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多少年来,喜洲给我的印象就是商人挣钱、游客消费的地方,以套用商业开发模式而出名。由于害怕车流人海,每次环游洱海在经过喜洲时,要么特意绕道而行,要么就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令人遗憾的是,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并不因为我个人的喜恶而影响她的存在价值与独特魅力。随着不断地了解积累,喜洲给我的惊喜也越来越多,例如喜洲境内的周城,走进这个苍洱之间的小山村,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巷尾,竟然感觉不到喧哗鼎沸,有的只是让人深陷其中的白族风情。</p> <p>↑周城的巷边樱花↓</p> 古村小巷 <p>周城,在大理古城以北23公里处,全村几乎都是白族,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自然村,也是中国白族第一大村。隶属于喜洲镇,位于喜洲镇之北,蝴蝶泉之南,西倚苍山,东瞰洱海,南北方向的滇藏线214国道和茶马古道穿村而过,古今交通非常便利。</p> <p>除了滇藏线和环村路,周城村还拥有大充路、小充路、塔充路、石佛路、南登路和茶马古道山林路7条主街巷,以及许许多多小胡同,错综复杂,犹如变幻莫测的八卦阵。老街巷中的民居是研究白族民居建筑爱好者的活标本,虽然历经风雨、略显沧桑,但是大多保存完好,民居独家院、标准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角楼等等。我只能是看个热闹,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欣赏欣赏檐角门廊、雕梁画栋、图文壁画等特有的民族风就已足够。</p> <p>↑塔充古坊。古坊上刻有清代文士对联,首尾分别嵌入“周城塔充”四字:</p><p>周道咸尊趁此苦读诗书声名题塔</p><p>城乡同轨依然安耕田野利源扩充</p> 背篓习俗 <p>↑周城的背篓↓,白族村民上午出门买菜,都习惯背个背篓,犹如以前内地人的菜篮子,只不过容量更大一些,甚至可以用来装小孩。</p> <p>背篓习俗在我国西南地区十分普遍,这与山区自然环境有关,山高水险,山路狭窄,许多地方不能通车和长距离肩挑背扛,而使用背篓负重登山越岭,往往能使自己的两手得以解放出来,再加上背篓一般不怕路窄岩石碰撞,因而在西南地区有十分强的生命力,至今许多地方仍然沿用。</p> <p>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西南各民族的背篓的背负形式各有不同,按照承受带索的身体部位,一般可以分成肩负式、额负式、肩额双负式、绑扎式四大类。</p> <p>↑白族女头饰,囊括了大理“风花雪月”的优美景致。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日常生活中会取下缨穗);中部艳丽的花饰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之巅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整体弯弯的造型象征着一轮美丽的洱海月。</p> <p>↑船型绣花鞋,白族常用的三种绣花鞋之一,以鞋体象木船得名。鞋头高翅,鞋帮刺绣,鲜艳夺目。常用的图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以及蝴蝶、青蛙、公鸡、蟹等动物。</p> <p>↑招揽</p> <p>↑还价</p> <p>↑头饰上带帽子,比较常见,头饰与帽子分别是两种使用功能。</p> 戏台广场 <p>↑周城的城门楼↓,一侧还有高音大喇叭。</p> <p>↑城门楼以西通往苍山方向</p> <p>↑城门楼前的两棵大青树,周围有固定商铺以及临时摊位,这里是每天下午集市贸易的地方↓</p> <p>↑大青树下↓</p> <p>↑大青树下的小广场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古戏台,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古戏台坐东朝西,戏台高达2米,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挂有邑人段凌云撰嵌字联:</p><p>周常演文,礼乐宏模新景运;</p><p>城时习武,弦歌稚化庆升平。</p> <p>↑古戏台是各种喜庆节日的演出舞台,特别是每逢火把节,广场都会竖立起巨大的火把,戏台上更是好戏连台。</p> <p>↑古戏台左侧照壁绘有斑斓猛虎。右侧照壁绘着腾云青龙,不过年久失修,粉墙已有大块脱落。</p> 周城扎染 <p>↑周城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从十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古稀的老奶奶人人都会。随着时代变迁,昔日周城的白族先辈出洱海捕鱼、马帮走四方等古老传统习惯都已悄然变成了往事,但是白族手工扎染这一民间传统工艺,三百多年来还是一直继续在沿袭着传承着。</p> <p>扎染又称绞缬染,俗称扎花布,是将白布按画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的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图案,精致而古朴,美观也实用。