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依旧  支教律动不止—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赵银玲

赵银玲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今年巫溪支教,依然挂职重庆市巫溪县教师进修校美术教研员,本次作为山东泰安支教团队的领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泰安期间,接到泰安市教育局政工科孔博科长的电话,就开始安排相关事宜,先是逐一打电话,建群入群,修订身份证等信息,编辑整理两码一证的书写方式,人员多,地处泰安主城区、肥城、新泰、宁阳、东平、岱岳区,跨度广,平时没有交往,又赶上疫情期间,诸多不方便,好在老师们积极配合,很快就按照要求,材料准备齐全。根据孔科长要求,分组活动,因为2019年下半年我在巫溪支教期间,跑了支教路近1000多公里,17个街道、乡、镇,比较熟悉地域,本次支教31人,分配在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峰灵乡、通城乡、朝阳镇等十几处乡镇、城区,按区域分成小组,到了巫溪也可以根据此分组进行集体教研研学活动,万事俱备,出征巫溪!</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一、一曲支教歌 &nbsp;譜寫教育情</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到了巫溪之后,协助市局领导和巫溪县教委组织老师进行核酸检测,跟踪回访受援教师到岗之后工作和生活情况,虽然忙碌,但我还是以自身支教工作为主,从4月27号,就严格按照县进修校的要求,佩戴口罩,测体温,按照防控要求,走上工作岗位。参加了进修校校本培训会第一期会议;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会;巫溪县创建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县工作部署会。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准备。领到新任务《社区美术》培训,领导要求:本次培训前无古人,让我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做出范本,供其他学科老师参考……因疫情,不能深入社区,需要线上授课,对我而言,也是初次,但我好像没有拒绝的理由,来支教,给你的任何任务都只能先欣然接受,在考虑其他……</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首先拟定社区美术培训方案,题目《美术在身边》,社区教育要结合本土的文化和历史,要依据巫溪本地的居民身份、学历、民族、习俗等等来渗透,要了解当地的巫文化和盐文化的发展历程,盐文化是巫溪立身之本,是曾经撑起巫溪乃至全国经济的命脉,巫文化的神灵与精神,不是杜撰和想象,要深入民间,与人沟通学习才能获得其精髓…… 总之,我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进修校领导老师的信任,让我倍感任务之重,所以,带着自己的思考,参加了几次调研活动。</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活动一:4月30号,去城厢小学调研美术教学工作,这是所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小学,美术课程开发独具特色,电烙画、大宁河石头画,葫芦文化等,形象生动,以巫溪县盐文化、巫文化为题材,独具历史传承,民族风味浓厚。和学校的美术教师、分管的领导交谈过程中,得知学校做这方面的研究有一段时间了,看着相对成熟的作品,我对电烙画的选材提了点个人看法,他们用的媒材都很好,原木横切面,葫芦,木板,这些因地选材,具有优势,关键是题材,我建议烙画选老材——宁厂古镇为题材,挖掘古时辉煌的盐泉,找故事,找题材,把盐掮客的传承与贡献挖掘出来,对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盐文化,了解家乡历史,从而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故土,美育的本质不过如此,我也把这种手艺和题材,放进了我的社区美术培训培训方案中。</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活动二:5月6号,去巫溪县进修学校新校址,设计校园文化,找思路……与我们那里不同,所以考虑分析,拿出了初步方案,大厅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缩影,要分析归纳,还要体现各部门职能,设计要精致,我感觉,巫溪的绿水青山是天地所赐,不需要竭力打造,巫溪文化要向前渗透,巫文化的颜色,就是老旧,有沉淀的,盐文化,就是他的发展源头,曾经繁华是有盐,现在的盐泉在静静流淌,不是落后和寂寥,而是发展的见证!