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题记:在中国版图的南端,也有一个“西域”,它是一片蔚蓝的海和那些露出海面的礁屿,它们的名字叫“西沙”。在一个五一假期,我们乘坐“椰香公主号”邮轮,从三亚凤凰港出发,经过一夜的航行,于清晨抵达了这片领地……</b></p> <p>这是三亚的一大标志性建筑,有人戏称:凤凰蛋。在这些“蛋”的靠外海一侧,藏着一个世界级的邮轮码头。</p> <p>在当时,民间赴西沙,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搭乘从兴隆港出发的补给船,还有就是乘坐从三亚凤凰岛出发的“椰香公主号”邮轮。乘补给船,条件简陋,又是官方不允许的类似“偷渡”行为,综合考虑,我们还是花了血本上了邮轮。</p> <p>“椰香公主号”,是国内公司从巴拿马购买的一艘二手邮轮,7万吨,最大的好处是抗风,这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但费用的确有点高,两晚三天,6人间,一人7800元,对藏迷来说,这个消费,相当于一次西藏游了。</p> <p>这就是出发那个黄昏的凤凰岛海面,风平浪静,一些私人游艇在来回穿梭,可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将是南中国海的波涛万倾。</p> <p>毕竟是近10万吨位的大船,半夜,并无迎来想象中的颠簸摇摆,这个夜,倒是我们自己在期待的兴奋中显的特别的漫长。拂晓时分,在一片欢呼声中,我迫不及待地跑出船舱,听人说,我们抵达“七连屿”了。</p> <p>这就是西沙的典型色彩,一片海域,多种的蓝交织着,由深到浅,由浅又入深,直至消失在海天一色中。</p> <p>七连屿底下是一片巨大的大陆架,水域很浅,邮轮就近抛了锚。接下来的一天游玩,就是从邮轮上到那些露出水面的礁屿,这一程必须坐邮轮上卸下的气垫船。</p> <p>游客们穿上救生衣,面队汹涌的波涛,在有序地上船。</p> <p>远处就是一个小岛礁,工作人员在等着返航的气垫船接下一拨游客。</p> <p>这是我们上的其中一个礁屿,面积也就足球场大小。</p> <p>礁屿边一艘沉船上那面国旗,特别的显眼,这是万蓝之中一点红。</p> <p>一位翩翩少女,似乎是在岸边找寻着贝壳,按照规定,游客是不允许带走这里的任何物品的,在每次上下气垫船时,都有特别严格的检查。</p> <p>这个礁屿,每隔几小时都会有一个升国旗的仪式,这是宣示主权的一幕。</p> <p>当地“渔民”在探海。正道是:不是每个鱼儿,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每个人,都有他不曾被人所知的生活。</p> <p>从气垫船返回主船的途中,我终于拍到了“椰香公主号”的全貌,尽管它是一艘巨无霸,但在浩瀚的大海中,不过也就是沧海一栗。</p> <p>汹涌澎湃的波涛,阻挡不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对未知永远充满挑战的欲望是人类最强大的动力。</p> <p>一对情侣,手挽手徜徉在沙滩上,他们或许需要这片海来见证着彼此的承诺,“天涯海角”,“海沽石烂”,携子之手,与子同游。</p> <p><br></p><p><br></p><p><b>我心中的那片海,</b></p><p><b>幽蓝的水面,</b></p><p><b>凋零了孤帆的寂寥,</b></p><p><b>海鸥的鸣声,落地的音符,</b></p><p><b>海浪的歌声,回环耳畔,</b></p><p><b>不是所有的白鳍豚都已经沉醉,</b></p><p><b>还有一叶孤独的帆。</b></p><p><br></p><p><b>我心中的那片海,</b></p><p><b>葱郁的森林,</b></p><p><b>衍生了梦想的追逐,</b></p><p><b>橡树参天入云,眷恋着阳光,</b></p><p><b>胡杨依旧屹立,不死的传奇,</b></p><p><b>不是所有的灌木都在拼生,</b></p><p><b>还有一颗缝隙间新生的生灵。</b></p><p><b></b></p><p><b>我心中的那片海,</b></p><p><b>筃绿的草原,</b></p><p><b>怀揣着无尽的希望,</b></p><p><b>白云依旧飘荡,牧歌依旧徜徉,</b></p><p><b>风吹草低现牛羊,</b></p><p><b>一樽醇香的马奶酒,</b></p><p><b>燃烧着生命无限的火热。</b></p><p><b></b></p><p><b>我心中的那片海,</b></p><p><b>有我海一般的心,</b></p><p><b>风月晚春,</b></p><p><b>阻不了波澜澎湃的海浪,</b></p><p><b>和我一颗激荡的心。</b></p><p>(配诗:孤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