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粽叶飘香——苏辙中学2019级1班端午节主题班会

一班御用宣传委员

<p>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一年一度,端午又至。如同一个民族的精神安寨,不管是“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还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为中华儿女呈现的既有“忠君孝亲”的爱国情感,又有“祈福化煞、驱邪避毒、成龙发祥”的尚美愿望。</p> <p>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人们众说纷纭,但广为人知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p> <p>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p><p>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p><p>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p> <p>  除此之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一说。</p> <p>  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p> <p>  曹娥一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p> <p>  说到端午节的习俗怎么能少的了吃粽子呢?但我们这次吃是次要的,我们亲爱的何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端午节的魅力,让我们亲手包粽子。</p> <p>  看陈雨桐这自信的眼神,没错,她要教我们包 粽 子!</p> <p>  看我们这迷茫的眼神,扭曲的表情……心疼桐姐亿秒</p> <p>经过嗯……1,2,3……n!n次示范我们渐入佳境</p> <p>  这……线,啊不不不,这包线(馅)粽子多少钱?</p> <p>  我懂了,这是如入无人之境!</p> <p>  其实颜值担当还是不少嘛!</p> <p>  啊啊,包粽子行动完美执行!</p> <p>  下次或许可以试着做龙舟😜</p> <p>感谢左俊杰妈妈为我们采购食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作人</p> 朱雨恒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主大大</p> 何老师

屈原

端午节

粽子

曹娥

夫差

伍子胥

越国

五月

纪念

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