如果你仔细听它道来,那泉眼奔流而出的一定是在告诉我们,盐帮的盛景是时代的产物,而今的人类,经过漫长的成长,物种,需求都发生质的飞跃,今天的盐泉,不是不被需求,而是被研究与传承的载体,因此,巫溪的校园文化,一定要用传统的基调来传承,有厚土让他来承载,越走进巫溪,你越会发现,时尚和科技来临,他的反应速度和圆融的姿态,与绿水青山一样真实。而支教,我们所做的和要思考的,不仅仅在课堂,在教学,也在你游走的校外和叽叽喳喳的吃烤鱼的大宁河的人群,还有宁厂古镇,那一排排见证发展的黑瓦木门……包括偶遇的打铁老汉儿,那即将消失的打铁技艺,也是一种非遗文化。社区美术培训的基调再次被肯定,这是一条基本思路……</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活动三:5月20号,大家都在过“520——我爱你”,我们一行五人来到巫溪县古路得胜小学,应邀做关于美育教育的讲座,我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美术在身边——通识》部分,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算是个人社区美术培训第一课的首次磨课。通过此次尝试,感觉思路是对的,因为社区教育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学校的老师乃至学生都是社区教育的受教者和被教育者,发挥其作用,社区教育的代言人,会言传身教,影响大多数。</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活动四:二次磨课在巫溪县进修校。5月25日,进修校领导来了一次大验兵,安排我做了培训报告,算是单位社区培训的第一次正式磨课,其实内心非常忐忑,因为在座的都是同行,大家都在一个层面上,我又非本地人,很多牵扯到,必须讲的巫溪文化,又不能忽略,所以,我准备的很艰难,磨课之后,很欣慰,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认可,学校陈代秋校长的点评让我很惭愧,她说:我的讲座,对巫溪盐文化和巫文化的了解,比他们都深刻,思考的问题都有深度,同时,我对当地特色学校和社区文化的推广和认知,让她意想不到,尤其是她说,听了我的讲座,下辈子,也想当个美术老师时,我是很感动的!我只是用心做了一点点,就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让我感觉自己的努力还不够,我还要为这些可爱的巫溪人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的……根据我对社区教育的理解和分析,社区人群老幼居多,美术教育的学科性就不能夸大,在准备的素材中,我充分意识到了这些因素,用了历时半个月时间的梳理,为社区培训设计了方案,采用一、二、三的思路,先来通识培训,提高社区各层次的人员的基本美术素养,学会发现身边的美,知道我们随手也是可以创建美的可能,参与其中,人人有责。设定8个模块的线上课堂,分为非遗进社区,巫溪文化新探索:巫溪盐文化的表达和新手法尝试:井盖文化的环保意识,保护巫溪的绿水青山,打磨和找寻巫溪文化的源头……但最终课程在创建过程中,衍生出一节课外课《大宁河刺绣进社区进学校》,还有设计好的其中的四节课,根据需要压缩成两节,最终共完成7节线上课,事物的发展永远不是你最终设计的模样,行走的过程中,会受到启发,点拨,会让你充满信心——备受打击——走出瓶颈——收获成功……探索的过程,令人激动,是自我调节的过程,自己与自己搏击,永远没有胜负,只有意想不到,成果的取得的大小,都让我更加热爱巫溪这个充满历史烙印和经济发展命脉的山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紧锣密鼓的组织社区教育材料,广泛涉猎,为的是最后集中整合,时值现下流行的母亲节如期到了,我们都有父母,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总是在思考,所有事都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和理论去论证他的对与错,唯有人的孕育是用现象来接纳,没有对与错,只要他是人,生下来给他生存的权利,都是对的⭕人生过半,父母远去,而我们个体又都是为人父母,那么欣然接受儿女的祝福,这是最真实的感动!儿子远在伦敦,通过网络定制,为我送上母亲节祝福,很感激儿子的孝心,孩子爸爸的诚心🙏我在重庆巫溪,儿子爸爸在山东泰安,三足鼎立,稳如泰山🙏今特意买了花瓶,把花儿插起来,这是儿子的陪伴,让我感觉倍儿温暖!