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几天,武汉开放骨灰领取首日。</p><p>长长的队伍中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格外扎眼。</p><p> “这是哪里,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小男孩懵懂的问道。“这是殡仪馆,我们来接爸爸妈妈回家了”。</p><p> 小男孩开心的几乎要跳起来,“太好了,爸爸妈妈可以回家了吗?他们好了吗?”</p><p> 面对孩子天真的脸庞,该如何告诉他爸爸妈妈已经离世,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家”了。</p> <p> 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到一个家庭身上,就是一场灭顶之灾。</p><p> 当不可预料的悲剧意外发生,当最亲爱的家人不幸离世,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灾难,我们应该如何接受事实努力的生活下去,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难解的课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死亡教育缺失了吗?</b></p><p> 我们的文化里,向来比较忌讳谈论生死,当孩子一脸懵懂的询问“什么是死,死了以后会怎样”,你会选择如何回答?</p><p>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做过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八成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但仍然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她的身心不利”,还有不少家长干脆就对涉及到死亡的问题拒绝回答。</p><p> 死亡教育的缺失,让我们在童年时代不明白“生死”,在长大之后不懂得生命的珍贵,才出现了越来越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选择了轻生的案例。生死面前无大事,只有让死亡教育不再缺位,我们在面对生死时,才能不再畏惧更加坦然的应对,才能跨越心底的那道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知道生命的脆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却愿意为你选择坚强</b></p><p> </p><p> 曾获得纽伯瑞金奖、卡内基奖双料殿堂级儿童文学大奖的美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莎朗·克里奇为孩子们献上了一部关于生命、死亡和成长的暖心力作《拯救温斯洛》,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力量,选择一种更加坚强勇敢的活法。</p> <p> 这是一个发生在10岁小男孩儿路易和温斯洛之间催人泪下的暖心故事。你想问温斯洛是谁?其实,温斯洛是一头长得比狗还小的小毛驴。</p><p> 刚刚来到路易家的时候,“一个长着黑眼睛、翘耳朵、柔软睫毛的灰色小脑袋从洗衣篮里冒了出来,跟脑袋相连的,是颤抖着的瘦弱的躯干和细长的四肢,一身脏兮兮的灰毛上遍布着褐色的斑点”。</p> <p> 爸爸妈妈都认定早产的小毛驴很快就会死掉,但是从小就不会照顾小动物的路易决心拯救这头没有妈妈的可怜小驴,他在地下室里给它做了一个小窝,用干草铺成了睡觉的小床,用奶瓶冲好奶粉笨手笨脚的喂它,还给它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温斯洛。</p> <p> 小路易出生时早产了两个月,不足三斤重的他那时候就像一只枯瘦枯瘦的小鸡仔,身上还连着好多根管子住在恒温箱里,当他看到弱小无助、奄奄一息的温斯洛时,总是会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世界拯救了他,他坚信自己用爱和温暖一定也可以拯救温斯洛。</p> <p> 湛蓝色的天空一碧如洗,几片白云在自由地飘荡,一只美丽的靛蓝彩鹀停在白色栅栏边的一株金色向日葵上。这是小路易之前心中定格最美的画面,可是自从温斯洛出现之后,路易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一头瘦弱的小灰驴正在我的怀里,努力地活下去。</p> <p> 在路易的细心照顾下,小毛炉温斯洛不仅健康长大还救了邻居一家人,在回到农场后担负起看护小羊的责任,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守护者。</p> <p> 莎朗·克里奇笔下的故事温暖而打动人心,我们看到了小路易与温斯洛之间的悉心照料和默默守护,看到了路易父母对早产儿路易绝不抛弃、绝不放弃的执着和坚守,我们看到生命易逝的悲痛和伤感,更能看到爱和坚持的力量。</p> <p> 因为,我知道生命的脆弱,却愿意为你选择坚强。</p> <p> 《拯救温斯洛》里有小毛驴勇敢生存下来的喜悦,也有小女孩诺拉失去早产弟弟的痛苦,死亡是冰冷的、血淋淋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直面它,但是人生,就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到。</p><p>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死亡,不回避、不自欺欺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p><p> 坦然的接受它,懂得生命的脆弱,懂得生活的不易,用力的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用爱和坚守的力量让生命绽放最美的颜色。</p><p> 因为,只要有爱在,就是全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