局将其腾出,由青岛市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管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重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再造后的于姑庵金碧辉煌,威武壮观,佛像威仪,道场威严;平中见齐,古树新绿,檀香袅绕,佛菩萨玉身豪光四射。置身其中,使人顿悟佛法无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十九、大士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士寺位于青岛崂山区沙子口镇石湾村西山。创建于明代。该寺有大殿3间,内祀观音,又有庙田60亩。系石佛寺(潮海院)之脚庙(即下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史料记载,石佛寺建于南北朝时期,而大士寺则建于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当时有正殿二间,东、西两厢房,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除,只剩庙前两株直径一米多的大银杏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5年重建,大士寺所处地理位置为子午山南麓(俗称黑尖山)的山涧中,此地涧深水清,树木茂盛,鸟语花香,风景诱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神庙,又称沧海观,百姓称之海庙,内祀天后圣母、三官大帝、龙王殿、妈祖庙等神。</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未完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王岩 2016年6月22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