祝福所有我认识的,认识我的好友,幸福安康🙏🙏🙏2020,从此开启快乐之旅到无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二、两厢情悦 &nbsp;共结连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在没有教材、没有参考、没有先例的前提下,自主编写教材二万多字,设计课程三个模块八节课,PPT、微课、教案一应俱全,同时要深入研究巫溪社区文化特色,现录制完成一节《美术在身边——通识》课,获得好评,被作为范本,为其他学科作参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为了让培训接地气,在考察民风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巫溪特色的民间艺术——大宁河刺绣,这是巫溪本土艺术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第一时间和进修校领导汇报,将社区的培训和传承人请进课堂,再把他引进校园成为基地,教育就是这样的首尾相接,目前正在积极与社区联系,与传承人唐丽娟女士沟通,共上一节课,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带动更多的人,传承和保护,也可以通过唐女士的亲身带动,让一部分人能够进入她的绣坊工厂,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带动经济,与学校老师合作,非遗进校园,做到传承、发扬。巫溪寻宝,寻到了重庆市非遗——大宁河刺绣,绣坊就是我们驻地附近,5月29号晚,走进绣坊,他们还在整理东西,几次出入,对刺绣情有独钟,大宁河绣品,灵动,就好像是和你喃喃细语,于是决定把社区培训的课堂,搬进绣坊,把传承人唐丽娟女士请进线上课堂,面对面的说出她对巫绣的追逐和挽救,说出巫溪人对自己本土民间艺术的感悟,有什么比自己人说自己地域内的艺术更令人心动的哪?交流过后,感觉更是决定正确!唐女士孜孜以求的一针一线,用自己的双手把内心的情感和血脉,用绣花针连着花线一结一扣的串在棉布的布面上,把期待,梦想与愿望,一并拼摆,任观赏者天马挺空,放飞想象!张大千的荷花,如果我不告诉您是绣品,您能看出来吗?推动和发掘,让它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让我有了忧患意识!就这么巧,学习强国看到了习总书记心系非遗的故事感觉我们的使命更神圣!祖先的赐予,劳动的成果,人类的福音,我们唯有传承与发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加油!一个泰安人对巫溪的情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6月15日,重庆市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首届书画展暨东西协作深化活动——泰山区教育系统书画联展活动,顺利启动。开幕式颁奖仪式新颖,学生作品立意高,创作水平优良,结合疫情的专题展,在现今社会具有特殊意义,也彰显了艺术的魅力,泰山美育落地巫溪,也是东西协作的倡议之举!按照活动安排,我代表东西协作单位之一,发言祝贺,并与巫溪县美术教研员现场书画展示,已示诚意!另附发言稿:尊敬的刘术德科长、邓校长,思源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参加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因为东西协作的国家政策,巫溪与泰山结缘,因为新冠疫情有了“以艺抗疫”的这样一个主题性展览,这足以说明,从古至今,绘画就是一种鼓舞斗志的“武器”!它没有原子弹的杀伤力,也没有核武器的骇人听闻,但一样可以在陈列展示时给人以精神的洗礼,令人振奋,催人进取,无论是任何一种现象,一种色彩,都有语言无可替代的功能,这,就是美术的力量!&nbsp;</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是我们遵循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发展的人生规划,是我们中小学就需要铺垫的基础,健康的审美观对您的人生成长是独一无二的引领者,它教会您用发现的眼睛寻找人性的善良,学会感恩,学会爱家乡,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的智慧建设它,保卫它,所以热爱艺术吧,它的宗旨会指引你走过无悔的人生,用画笔宣言,用色彩和线条抒写我们美丽的心灵!</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6月18号,跟随巫溪县教委刘术德科长,去白鹿中学看望支教教师,随后下乌龙乡扶贫入户,几天暴雨⛈途中路遇滑坡,等候四十五分钟,通行……走访帮扶对象,落石划破轮胎,有惊无险🙏感慨,在本地想做点事,天气路况是最大的问题,自己开车,路遇险情,交通工具出问题,都要自负……现在坐在备胎的车上,走在时有落石的山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巫溪支教,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有效,对人的精神,敬业,生活状态和追求,都是良性的刺激!防疫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支教感受到国家的温暖,我们都要好好的!