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科研究 强化科研意识――大源学校积极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lucky girl

<h3>  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诸城市大源学校积极响应教科院课例研究行动号召,开启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例研究之路。</h3> <h3></h3><h3> 本次课例研究共分为五个阶段:</h3><h3> 阶段一:确定研究课题、确定讲课人、团队成员</h3><h3> 阶段二:集体备课研究</h3><h3> 阶段三:课堂观课</h3><h3> 阶段四:集体评课</h3><h3> 课例研究活动启动后,各小组的成员根据课例研究中的目标要求,确定了研究的主题,进行研究分工,确定中心授课人、记录人……大家各司其职,就这样,学校的课例研究顺利拉开帷幕。</h3> <h3>  英语学科王绍秋老师通过讲授三年级《M7U1 We fly kites in spring》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金倩倩老师讲了三年级冰心笔下的优美散文《肥皂泡》,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吹泡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紧扣研究主题语文要素。数学学科孟禾祥老师讲解一年级《认识厘米》培养了学生的量度意识,课堂充满智趣。体育教师陈磊娜讲的《足球脚背内侧运球》、科学教师苏超讲的《保护土壤》,老师们熟知学生年龄特点,配以精美的课件,借助智能化的班优,再加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呈现给我们一节节精彩的课堂。</h3> <h3>  好的教学方式就如同优质的种子结出优质的果实。随着教学的改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向上,努力认真。</h3> <h3>  课后评课是很重要的环节,各科教研组在课后都能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交流,老师们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谈收获、谈感悟,纷纷指出课堂的教学亮点与有待改进的地方,并针对每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概括,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br></h3> <h3>  课例研究让老师们收获满满,我们的脚步不会因为课例研究的结束而止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认真总结本次课例研究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增添光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

课例

研究

课堂

老师

教学

学生

学科

阶段

课后

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