扎染制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自行构图,内容极丰,许多优秀的扎染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具备当代时尚韵味。</p> <p>↑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图案清新,色彩绚丽。临街的扎染店铺,前面的门面陈列各色制品,后面的院子不仅是住房,也是扎染作坊,有的还专门提供给游客动手体验。</p> <p>↑左侧新式砖房的一层是店铺门面房,二层为仓库;其余三面的二层旧房为村民食宿房;中间院中种植了许多花卉,和几棵染料植物。</p> <p>↑二楼小木窗</p> <p>↑院子的直角交叉处</p> <p>↑卧室门一侧的福禄寿喜图</p> <p>↑用作扎染的植物↓</p> <p>↑院中染缸</p> <p>↑院中晒太阳的老人</p> <p>↑蝴蝶图</p> <p>↑四鱼图</p> <p>↑雪花图</p> <p>↑同样的图案,可以扎染成不同的大小尺寸,价格也不同。</p> 火把节 <p>周城白族除了与汉族过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传统的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尤其热闹、最为隆重的是每年农历6月25日的一年一度火把节。火把节是白族几个支系唯一共同的本土节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民族特色浓郁,规模宏大,热烈非凡,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p> <p>↑目不转睛的除了小孩子的眼睛,还有我的眼神</p> <p>↑大妈为了买火把,也忍不住撒娇起来</p> <p>↑巨大的火把↓</p> <p>↑火把节这天,族民们则在村寨广场中央,用一根20多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周围用麦秆、干柴等捆成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和彩旗,把梨果等用一根根彩线串起,挂满火把;人们举着事先劈好的、或者购买的小火把,从四方向大火把处聚集。</p> <p>↑巨大的火把往往竖立在空旷的广场,空旷的广场往往会有各种表演,各种的表演地往往提早围满了人群</p> <p>↑歌舞未动,音响先行</p> <p>↑为了制高,美女拼了</p> <p>↑眼见火把,心生欢喜</p> <p>据传白族火把节起源于六诏时期的“火烧松明楼”。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长期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蒙舍诏首领皮逻阁早有吞并其他五诏之心,农历6月24这天,皮逻阁邀请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邆赕诏主的柏节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的习俗和南诏的强势,不得不去。柏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城破后投海而死。</p> <p>每到农历6月25这天,大理白族聚居区的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参加火把节,以此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天黑之时,点燃大火把,人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街巷上奔跑喊叫,还不时将一把把松香粉末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p> <p>↑一人举火,全家关注。这位大哥技术高超,一手扶车把,一手举火把。但是电动车一旦启动,火苗倒卷,烧烤手臂,惊叫声也掩盖不住全家的欢笑声↓</p> <p>云南的南北海拔相差很大,北部最高点是梅里雪山,最低点海拔在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海拔相差约6700米。地处热带的南部各民族尊崇水元素,所以傣族有泼水节;北方高寒地带各民族尊崇火元素,所以白族、彝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都有火把节。</p> <p>↑白族歌会是火把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唱者专注,听者入神。</p> <p>↑时至今日,火把节不仅仅只是白族人的民族狂欢节日,早已成了四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的开心节日↓</p> <p>↑火把节的最后环节“摸你黑”↓,不知道“摸你黑”的起名是不是来大理的文青们根据德国慕尼黑取的谐音名。火把熄灭不久,消防员还在善后,许多青年男女往往就开始两手漆黑,躲在了不明显处,路过的人稍有不备就会被抹了一脸的黑灰,管你认不认识,管你乐不乐意,管你反不反抗,抹黑了就跑。被黑的人也有生气的,但也无可奈何,一笑了之。我是早有耳闻,提前收好相机准备不拍了,但还是被两个假装问路的女孩左右开弓抹脸,回住处的一路上也一直被两手放在身后的人含笑搭讪。</p>