刘向东主任提供视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重庆巫溪,是我第三个夜思梦想的地方……出生在东北,成长在山东,教书育人,为人妻女,相夫教子,人生过半……阴差阳错巫溪支教一个学年,还剩一月余,听命受援单位,录制社区美术培训线上课堂,所教群体各方面受限,交流的知识层面、内涵,要不断地拆分,用碎片的形式,点滴渗透……整合资源,还要自己思考如何以点带面,用自己已有的理论,把美育知识与巫溪文化契合,思考的还不够完善,感谢巫溪进修校的信任[抱拳]不好意思在朋友圈晒,觉得水平有限,也觉得自己挺不好看的……18线主播的水平[偷笑]还是鼓起勇气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请大家指教🙏🙏🙏按计划完成7节自编课程,也算是收获满满,感谢进修校领导老师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和压力沉积下来,把自己小半生的积累,用这种方式留存展示出来,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一点不假,课程呈现出来,就把过程的艰辛瞬间忘却……</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在重庆巫溪支教,跑了上千公里的路,支教听评课,扶贫讲授政策知识,见过艰难万险的挂壁山路和贫困户的生活,简陋,贫瘠,依旧笑满面,风景旧曾谙……进社区,尝试着与他们沟通聊天,连猜带问学会了和巫溪本地人聊天的技巧,聊着聊着就收集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和书本上体会不到的巫文化……做着事,走着路,抬头发现,离开巫溪的日子越来越近,送别几位支教教师,突然意识到了离别就在眼前……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个不大却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山城,我慢慢习惯了它的湿润和安详,它就那么静静的卧在那里,任凭车辆呼啸而去,人声鼎沸,我自岿然不动……大宁河水静静流淌,任凭你来去匆匆,它自向前流淌,或湍急,或缓慢,大自然的主人,就是这么帅性……望着窗外云雾缭绕的山尖儿,一直感觉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幻,我想象不到,什么机缘巧合,我会来到千里之外,一个胆小如鼠的人,自己在一间房,生活工作学习近300天?出生在黑龙江,工作在山东,支教重庆……多么巧妙的安排?此次告别,定会泪洒巫溪……🙏🙏🙏</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人生总有无数次的第一次,二上巫溪:第一次做领队,31人的支教团队,感谢领导信任,老师们支持理解🙏第一次做社区培训项目,自编教材两万多字,呈现课堂7节,其中社区进课堂,耗时26天,其中等候大宁河刺绣传承人唐丽娟女士15天,才见上面沟通合作,在巫溪人生地不熟,为了这节课,我也学会了“狗仔队”的那一套,跟着,等着有空磨课,很顺利的第一次见面,定下来后,录课时间不好确定,唐女士是企业家,事情太多,我只能找合适的机会,事先确定了几种上课模式,我串词,引出唐女士的课程,再组织串词引出白马小学郭香老师,非遗进课堂,他们是老熟人,三年前有合作,进学校起步晚了,这也是我在进行社区课程开发过程中,认为最应该做的,学校都在社区内,他们之间的从属关系,想做社区教育,就不能忽略这层关系,镜头设计一个一个出境,最后组合成一节课;第二个想法,我们三个坐在一起,会客厅的方式,但是到录播室一看场景不好看;第三种,我自己讲,感觉太单没有意义;和录播主管刘校长一商量,决定把录播现场放到大宁河刺绣展馆,刺绣作品为背景,烘托气氛,胜过千言万语的铺垫,我考虑,自己准备的从四大名绣的民间特色导出土生土长的大宁河刺绣的思路,不合适,干脆通通不要,把原来的思路推翻,连夜重写脚本,这就是录播片段,每个节点做啥,怎么说,谁接谁,都要卡好点,真庆幸我曾经在任教初中的时候,带领学生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剧的经历,第二天早上十点左右脚本成型,打印出来直接去展馆录课:【脚本】: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术在身边——社区美术培训课堂》,今天我的直播间来了两位女士,他们是我邀请的嘉宾: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巫溪县宁刺宁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丽娟女士,巫溪县白马小学美术教师郭香。我们在一起聊聊巫溪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巫绣(大宁河刺绣)这个话题。说来也巧,今年5月29日傍晚,我走进这件展馆,那个时候还不是这个样子,东西还没有摆放整齐,进来看了这些绣品,更增加了想让唐女士进课堂的愿望,和进修校领导汇报后,我基本每天都来展馆,期望能看见唐女士,展馆的一点点变化和昨天的现场会,其实都是在我的见证下完成的,唐女士很辛苦,也很荣幸您能同意进课堂,看看琳琅满目的绣品,通过和您交流我感觉您是一个对巫溪、对宁绣念念不忘的有心人,那么就有请那您谈谈您和宁绣相识——相知——相伴——相长的艺术人生。