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标语背后的故事

竹笛

<p>  留存在威煤人心中的情结太多太多,而俱乐部堡坎上“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这一大幅标语,因其醒目的位置,巨大的字体,加上出自“文革"这个特殊年代,更使人难忘!</p> <p>  它表达了当时三万多威煤儿女对共产党对新中国的热愛。对伟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情怀和忠诚。</p> <p>  这幅标语制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正是文革中威远煤矿的一个关鍵时间节点。在1970年威远煤矿的职工,家属及学生,经历见证了几件拍手叫好的大事。</p> <p>  一是威远煤矿的两派群众组织代表,前往北京參加中央为解决四川两派群众组织大联合问题而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四川班学习。在中央政策的感召下促进两派组织求大同存小异,开始服从和投入抓革命促生产这个大目标。</p><p> 二是夏立新同志率领一批指战员到矿主持威远煤矿军管会工作。</p><p> 三是全矿职工,家属,师生在军管会指导帮助下在全矿开展了揭批刘结挺,张西挺的严重错误及在威远煤矿的表现和影响。</p><p> 四是经内江地委核心小组批准,成立了以军管会主任夏立新为组长,原威远煤矿党委书记王敏为付组长的威远煤矿临时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矿各项工作。威煤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p> <p>  在这个时刻,制作这一大幅标语符合威煤新领导班子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当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吴善平,宋学群于1970年5月承接了标语选址和字体选型並制作的任务。</p><p> 在一批书法愛好者的支持配合下,並报请领导批准,标语定址在紧邻矿中心球场的职工俱乐部堡坎。字体为庄重大气,清礎好认的彷宋体。</p> <p>  为保证字体的效果质量,他们反复多次写好带字格的样本,用幻灯机投射到银幕上。选择出最佳字体比例定型。</p> <p>  又在堡坎上画出字格。由宋学群将字迹用石灰水描绘在堡坎石头上。</p> <p>  当时条件有限,画字格,描字迹,泥工做字,括灰上漆均十分艰苦。只能用接长的竹梯和纯索等简昜工具对工作人员提供支撑和保护。</p> <p>  字迹描好,修改定型后再由矿总务科的泥工师父一横,一竖,一点,一撇把字成型做好。再经精细修改才括灰打磨上漆。</p><p> 一个个高4米,宽1.8米,笔划宽0.35米的红色大字圪立在俱乐部堡坎上。</p> <p>  这些字组成了“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这幅长达二十六米的巨幅标语。</p> <p>  为提升矿山儿女的休闲环境质量,八十年代中对职工俱乐部进行了提档升级。</p> <p>  增添了漂亮适用的石桌石凳,盖上了遮风档雨宽敞的玻璃钢顶棚。</p> <p>  佈置了小桥和水池。</p> <p>  又在堡坎的一角新建一漂亮大方的彷古型凉亭。因而占去了这幅标语最后两个字的位置。</p> <p>  在川煤集团的指导支持下,威达留守处把这幅巨幅标语的修复纳入了“威煤记忆"工程中。</p> <p>  从2020年6月1月起这幅标语修复正式开工。</p><p> 经过对鈌失笔划的勾绘,</p> <p>  打眼,掛网,水泥做字定型,字体整体加膨胀镙釘加固。</p> <p>  最后经过括灰,打磨,上漆等工序。</p><p> 于2020年6月19曰完工。</p> <p>  这幅标语,它因地自宜,土法上马,花钱不多,醒目大气。至今已是五十年。</p><p> 它留下了文革时期威煤的一段历史。丰富了威煤文化的内涵。</p> <p>  它表达了纯扑的威煤人对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愛!</p><p> 它表达了矿山儿女对伟人毛泽东的敬仰!对毛泽东思想的忠诚!</p> <p>  不灭的印记长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