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始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盛于宋,延到明清。书院历时1183年,对我国古代教育、学术发展及人才培养起过重要作用。 朱圉书院是古代甘谷第二所官立学校。乾隆十八年(1753),伏羌知县徐浩捐银132两,于城西半里处购地11﹒5亩作为书院宅基,建门牌三间后调任皋兰。继任知县高华捐银200两,于该处增购土地,续建书院,乾隆十九年(1754)完工。书院南北、东西各百步,有讲堂5间,堂左右舍各5间,堂后为魁楼,另有门房、灶房各4间,兴盛时有生徒百余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嘉庆五年(1800)书院两次遭兵燹,嘉庆九年(1804)补修,同治二年(1863)又毁于兵燹。同治十年(1871),将县城东街回民礼拜寺改建为朱圉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完工,占地约10亩,有讲堂5间,堂前有缮写室、阅卷室、自习室、山长室等,仪门有知县侯新严题“乐育英才”匾;讲堂后建圣庭,内有孔子塑像,东龛供乾隆年间兴学有功的徐浩、高华、邓必安、周铣、殷兆燕五知县牌位,西龛供本县捐资助学有功者贾文召、王权二人牌位。 书院以教习儒家经典和八股时文为要务,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执掌称山长或主讲,教师称教习,多为地方名儒。从道光到光绪,伏羌名儒李则广、黄成采、李士则、原筮贞、刘镛、杨凝青、彭廷瑞、王念诒、谢邦彦、李卓、李涛、杨锡田、李象贤、骆汝骧、魏鸿仪、宋廉等先后主讲朱圉书院。 书院经费主要靠自筹。其来源有三:一为学田地租,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学田50亩,年租银28两,数年后学田扩大,年租银128两;二为捐赠,创立初,知县徐浩、高华分别捐银资助,乾隆时知县殷兆燕捐银350两、伏羌举人贾文召捐银600两资助,咸丰五年(1855)知县贾沆捐银置课桌凳;三为放债取息,乾隆三十二年(1767),书院将学田租银128两、知县殷兆燕捐银350两“给外生息”,咸丰七年(1857)知县殷佩兰捐钱500缗(一千枚为一缗)“生息助书院诸生膏火之费”。<br> 朱圉书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称为伏羌官立高等小学堂。 清吴可读有诗《游大像山示书院诸子》,诗曰:<br> 诸生何处觅文宗,绝妙文章到处逢。<br> 点缀楼台及仙佛,包罗唐宋自羲农。<br> 当头早作飞来势,信手先追开辟踪。<br> 莫向高低空想象,且恁起伏验来龙。<br> 烟鬟蕴藉平兼远,云髻参差淡复浓。<br> 一落悬崖千丈尺,四山响答数声钟。<br> 森严地府人间世,咫尺星罗列宿胸。<br> 七宝装开金翡翠,百层坐涌玉芙蓉。<br> 碑残此日丹犹映,门设何年铁未熔。<br> 别有洞天开眼界,绝无尘俗扑眉峰。<br> 地缘选胜翻宜僻,景以探幽不厌重。<br> 一结更绕江上韵,万山深处白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