有情唐女士……</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唐女士讲课过程略)……主持词:唐女士的每一段话,每一段感慨,每一针,每一线,每一件作品,都能够感受到她对巫溪山山水水,丝丝缕缕的情感,忘我又唯我,在穿针引线的过程中,把一个绣娘对家乡故土、亲人的眷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绣品,让他们与世人交流,也把这种情怀带到了世界各地,为她骄傲,传承人有义务,我们学校更有责任,从娃娃抓起,爱祖国,爱家乡,从根本上做足,来到巫溪,就听郭香老师唠唠叨叨说了很多对美术课的想法,听她说和唐老师好像18 还是19年,就有了这方面的交流,也要感谢她的引荐,我才有机会认识唐老师,作为大宁河刺绣的推介人,作为一个桥梁,把非遗、社区和学校嫁接,下面就有请郭香老师说一说您的具体思路和打算,如何在学校看展大宁河刺绣的传承与发扬和再创作,说一说他们学校非遗进校园的想法:怎么做,如何做,做的好,谈谈他们学校的具体做法和思路,让非遗进校园,做基地,如何在校园内营建一种浓郁的民族风创作氛围,怎样启发学生探究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动手与动脑并进,用他们的小小手,绣出一片美好祥和的艺术天空的…(郭老师讲课略……)</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主持结束语:唐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她对大宁河的眷恋,对巫溪家乡的舔犊之情,融汇在了她的一针一线中……传承和发扬,不仅仅是我们成年人的任务,学校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们,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濒临灭绝的非遗发生做代言,做见证,做实践的生力军,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大宁河刺绣这一民间文化奇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还好还好思路是对的,两位老师也给力,我们一遍成功! </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在巫溪首次指导巫溪兰英乡农家乐民宿文化,在泰安参与过民宿的调研,也替他们业主出过招和建议,但是电视台录播,是头一次,以前录过美术家的纪录片,那是本行,这次任务不同寻常,还好天赐良机,进第一家农家乐便看到了去年一同写生过的万州上海中学石峰老师的大作,这家主人是筑天路的牵头人,石老师因为佩服他敲凿出天路的精神,为他创作留下的,所以那天的拍摄也很顺利,有雨,滑坡,路途危险,但是收获满满,乡亲们善良,朴实的笑容,令我难忘!</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支教临近尾声时,项目办要求做个骨干教师培训,接到任务紧锣密鼓,不到一周,方案,计划等就安排完,自己准备学科讲座,我也我也在分析巫溪教研现状的基础上,在我的另一个讲座里,带两位巫溪本地美术教师参与,中小学各一,因为,我是外省人,在培训的环节需要本地老师的参与,他们的做法、尝试和收获,困惑与不解,可以拼摆出来,和老师们一起交流,碰撞,巫溪县地域宽广,山路崎岖,路和距离,阻碍了老师们的近距离交融,借此机会,突破一下,时值巫溪进修校搬新校址,第一次培训,第一次全县单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第一次独立协办活动……老师们表现很好,领导们很支持,我的几个第一次,很圆满!</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感谢巫溪的绿水青山,他带给我以智慧,感谢巫溪的美术老师们。他们给我以信任,感谢各级领导,他们给我以支持,感谢家人、亲人们,他们给我以理解和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我是个很幸运的泰安人,在重庆巫溪支教一年,结交了很多教育系统志同道合,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情感上的挚友,专业上的同道,家乡父老没有忘记我们,倍感温暖!最后的支教重头戏——重庆市东西协作巫溪县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顺利落幕,也是我的支教生涯的完美收官!巫溪一别,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巫溪给我以绿水青山的灵气,巫溪的山水滋养了我的灵魂,他的风貌和身姿已楔入我的脑海,无法忘却,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发美篇以作纪念!祝福巫溪,与泰山共绵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